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在門扇與門套間縫隙較窄時,仍能正常使用且隔音效果較佳的成型門扇。該門扇的左右兩側長邊面,在室外至室內的方向上,由門扇外側向門扇中垂線傾斜,該傾斜面與相對的門套側面之間形成一夾角。即兩側邊面與其相對的門套側面不是傳統中的互相平行,由于門扇兩側邊面內邊緣與相對的門套側面間的水平距離加大,避免了門扇在開啟和閉合時與門套的碰蹭,不會發生損壞門套和門扇的現象,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室內門的質量,延長了室內門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室內門的維修成本。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將側門縫縫隙設置在較窄的2.0—2.5mm范圍內,既改善了室內門因門縫寬在整體美觀效果方面產生的不足,又提高了室內門的隔音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室內門,特別涉及一種安裝有門套的成型門扇。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家裝或其它裝飾工程中,凡帶有門套的室內門門扇,其兩側邊面與門套上的相對面平行,如圖1、2、3所示,當門扇安裝好后,通常所述兩側邊面與門套上的相對面間的水平距離在4-5mm (即通常人們說的門縫寬度)。門扇兩側邊面與門套上的相對面平行,存在如下不足I)所述門縫做的較寬,這不僅影響美觀,而且隔音效果較差,室內說話聲音很容易由寬門縫傳至室外。2)若將所述門縫做窄,如把門縫調到2-2. 5mm時,門扇在開啟和閉合時,極易刮花或碰蹭門套,輕者造成門套表面損壞,重者導致門扇不能正常開啟和閉合。3)若遇門套和/或門扇變形,使所述門縫變窄,就更易導致門扇的正常使用,反復維修還會增加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門扇與門套間縫隙較窄時,仍能正常使用且隔音效果較佳的成型門扇。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技術的成型門扇,所述門扇的左右兩側長邊面,在室外至室內的方向上,由門扇外側向門扇中垂線傾斜,該傾斜面與相對的門套側面之間形成一夾角。所述傾斜面至相對的門套側面間的水平距離的最大與最小數值的差值為I. 5-3.Omm0所述水平距離最小值為2. O一2. 5mm。所述的夾角在4度以內。所述的夾角為2度。所述門扇為實木門扇、防火門扇、吸塑門扇、烤漆門扇或不銹鋼門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成型門扇是將家裝或裝飾工程中與室內門或門套配套的門扇左右兩側邊面相對于門套側面做成一個傾斜面,即兩側邊面與其相對的門套側面不是傳統中的互相平行,由于門扇兩側邊面內邊緣與相對的門套側面間的水平距離加大,避免了門扇在開啟和閉合時與門套的碰蹭,從而,也不會發生因碰蹭而刮花或損壞門套和門扇的現象,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室內門的質量,延長了室內門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室內門的維修成本。又由于本技術可將所述側門縫縫隙設置在較窄的2. 0—2. 5_范圍內,從而,既改善了室內門因門縫寬在整體美觀效果方面產生的不足,又提高了室內門的隔首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安裝有門套的門扇示意圖。圖2為圖I是現有技術門扇時的A-A剖視圖。圖3為圖2中B圖放大圖。圖4為圖I是本技術門扇時的A-A剖視圖。圖5為圖4中C圖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說明書附圖標記如下室門I、門套2、門扇3、夾角β、水平距離a、傾斜面4。如圖4、5所示,本技術是針對傳統門扇3的進一步改進,其是將家裝或裝飾工程中與室內門I的門套2配套的門扇3的左右兩側邊面相對于門套2側面做成一個傾斜面4,即兩側邊面與其相對的門套2側面不是傳統中的互相平行,其間形成一個夾角β,夾角β的大小在4度以內,最佳值為2度,所述的傾斜面4,在室外至室內的方向上,由門扇3外側向門扇3中垂線傾斜,所述門扇3可以是實木門扇、防火門扇、吸塑門扇、烤漆門扇或不銹鋼門扇。由于各種門扇3的厚度不盡相同,也可設定所述傾斜面4至相對的門套2側面間的水平距離a (也即人們常說的側門縫的寬度)的最大與最小數值的差值為I. 5-3. 0mm。門扇3的兩側邊面與相對的門套2側面間的最小水平距離a (也即所述側門縫的最窄處的寬度)為2. 0—2. 5mm。本技術的成型門扇完全符合木門制作的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將所述側門縫縫隙設置在2. 0—2. 5mm,較傳統門扇3與門套2間的縫隙要窄,這不僅改善了室門I因門縫寬在整體美觀效果方面產生的不足,而且隔音效果也有所提高,同時由于門扇3兩側邊面內邊緣(門扇3可開啟方向為外,閉合方向為內)與相對的門套2偵愐間的水平距離a加大,也避免了門扇3在開啟和閉合時與門套2的碰蹭,從而,也不會發生因碰蹭而刮花或損壞門套2和門扇3的現象,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室門I的質量,延長了室門I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室門I的維修成本。本技術的制作程序如下I)門扇3兩側長邊面須用中纖板或實木條壓合,這樣有利于切口表面光滑,以利后續加工方便。2)將門扇3兩側長邊面在工廠加工成型時,用雙端銑將門扇3兩側長邊面各傾斜統掉I. 5mm,然后再封邊及表面處理。3)安裝時,將門扇3與門套2之間的縫隙寬度調整為門扇3側邊外邊緣與門套2間的距離為2. 5mm,門扇3側邊內邊緣與門套2間的距離為4. 0mm。以達到室門I的整體外觀效果,隔音效果更加完美,看起來更精致、高檔。同時又防止門扇3在使用的過程中刮傷與碰撞門套2。權利要求1.一種成型門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扇(3)的左右兩側長邊面,在室外至室內的方向上,由門扇(3)外側向門扇(3)中垂線傾斜,該傾斜面(4)與相對的門套(2)側面之間形成一夾角(β)。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門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面(4)至相對的門套(2)側面間的水平距離(a)的最大與最小數值的差值為I. 5一3. Omm。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門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距離(a)最小值為2.O-2.5mmο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門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角(β)在4度以內。5.根據權利要求4述的成型門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角(β)為2度。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成型門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扇(3)為實木門扇、防火門扇、吸塑門扇、烤漆門扇或不銹鋼門扇。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在門扇與門套間縫隙較窄時,仍能正常使用且隔音效果較佳的成型門扇。該門扇的左右兩側長邊面,在室外至室內的方向上,由門扇外側向門扇中垂線傾斜,該傾斜面與相對的門套側面之間形成一夾角。即兩側邊面與其相對的門套側面不是傳統中的互相平行,由于門扇兩側邊面內邊緣與相對的門套側面間的水平距離加大,避免了門扇在開啟和閉合時與門套的碰蹭,不會發生損壞門套和門扇的現象,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室內門的質量,延長了室內門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室內門的維修成本。本技術可將側門縫縫隙設置在較窄的2.0—2.5mm范圍內,既改善了室內門因門縫寬在整體美觀效果方面產生的不足,又提高了室內門的隔音效果。文檔編號E06B1/34GK202706826SQ20122024565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專利技術者安啟超, 鞠昶 申請人:深圳廣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成型門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扇(3)的左右兩側長邊面,在室外至室內的方向上,由門扇(3)外側向門扇(3)中垂線傾斜,該傾斜面(4)與相對的門套(2)側面之間形成一夾角(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啟超,鞠昶,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廣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