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阻隔式機械防盜鎖,包括鎖芯和鎖孔,其特征在于:鎖芯由多片開有彈子孔的鋼板疊加而成,各彈子孔平行排列上下貫通,并與水平方向的窄縫式鎖孔垂直;鎖孔(5)位于最下面的鋼板的上表面,其中位于下部的封孔板(7)和位于上部的開鎖滑板(10)是可移動件,可移動的封孔板(7)在開鎖時橫向移動一個彈子孔徑距離,將彈子孔于中間封住、阻斷上下彈子之間的接觸和聯系。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鑰匙只插入或抽出,不旋轉,開鎖時通過旋轉手柄90度角可完成;上鎖不用鑰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鎖具為純機械結構,制造成本低,操作簡單,防鉆等抗破壞能力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防盜鎖,具體涉及一種阻隔式機械防盜鎖。
技術介紹
機械鎖一般由鎖芯、傳動機構和鎖舌(栓)等構成。鎖芯是關鍵部件,內含彈子組。彈子的動作及動作幅度由鑰匙決定,只有遇到正確的鑰匙,彈子才能運動到正確位置,鎖芯才能做轉動或其它形式運動,進而帶動傳動機構完成開鎖動作。作為驅動力,旋轉鑰匙是主要的驅動方式。由于彈子與傳動機構存在一定聯系,技術開啟鎖具往往利用這種聯系并結合特殊專用工具使彈子或其它相關構件移動到需要位置,最終把鎖打開。普通彈子(或葉片等)鎖的級差越小,理論密鑰量越大。但級差過小,會由于存在配合間隙及加工誤差等因素使得實際可用密鑰量達不到理論值。·為了提高防盜鎖的防護級別,多數設計者都盡力使鎖芯內部構造復雜化,力爭新穎獨特,加大密鑰量。但一般精度要求高,制造難度和成本也高,并可能導致機械強度降低,所以有的還選用特殊優質材料以提升防破壞能力。還有的鎖具防技術開啟能力較強,但開鎖操作過程比較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阻隔式機械防盜鎖,并實現如下目標I.采用窄縫式鎖孔,使各種開鎖工具很難發揮作用;2.鎖孔及鎖孔附近只有鋼珠,沒有其它微小零部件,防鉆、防破壞功能強;3.通過封孔裝置適時地將彈子孔于中間封住、阻斷上下彈子之間的聯系,對防止技術開鎖起到關鍵作用。4.純機械結構,操作簡單,低成本,容易制造。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阻隔式機械防盜鎖,包括鎖芯和鎖孔,其特征在于鎖芯由多片開有彈子孔的鋼板疊加而成,各彈子孔平行排列上下貫通,并與水平方向的窄縫式鎖孔垂直;鎖孔(5)位于最下面的鋼板的上表面,其中位于下部的封孔板(7)和位于上部的開鎖滑板(10)是可移動件,可移動的封孔板(7)在開鎖時橫向移動一個彈子孔徑距離,將彈子孔于中間封住、阻斷上下彈子之間的接觸和聯系。進一步,每塊鋼板上都開有24個彈子孔,鋼板疊加后,形成上下相通的24個彈子孔。進一步,每個彈子孔內共裝入7個彈子和I個彈簧,這7個彈子由5個鋼珠和2個圓柱形彈子組成;其中彈子組A (16)共12組,彈子組B (15)共12組。進一步,開鎖滑板(10)與最上方的鋼板(11)可以合并成一體結構,在開鎖過程中沿著與下方鋼板(9)的接觸面整體滑動。進一步,封孔板(7)和開鎖滑板(10)的之一或二者均可減小厚度而變成薄片狀拉板,其在被拉動時只在彈子之間通過,其孔內的彈子不隨之橫向移動。本技術還包括一種阻隔式機械防盜鎖的鑰匙。具體來說各彈子孔平行排列,并與鎖孔所在平面垂直;所有彈子組中,一部分彈子組的彈子行程均相同、為一個固定距離(A),另一部分彈子組的彈子行程也均相同、為另一個固定距離(B),且A大于B。當這兩部分彈子組的數量各占一半時(彈子組總數為偶數時,以下同),按A或B距離移動的彈子組的組合數最大,即密鑰量最大;鑰匙為薄片狀時在其上面對應彈子孔的位置隨機開彈子組總數一半(或其它數量)的孔,彈子可從其孔中通過,且按A距離移動。不開孔位置對應的彈子組因鑰匙的插入升高B距離;鑰匙不開孔時,可利用其上面的“牙花”高低差別使各彈子組的移動距離分別為A或B ;開鎖原理是鑰匙正確時,鎖芯中的一個開鎖滑板(10)其孔中(或相鄰)的彈子不會阻止其移動,能夠實現開鎖。當鑰匙不正確時,開鎖滑板(10)其孔中至少會有另一種長度的彈子阻止其移動,即不能實現開鎖;鑰匙只插入或抽出,不旋轉,開鎖過程是插入鑰匙后通過其它機構的動作 來完成。