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域曝氣技術領域的景觀式曝氣裝置,包括:水泵、文丘里管、氣水排管和分水裝置,其中:水泵與文丘里管連接,文丘里管與氣水排管相接,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所述的文丘里管包括:依次相連的噴頭、混合倉和擴容管,其中:水泵與噴頭相連,擴容管與氣水排管相接。所述的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處設有強化噴頭。所述的分水裝置包括:分水擋水膜和分水環,其中:分水擋水膜覆于分水環的上部,氣水排管與分水環的中心螺紋扭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外形美觀,易于安裝維護,克服了原有技術在曝氣過程中吸管易堵塞問題,水草稠密區域也可使用,具有適應性廣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一種水域曝氣
的裝置,具體是一種景觀式曝氣裝置。
技術介紹
城市內河道、湖泊等遭工業和生活廢水的污染日趨嚴重,水質受到嚴重破壞,各環保部門由于沒有較為有效的治理設備,致使治理效果不佳?,F有各種形式的曝氣機,雖然能夠用于污水處理,但不適用城市內河道、湖泊的水質改善。同時,目前使用的自浮式噴泉曝 氣機,其電機位于水面以上不美觀,且只能吸入表層水進行曝氣,不能從深水區吸水曝氣,只能用于潛水區域,局限性較強。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618528,公開日2010_11_3,記載了一種“增氧噴泉裝置”,該增氧噴泉裝置適合各種水產養殖場或噴泉景區使用。包括噴頭、螺旋槳式葉輪和潛水電機,三者均安裝在水下,其中所述噴頭內壁呈喇叭狀,固定在潛水電機端部;螺旋槳式葉輪設置在噴頭的喇叭口內;并固定在潛水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噴頭下端連接有伸縮軟管,該伸縮軟管套在所述潛水電機外,潛水電機外殼與伸縮管內壁之間為吸水通道。但該現有技術浮體單元多為鋼板或不銹板焊接而成,稍微好些的借用其它用途的浮筒,外形不甚美觀,而且大多體積龐大又笨重,不利于安裝維護及保養,這些漂浮的凈水裝置增氧效果不均勻,而且吸水管長時間運行容易堵塞,無法在水草稠密區域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景觀式曝氣裝置,能夠克服原有技術在曝氣過程中吸管易堵塞問題,水草稠密區域也可使用,適應性廣。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包括水泵、文丘里管、氣水排管和分水裝置,其中水泵與文丘里管連接,文丘里管與氣水排管相接,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所述的文丘里管包括依次相連的噴頭、混合倉和擴容管,其中水泵與噴頭相連,擴容管與氣水排管相接。所述的噴頭的進水口處為喇叭口。所述的擴容管的出水口處為喇叭口。所述的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處設有強化噴頭。所述的強化噴頭的出水口處的管徑小于入水口處的管徑。所述的分水裝置包括分水擋水膜和分水環,其中分水擋水膜覆于分水環的上部,氣水排管與分水環的中心螺紋扭合。本技術外形美觀,易于安裝維護,克服了原有技術在曝氣過程中吸管易堵塞問題,水草稠密區域也可使用,具有適應性廣特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示意圖。圖2為文丘里管結構示意圖。圖3為氣水排管結構示意圖。圖4為分水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實施例I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水泵I、文丘里管2、氣水排管3和分水裝置4,其中水泵I與文丘里管2連接,文丘里管2與氣水排管3相接,氣水排管3與分水裝置4相接。如圖2所示,所述的文丘里管2包括依次相連的噴頭5、混合倉6和擴容管7,其中水泵I與噴頭5相連,擴容管7與氣水排管3相接。所述的噴頭5的進水口處為喇叭口。所述的擴容管7的出水口處為喇叭口。如圖3所示,所述的氣水排管3與分水裝置4相接處設有強化噴頭8。所述的強化噴頭8的出水口處的管徑小于入水口處的管徑。如圖4所示,所述的分水裝置4包括分水擋水膜9和分水環10,其中分水擋水膜9覆于分水環10的上部,氣水排管3與分水環10的中心螺紋扭合。文丘里管2通過水泵I產生的水流經過噴頭5形成高速水流,在噴頭5周圍形成負壓吸入空氣,經混合倉6和水流混合,在喇叭形的擴容管7里產生水氣混合流,高速噴射而出進入氣水排管3,夾帶許多氣泡的水流在較大面積和深度的水域里渦旋攪拌完成曝氣。