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八齒外接槽輪機構,包括撥盤(1)和槽輪(2),所述撥盤(1)上設有撥輪(3)和鎖止弧(4),所述槽輪(2)上等分設有輪齒(5),所述輪齒上設有弧面(6),所述相鄰兩輪齒之間設有撥槽(7),所述撥槽與撥輪相匹配,所述鎖止弧上設有開口,所述撥輪即將進入撥槽的一瞬間即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槽的中線形成90°時,所述鎖止弧高出水平線的部分為鎖止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段(8)的最高點與撥盤圓心形成的連線和撥盤與槽輪中心形成的水平線構成的角度11°≤a≤3.3°,即增長了鎖止段,使鎖止弧與弧面的接觸面加大,增加了摩擦力,避免了槽輪晃動,使撥輪更加精準的進入撥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一種機械傳動裝置,特別涉及的是一種八齒的外接槽輪裝置。
技術介紹
槽輪機構是很常見的一種傳動機構,一般包括撥盤和槽輪,撥盤上帶有撥輪,嵌入槽輪的槽中,撥盤轉動時,通過撥輪帶動槽輪同時轉動。大部分的槽輪機構還帶有弧面,以限制撥盤的傳動角度。現有技術中,鎖止弧的開口預設有一定的角度,當撥輪轉至槽輪的撥槽口,鎖止弧與輪齒上弧面的接觸面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因為如接觸面太大的話,鎖止弧轉動時很容易碰到輪齒,影響槽輪工作;撥輪即將進入撥槽與輪齒剛接觸到時,槽輪由于慣性很容易產生晃動,會影響撥輪準確的進入撥槽,即使勉強進入,也很容易對輪齒造成碰傷,縮短了槽輪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公知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于提供一種能穩定進行傳動的槽輪機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一種八齒外接槽輪機構,包括撥盤和槽輪,所述撥盤的底部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撥盤上設有和鎖止弧,所述槽輪上等分設有輪齒,所述輪齒上設有弧面,所述弧面與撥盤的鎖止弧相匹配,所述相鄰兩輪齒之間設有撥槽,所述撥槽與撥輪相匹配,所述鎖止弧上設有開口,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輪的圓心重疊,所述撥輪即將進入撥槽的一瞬間即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槽的中線形成90°時,所述鎖止弧高出水平線的部分為鎖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段的最高點與撥盤圓心的連線與撥盤和槽輪中心形成的水平線構成的角度11° SaS 3.3°。所述鎖止段的端面為向內傾斜的端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角度,即增長了鎖止段之后,撥輪進入撥槽口時,增大了鎖止弧與輪齒上弧面的接觸面,即增加了摩擦力,從而更好的對槽輪進行定位,避免槽輪的晃動,使撥輪更加精準的進入撥槽,提高了槽輪機構的穩定性及使用壽命。附圖說明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其實施例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附圖表示了本技術的結構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描述其實施例的各有關細節,該八齒外接槽輪機構,包括撥盤I和槽輪2,所述撥盤I的底部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撥盤I上設有撥輪3和鎖止弧4,所述槽輪2上等分設有輪齒5,所述輪齒5上設有弧面6,所述弧面6與撥盤I的鎖止弧4相匹配,所述相鄰兩輪齒之間設有撥槽7,所述撥槽7與撥輪3相匹配,所述鎖止弧4上設有開口,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輪3的圓心重疊,所述撥輪3即將進入撥槽7的一瞬間即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槽7的中線形成90°時,所述鎖止弧4高出水平線的部分為鎖止段8,所述鎖止段8的最高點與撥盤圓心形成的連線和撥盤與槽輪中心形成的水平線構成的角度11° SaS 3.3°,即鎖止段8端面的最高點與撥盤的圓心連成一條連線,撥盤與槽輪中心形成一條水平線,連線與水平線之間構成的角度11° <a<3.3°,這樣就縮小了鎖止弧4上開口的角度,從而增長了鎖止段8,增大了鎖止段8與槽輪上弧面的接觸面積,保證槽輪2與撥盤的鎖止段8端面處不觸碰的情況下,盡量縮小開口的角度即增大鎖止段8與撥盤圓心形成的連線和撥盤與槽輪中心形成的水平線構成的角度,所述鎖止弧上的開口的角度最好設為112°,這樣既增加了鎖止段8與槽輪2的摩擦力,鎖止弧又不會碰到槽輪,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為了避免鎖止段8的端面與槽輪2的碰撞,鎖止段8的端面為向內傾斜的端面,所述鎖止弧4上開口的角度越小,端面的傾斜程度就越大,從而保證了在a盡量大的情況下,鎖止段8也不會與槽輪2碰到。本技術雖然設計簡單,卻能達到十分有益的效果,必能給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權利要求1.一種八齒外接槽輪機構,包括撥盤(I)和槽輪(2),所述撥盤(I)的底部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撥盤(I)上設有撥輪(3 )和鎖止弧(4),所述槽輪(2 )上等分設有輪齒(5 ),所述輪齒(5)上設有弧面(6),所述弧面(6)與撥盤(I)的鎖止弧(4)相匹配,所述相鄰兩輪齒之間設有撥槽(7),所述撥槽(7)與撥輪(3)相匹配,所述鎖止弧(4)上設有開口,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輪(3)的圓心重疊,所述撥輪(3)即將進入撥槽(7)的一瞬間即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槽(7)的中線形成90°時,所述鎖止弧(4)高出水平線的部分為鎖止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段(8)的最高點與撥盤圓心形成的連線和撥盤與槽輪中心形成的水平線構成的角度11° SaS 3. 3°。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外接槽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段(8)的端面為向內傾斜的端面。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八齒外接槽輪機構,包括撥盤(1)和槽輪(2),所述撥盤(1)上設有撥輪(3)和鎖止弧(4),所述槽輪(2)上等分設有輪齒(5),所述輪齒上設有弧面(6),所述相鄰兩輪齒之間設有撥槽(7),所述撥槽與撥輪相匹配,所述鎖止弧上設有開口,所述撥輪即將進入撥槽的一瞬間即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槽的中線形成90°時,所述鎖止弧高出水平線的部分為鎖止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段(8)的最高點與撥盤圓心形成的連線和撥盤與槽輪中心形成的水平線構成的角度11°≤a≤3.3°,即增長了鎖止段,使鎖止弧與弧面的接觸面加大,增加了摩擦力,避免了槽輪晃動,使撥輪更加精準的進入撥槽。文檔編號F16H27/04GK202707977SQ20122042438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6日專利技術者林銘杰, 陳顯斌 申請人:溫州名瑞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八齒外接槽輪機構,包括撥盤(1)和槽輪(2),所述撥盤(1)的底部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撥盤(1)上設有撥輪(3)和鎖止弧(4),所述槽輪(2)上等分設有輪齒(5),所述輪齒(5)上設有弧面(6),所述弧面(6)與撥盤(1)的鎖止弧(4)相匹配,所述相鄰兩輪齒之間設有撥槽(7),所述撥槽(7)與撥輪(3)相匹配,所述鎖止弧(4)上設有開口,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輪(3)的圓心重疊,所述撥輪(3)即將進入撥槽(7)的一瞬間即所述開口之間的角度中線與撥槽(7)的中線形成90°時,所述鎖止弧(4)高出水平線的部分為鎖止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段(8)的最高點與撥盤圓心形成的連線和撥盤與槽輪中心形成的水平線構成的角度11°≤a≤3.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銘杰,陳顯斌,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名瑞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