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保險箱,包括機械密碼機構和電子密碼電路,集成電路主板(B)通過電磁閥(9)與內圓盤(10)直接相連,位于箱體門板(2)之外的把手轉盤(11)與內圓盤(10)固定連接,內圓盤(10)與上下兩根連桿(8)和側邊的連桿(8-2)分別直接相連,連桿(8-2)的另一端與垂直的連桿(8-1)固定連接,四個鎖栓(7)分別在三個方向與各連桿的端部相連,控制箱體門板(2)的開啟和鎖定,解決了當沒電或系統出現故障時,可僅用鑰匙開鎖及提高安全性能,具有結構簡單、使用范圍廣及使用方便等優點,可廣泛用于家庭、辦公室等,尤其是存放高度保密資料和貴重物品。(*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保險箱,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包括機械密碼機構和電子密碼電路的保險箱。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已有各類保險箱,其中有的并非同時具有機械密碼機構和電子密碼電路,其安全性能不高,也有的保險箱同時具有機械密碼機構和電子密碼電路,但只有在門的開啟邊具有鎖栓,安全性能也不高,容易被撬,且結構較復雜,尤其是當保險箱沒電或系統出現故障時,不能僅用鑰匙開鎖,給使用者帶來不便,不能滿足使用者保管貴重物品及重要文件的需求,因而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同時具有電子密碼電路和與機械密碼機構且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的保險箱。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設計一種保險箱,包括機械密碼機構和電子密碼電路,所述的電子密碼電路中的集成電路主板B通過電磁閥9與內·圓盤10直接相連,位于箱體門板2之外的把手轉盤11通過螺絲穿過箱體門板2與內圓盤10固定連接,內圓盤10與上下兩根連桿8和側邊的連桿8-2分別直接相連,連桿8-2的另一端與垂直的連桿8-1固定連接,兩個鎖栓7分別與上下連桿8的端部相連,另外兩個鎖栓7分別與連桿8-1兩端的垂直彎曲端相連,四個鎖栓7控制箱體門板2的開啟和鎖定。毫無疑問,各鎖栓7與箱體門板2內側邊的各栓孔的位置和大小相適應。本技術的電子密碼電路中的集成電路主板A分別通過線路與密碼輸入盤16、電源開關13和集成電路主板B直接相連,集成電路主板B又通過線路分別與蜂鳴器14、可視顯示屏17、電磁閥9及修改密碼鍵18相連,與前述的機械密碼機構構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安全控制保險箱的開啟和鎖定。本技術的機械密碼機構中的機械密碼可以是由四個數字滾輪22組成,數字滾輪22內套著鎖舌滾輪23,鎖舌滾輪23套著鎖桿24,鎖桿24的一端套著密碼修改桿30,鎖舌滾輪23下的鎖栓桿25的底端與機械鎖桿29-1呈接觸狀態,機械鎖桿29-1的一端與連桿8-3相連,連桿8-3與滑塊28相連,連桿8-3與滑塊28在內圓盤10的孔內,滑塊28與電磁閥芯9-1的位置相對。與現有技術相比,設有機械密碼改進了現有保險箱當沒電或系統出現故障時,可僅用鑰匙開鎖,因而使用方便,且提高了安全性能;另外本技術可以制作成小型家庭用保險箱,也可以制作成大型保險柜,供機關單位存放文檔資料,尤其是存放高度保密資料,貴重物品如黃金等,因而使用范圍廣,實用價值高。附圖說明以下是本技術的附圖及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電路連接框圖;圖2是本技術的外形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箱門開啟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門后箱內部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機械密碼鎖內部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機械密碼鎖背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機械密碼鎖正面結構示意圖。