在文丘里管2內與空氣/氧氣進行射流混合形成超飽和氧混合液,再通過氣水排管3進入強化噴頭8,吸引工作流體4-5倍的流量進行二次混合,可有效提高吸入超飽和氧混合液的傳遞效率,超飽和氧混合液經強化噴頭8進入氣水排管3。強化噴頭8的二次射流回收了水泵I能量,在氣水排管3中形成了相當于水泵I流量5倍的引流作用,從而形成氣水排管3中水力循環加氧的過程。這種特性強化了氧在水中的傳遞效率,從而大大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和氧傳遞的動力效率。超飽和氧混合液在上沖至分水擋水膜9受阻后,至分水環10的空隙處呈自然落體垂直流下,由于超飽和氧混合液流速極快,如瀑布狀形成水簾,可將氣水排管3完全遮蔽,形成壯觀的柱狀瀑布,為城市河道景觀增添新亮點。該過程可分解水體里大量的有毒物質,達到強力增氧,令水質迅速改善的目的,該裝置在工作時,水層產生上下加速循環過程中,使水體加速循環、充分曝氧,除去水中有機物質,消除水的層化現象。產生足夠的溶解氧,可以使斷開的生物鏈得到有效的修復,完善的生態系統,同時打破了靜態水體的垂直分層現象,改變了水體溶氧垂直分布的極端不均勻性,破壞了藍綠藻的富集層,使水體底泥界面的厭氧環境變為好氧環境,激活微生物,從而控制“藻華”現象的發生,抑制了湖底厭氧的有機質分解過程,隨湖底氮、磷等營養鹽的釋放量減少,有機物污染指標BOD (生化需氧量)、C0D (化學需氧量)值明顯下降,黑臭現象消失,從而改善水質環境,能有效地防止非流 動性的水質腐爛發臭,消除黑臭現象。權利要求1.一種景觀式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文丘里管、氣水排管和分水裝置,其中水泵與文丘里管連接,文丘里管與氣水排管相接,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景觀式曝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文丘里管包括依次相連的噴頭、混合倉和擴容管,其中水泵與噴頭相連,擴容管與氣水排管相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景觀式曝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噴頭的進水口處為喇叭□。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景觀式曝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擴容管的出水口處為喇叭口。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景觀式曝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處設有強化噴頭。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景觀式曝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強化噴頭的出水口處的管徑小于入水口處的管徑。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景觀式曝氣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水裝置包括分水擋水膜和分水環,其中分水擋水膜覆于分水環的上部,氣水排管與分水環的中心螺紋扭合。專利摘要一種水域曝氣
的景觀式曝氣裝置,包括水泵、文丘里管、氣水排管和分水裝置,其中水泵與文丘里管連接,文丘里管與氣水排管相接,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所述的文丘里管包括依次相連的噴頭、混合倉和擴容管,其中水泵與噴頭相連,擴容管與氣水排管相接。所述的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處設有強化噴頭。所述的分水裝置包括分水擋水膜和分水環,其中分水擋水膜覆于分水環的上部,氣水排管與分水環的中心螺紋扭合。本技術外形美觀,易于安裝維護,克服了原有技術在曝氣過程中吸管易堵塞問題,水草稠密區域也可使用,具有適應性廣特點。文檔編號C02F7/00GK202705127SQ20122039794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1日專利技術者章永泰 申請人:章永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景觀式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文丘里管、氣水排管和分水裝置,其中:水泵與文丘里管連接,文丘里管與氣水排管相接,氣水排管與分水裝置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永泰,
申請(專利權)人:章永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