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的減溫水調節閥中的閥套閥芯應具有防沖蝕性能優良以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技術方案是: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包括制有水流進出口及閥套的閥體、定位在閥體上且可沿自身軸線移動的閥桿、固定在閥桿前端且可滑動地插入閥套以調節閥套開度的閥芯以及驅動所述閥桿的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與所述的閥套之間形成了插入配合的組合密封結構;該組合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芯與閥套之間的主密封結構以及若干個副密封結構。所述的主密封結構是閥芯前端的圓錐體以及閥套上與該圓錐面配合的階梯孔;閥芯前端的端面還制有一凹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設備,尤其是控制介質流量的閥門。
技術介紹
減溫水調節閥是鍋爐主蒸汽和再熱蒸汽系統中減溫水自動控制與調節的關鍵閥門,用于控制鍋爐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所需減溫水的流量。通過減溫水調節閥,將冷卻水從不同形式的噴嘴處以霧狀噴入文氏管或蒸汽管道的蒸汽中,使蒸汽溫度降低。由于在主蒸汽系統中減溫水調節閥的進出口壓差大,導致減溫水調節閥閥套、閥芯的密封面產生嚴重的沖刷磨蝕現象;不但對系統正常工作造成影響,還降低了減溫水調節閥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減溫水調節閥的改進,該減溫水調節閥中的閥套閥芯應具有防沖蝕性能優良以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包括制有水流進出口及閥套的閥體、定位在閥體上且可沿自身軸線移動的閥桿、固定在閥桿前端且可滑動地插入閥套以調節閥套開度的閥芯以及驅動所述閥桿的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與所述的閥套之間形成了插入配合的組合密封結構;該組合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芯與閥套之間的主密封結構以及若干個副密封結構。所述的主密封結構是閥芯前端的圓錐體以及閥套上與該圓錐面配合的階梯孔;閥芯前端的端面還制有一凹槽。所述的若干個副密封結構沿著閥套軸線一字形排列;每個副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套內圓周面的環形凹槽以及兩個對稱布置在閥芯外圓周面且與環形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凹面。相鄰的兩個副密封結構中的凹面對應于閥芯軸線間隔90度布置。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流體自水流進口進入,然后從閥套頂端依次流經由環形凹槽和凹面組成的各副密封結構以及圓錐面與階梯孔組成的主密封結構。當閥門小開度時,流體在各副密封結構處先行節流,有效地減小了流體對閥芯和閥套密封面的沖刷磨蝕。開啟時,前幾級副密封結構滯后打開;關閉時,主密封結構滯后關閉。這樣真正起到關斷作用的閥芯密封面得到了有效保護;同時由于主閥芯長期有效的關斷性能,也能有效地保護副密封結構,實現了雙向保護。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采用的組合密封結構有效地消耗了流體能量,降低了流體的流速,因而顯著減小了流體對閥芯和閥套密封面的沖刷磨蝕,保證了閥門固有的流量特性;而且還成倍延長了減溫水調節閥的使用壽命,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的閥芯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中的C向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的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中,閥體I上分別制有水流進口 6、 水流出口 2及閥套3 ;閥桿5定位在閥體上,且可沿著自身的軸線滑動;閥芯7固定(通過螺紋以及銷固定)在閥桿的前端,并且插入閥套中;上述結構均與現有的減溫水調節閥相同。本技術的改進是在閥芯與閥套之間形成了插入配合的組合密封結構;該組合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芯與閥套之間的主密封結構以及若干個副密封結構。所述的主密封結構,包括閥芯前端的圓錐體7-1,以及閥套上與該圓錐體配合的階梯孔;進一步,閥芯前端的端面還制有一內凹的凹槽7-2,該凹槽的軸線垂直于閥芯的軸線。顯然,該凹槽的設計,使得主密封結構具備了先行開啟而滯后關閉的特性。所述的若干個副密封結構沿著閥套軸線一字形排列;每個副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套內圓周面的環形凹槽3-1 (圖中可見各環形凹槽相互間隔一定距離;該距離根據需要選擇確定),也包括兩個對稱布置在閥芯外圓周面且與環形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凹面7-3。由圖3、圖4可知相鄰的兩個副密封結構中的凹面,對應于閥芯軸線間隔90度布置(即轉動了 90度)。另外,相鄰的兩個副密封結構中的凹面,應當在閥芯的徑向有一定量的交叉(即在閥芯的徑向投影中有一定長度的重疊,如圖2中的S);這樣在環形凹槽3-1的配合下,可保證各副密封結構之間的連續相通。此外,所述副密封結構的數量可根據需要確定;圖中顯示了 4個副密封結構,已可完全滿足常規工作需要;也可酌情增減副密封結構的數量。權利要求1.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包括制有水流進出口及閥套(3)的閥體(I)、定位在閥體上且可沿自身軸線移動的閥桿(5)、固定在閥桿前端且可滑動地插入閥套以調節閥套開度的閥芯(7)以及驅動所述閥桿的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與所述的閥套之間形成了插入配合的組合密封結構;該組合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芯與閥套之間的主密封結構以及若干個副密封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密封結構是閥芯前端的圓錐體(7-1)以及閥套上與該圓錐面配合的階梯孔;閥芯前端的端面還制有一凹槽(7-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個副密封結構沿著閥套軸線一字形排列;每個副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套內圓周面的環形凹槽(3-1)以及兩個對稱布置在閥芯外圓周面且與環形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凹面(7-3)。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副密封結構中的凹面對應于閥芯軸線間隔90度布置。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的減溫水調節閥中的閥套閥芯應具有防沖蝕性能優良以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技術方案是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包括制有水流進出口及閥套的閥體、定位在閥體上且可沿自身軸線移動的閥桿、固定在閥桿前端且可滑動地插入閥套以調節閥套開度的閥芯以及驅動所述閥桿的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與所述的閥套之間形成了插入配合的組合密封結構;該組合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芯與閥套之間的主密封結構以及若干個副密封結構。所述的主密封結構是閥芯前端的圓錐體以及閥套上與該圓錐面配合的階梯孔;閥芯前端的端面還制有一凹槽。文檔編號F16K47/00GK202708133SQ20122036323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專利技術者張順義, 鄭優紅, 王琛 申請人:杭州浙臨閥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具有組合密封功能的減溫水調節閥,包括制有水流進出口及閥套(3)的閥體(1)、定位在閥體上且可沿自身軸線移動的閥桿(5)、固定在閥桿前端且可滑動地插入閥套以調節閥套開度的閥芯(7)以及驅動所述閥桿的動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與所述的閥套之間形成了插入配合的組合密封結構;該組合密封結構包括制作在閥芯與閥套之間的主密封結構以及若干個副密封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順義,鄭優紅,王琛,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浙臨閥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