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材料
,具體涉及防水隔熱板材。
技術介紹
目前,市面普遍使用的屋面防水隔熱板,粗糙笨重,防水隔熱效果欠理想,且杭折力不強,施工勞動強度大,成本費用高。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水隔熱板材。以解決現有屋面防水隔熱板的上述問題。為達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防水隔熱板材,包括防水混凝土頂層和防水混凝土底層,其特征在于在防水混凝土頂層和防水混凝土底層之間從上至下設置有第二玻璃纖維網層和輕質隔熱層;在防水混凝土頂層上設置有防水涂層,防水混凝土頂層和防水涂層之間還設置有第一玻璃纖維網層。綜上所述,本技術所提供的防水隔熱板材不但可用于屋面防水隔熱,還可用于地下室的防潮,具體具有如下優點I、具有兩層玻璃纖維網層,抗折力強;2、防水混凝土頂層和防水混凝土底層使用添加防水劑的混凝土制造,防水涂層涂覆在第一玻璃纖維網層后,部分滲如第一玻璃纖維網層,使防水涂層結實耐用,由此防水較理相.3、輕質隔熱層采用輕質材料,如發泡板,因而輕巧、保溫,施工勞動強度輕。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防水涂層;2、第一玻璃纖維網層;3、防水混凝土頂層;4、第二玻璃纖維網層;5、輕質隔熱層;6、防水混凝土底層。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如圖I所示,該防水隔熱板材,包括防水混凝土頂層3和防水混凝土底層6,其特征在于在防水混凝土頂層3和防水混凝土底層6之間從上至下設置有第二玻璃纖維網層4和輕質隔熱層5 ;在防水混凝土頂層3上設置有防水涂層1, ...
【技術保護點】
防水隔熱板材,包括防水混凝土頂層(3)和防水混凝土底層(6),其特征在于:在防水混凝土頂層(3)和防水混凝土底層(6)之間從上至下設置有第二玻璃纖維網層(4)和輕質隔熱層(5);在防水混凝土頂層(3)上設置有防水涂層(1),防水混凝土頂層(3)和防水涂層(1)之間還設置有第一玻璃纖維網層(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祥榮,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華祥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