圖中2 7中I是箱體外殼,2是箱體門板,3是門板邊框,4是防攝邊,5、5_1是后蓋,6是絞鏈,7是鎖檢,8、8_1、8_2、8_3是連桿,9是電磁閥,9_1是電磁閥芯,10是內圓盤,11是把手轉盤,11-1是把手蓋板,12是集成電路板A (集成電路主板A與集成電路主板B全安裝在一塊電路板上,利用印刷線路連接),13是電源開關,14是蜂鳴器,15是電池盒,16是密碼輸入盤,17是可視顯不頻,18是修改密碼鍵,19是支架,20是蓋板,21是支撐塊,22是數字滾輪,23是鎖舌滾輪,24是鎖桿,25是鎖栓桿,26是彈簧,27是摩擦片,28是滑塊,29是機械鎖,29-1是機械鎖桿,30是密碼修改桿,31是密碼輸入盒,31-1是導桿槽蓋,32是導桿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參照圖I 4,本技術所述的電子密碼電路中的集成電路主板B通過電磁閥9與內圓盤10直接相連,位于箱體門板2之外的把手轉盤11通過螺絲穿過箱體門板2與內 圓盤10固定連接,內圓盤10與上下兩根連桿8和側邊的連桿8-2分別直接相連,連桿8-2的另一端與垂直的連桿8-1固定連接,兩個鎖栓7分別與上下連桿8的端部相連,另外兩個鎖栓7分別與連桿8-1兩端的垂直彎曲端相連,四個鎖栓7控制箱體門板2的開啟和鎖定。毫無疑問,各鎖栓7與箱體門板2內側邊的各栓孔的位置和大小相適應。參照圖2,本技術的電子密碼電路中的集成電路主板A分別與密碼輸入盤16、電源開關13和集成電路主板B直接相連,集成電路主板B又通過線路分別與蜂鳴器14、可視顯示屏17、電磁閥9及修改密碼鍵18相連,與前述的機械密碼機構構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安全控制保險箱的開啟和鎖定。參照圖4 7,本技術的機械密碼機構中的機械密碼是由四個數字滾輪22組成,數字滾輪22內套著鎖舌滾輪23,鎖舌滾輪23套著鎖桿24,鎖桿24的一端套著密碼修改桿30,鎖舌滾輪23下的鎖栓桿25的底端與機械鎖桿29-1呈接觸狀態,機械鎖桿29_1的一端與連桿8-3相連,連桿8-3與滑塊28相連,連桿8-3與滑塊28在內圓盤10的孔內,滑塊28與電磁閥芯9-1的位置相對。具體地說,本技術所述的保險箱,包括箱體、電子密碼電路和機械密碼和機械密碼機構三部分,由圖2 4可以看出,箱體是由箱體外殼I、箱體門板2、防撬邊4、門板邊框3、鉸鏈6、后蓋5、5-1組成,門板邊框3與防撬邊4安裝在箱體口,后蓋5與后蓋5_1與門板通過螺絲的連接組裝成一個門板后箱,通過鉸鏈6插銷連線形式讓箱體門板2與箱體連接,四根鎖栓7通過連桿8連桿8-1與連桿8-2與內圓盤10三個方向相連接,四根鎖栓7分別穿在箱體門板2、后蓋5、5-1上孔,下孔與右孔,內圓盤10、連桿8、8-1、8-2安裝在箱體門板2、后蓋5、5-1內,把手轉盤11安裝在箱體門板2外,通過轉動把手11轉盤帶動內圓盤10來實現連桿8、8-1、8-2與鎖栓7的滑動,從而實現開鎖與上鎖。由圖4可以看出,本技術的電磁閥9安裝在內圓盤10旁邊,要使電磁閥芯9-1在靜態下能夠伸進大圓盤的電磁閥芯孔內,集成電路主板A、集成電路主板B、報警喇叭14分別被安裝在箱體門板2后蓋5、5-1內獲得保護,電池盒15與修改密碼鍵18分別安裝在后蓋5-1上,密碼輸入盤16與可視顯示屏17及電源開關13分別安裝在箱體門板2外的密碼輸入盒31內,上述的集成電路主板A通過11R)4的芯片將輸入的數字轉換成電子信號及加密,達到和集成電路主板B的通信所述的集成電路主板B上裝有12C5204AD芯片、HEF409301芯片,和F24C02芯片,用于負責譯碼、存儲、信號放大和控制電路的作用電路系統是由集成密碼輸入盤集成電路主板A、主控集成電路主板B組成,密碼輸入盤16是通過觸按密碼按密碼輸入盤上的數字鍵完成密碼設置、密碼識別、密碼修改,連通電路的操作功能,密碼輸入盤16有數字0-9,* “確認” 12位按鍵組成,鍵盤輸入電路包括集成電路IC塊,該集成電路負責將輸入的數字轉換成電子信號,經加密的IC輸出,主控集成電路主板B是負責譯碼和控制電路組成,其工作原理是先設置密碼時,按主控集成電路主板B上的修改密碼鍵18,在密碼輸入盤16上,按鍵輸入密碼,然后按“確定”鍵,再次重新輸入密碼一次,密碼即被送主控集成電路主板B內貯存作為開鎖操作的比較碼,開鎖時插入與電源開關13鎖孔配對的鑰匙扭轉到一定程度使正極與負極相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保險箱,包括機械密碼機構和電子密碼電路,其特征在于:電子密碼電路中的集成電路主板(B)通過電磁閥(9)與內圓盤(10)直接相連,位于箱體門板(2)之外的把手轉盤(11)通過螺絲穿過箱體門板(2)與內圓盤(10)固定連接,內圓盤(10)與上下兩根連桿(8)和側邊的連桿(8?2)分別直接相連,連桿(8?2)的另一端與垂直的連桿(8?1)固定連接,兩個鎖栓(7)分別與上下連桿(8)的端部相連,另外兩個鎖栓(7)分別與連桿(8?1)兩端的垂直彎曲端相連,四個鎖栓(7)控制箱體門板(2)的開啟和鎖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春建,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道格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