鎖芯中包括一個可移動的封孔板(7),其在開鎖過程中橫向移動一個彈子孔徑距離(當鎖芯設計成圓柱形時,封孔裝置就變成筒狀,并可轉動),將所有彈子孔于中間封住,阻斷上下彈子之間的接觸和聯系,并且封孔板(7)的移動必須在開鎖滑板(10)移動之前進行,此順序不可改變。彈子組可分為3組或3組以上,每組彈子行程均相同,并采用不帶孔鑰匙,其“牙花”高度只有3個或以3個以上固定高度。因其鎖具的密鑰量增大,可減少彈子組數進而簡化結構。開鎖滑板(10)與最上方的鋼板(11)可以合并成一體結構,并在開鎖過程中連同阻止裝置一起沿著與下方鋼板(9)的接觸面整體滑動。封孔板(7)和開鎖滑板(10)其一或二者均可減小厚度而變成薄片狀拉板,其在被拉動時只在彈子之間通過,其孔內的彈子不隨之橫向移動。也可采用一種一面帶凸棱的平板鑰匙和與其相匹配的鎖孔,鑰匙插入鎖孔的部位設計成幾條凸棱,其間為溝槽,每條凸棱加工成波浪狀,波峰的高度均相同,波谷深度均一致,波峰、波谷位置與彈子孔對應并隨機確定,當波峰與波峰或波谷與波谷位置縱向相鄰時其中間段變為直線。同薄片狀開孔鑰匙相比,可減少使彈子組下落的相關部件,彈子組的移動方式由下落變成被頂起。下面對本技術的各個部分功能和工作原理進行詳細說明I.鑰匙為長方形薄片(厚度O. 5mm,與壁紙刀片相近,寬度27mm,工作長度32mm,總長度55mm,具有一定的鋼性和韌性),在上面先設計按規則排列的24個位置,隨機選擇12個位置開孔,該半數孔的組合數為270. 4萬(從概率角度考慮,同樣的總位置數,開半數孔的組合數最大,即密鑰量最大。受到總體尺寸及加工量等因素影響,總位置數不適合選取過大)。鑰匙片裝在保護套內,保護套的側面開有長孔,內裝按紐,按紐與鑰匙片固定連接,并與一鋼絲接觸,手推按紐可使鑰匙片彈出或彈入。2.鎖芯由6片鋼板平行疊加而成,其中位于下部的封孔板(7)和位于上部的開鎖滑板(10)是可移動件,其厚度與所有彈子孔內的鋼珠直徑相同,均為3mm。其余4塊鋼板固定不動。每塊鋼板上都開有24個彈子孔,孔徑3. 2mm,位置與鑰匙相同。所有鋼板疊加后,會形成上下相通的24個彈子孔(靜態下),孔深35mm。每個彈子孔內共裝入7個彈子和I個彈簧,這7個彈子由5個鋼珠和2個圓柱形彈子(上方的長度為6mm,下方的長度為7.5mm)組成。由于鋼珠和圓柱形彈子的裝入順序是按鑰匙片上開孔位置設計的,如圖I所示,彈子組A(16)共12組,對應鑰匙片的有孔位置;彈子組B(15)共12組,對應鑰匙片的無孔位置,故當彈子組按設計要求移動一定距離后,封孔板(7)內總會是鋼珠,且高度平齊,故能做往復運動;而開鎖滑板(10)的彈子孔內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鑰匙正確,其各孔內均為鋼珠,且高度平齊,故能做往復運動;另一種情況是鑰匙不正確,則至少有一個圓柱形彈子(其余為鋼珠)會留在彈子孔內,使開鎖滑板(10)不能移動,這就是本技術鎖具的開啟和鎖定原理。3.鎖孔(5)位于最下面的鋼板A(4)的上表面,形狀與鑰匙匹配,為一水平方向的窄縫(高O. 6mm,寬27. 1mm)。因彈子組是按垂直方向裝入的,故窄縫使得各種開鎖工具很難發揮作用。同時本技術的鎖孔(5)及鎖孔(5)附近沒有其它微小零部件,僅有的鋼珠又具備防鉆功能,抵抗破壞能力強。鎖孔入口處設計成喇叭口狀,配合鑰匙片前端的斜角,便于鑰匙插入。此種鎖孔、鑰匙構造及形狀是本技術最明顯的外部特征和比較關鍵的技術。4.鑰匙只插入或抽出,不旋轉,這是本技術不同于傳統鎖具的最明顯的操作方法和特點。開鎖過程是先插入鑰匙,然后依靠旋轉手柄90度角來完成。鎖具開啟后手柄自動復位,再抽出鑰匙。具體開鎖過程及原理如下本技術設有一凸輪(24)。插入鑰匙后,通過旋轉手柄帶動凸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阻隔式機械防盜鎖,包括鎖芯和鎖孔,其特征在于:鎖芯由多片開有彈子孔的鋼板疊加而成,各彈子孔平行排列上下貫通,并與水平方向的窄縫式鎖孔垂直;鎖孔(5)位于最下面的鋼板的上表面,其中位于下部的封孔板(7)和位于上部的開鎖滑板(10)是可移動件,可移動的封孔板(7)在開鎖時橫向移動一個彈子孔徑距離,將彈子孔于中間封住、阻斷上下彈子之間的接觸和聯系。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雪寒,葉延亮,曹俊標,
申請(專利權)人:北華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