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吊具及用于吊裝軌道車輛的主變流柜的吊具。所述吊具包括吊帶和吊鉤,還包括橫梁、多根縱梁、以及多個調節板;其中,縱梁與橫梁交叉連接,縱梁上沿縱向平行設置有多個第一調節槽,調節板分別與第一調節槽和吊帶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通過選擇橫梁上處于不同橫向位置的縱梁和縱梁上處于不同縱向位置的第一調節槽,可以即時調整調節板及吊帶的橫向和縱向位置,滿足了不同規格尺寸的物體的吊裝要求,通用性強,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吊具和一種用于吊裝軌道車輛的主變流柜的吊具。
技術介紹
目前,電力機車、動車組、鐵路列車特別是高速或準高速旅客列車、貨運列車、輕軌、地鐵等軌道車輛上通常設置有主變流柜,所述主變流柜的形式多樣,當對其進行吊裝時,吊裝形式一般為四點吊裝、六點吊裝、八點吊裝。吊裝流程通常為確定主變流柜的吊裝位置及數量一選用合適的吊具一將吊具與主變流柜連接、起吊。例如,當主變流柜的吊裝點位為八個,使用普通吊帶吊裝時,需要八套根長度不等的吊帶,調節時非常繁瑣,且不能保證主變流柜吊起后的平衡性。并且,不同車型的主變流柜吊裝位置的數量及距離不等,如果為每種車型的主變流柜配置一種專用吊 具,將需要大量的形式各異的專用吊具,增加了設計和制造成本,增加了管理難度,影響生產質量和效率。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吊具使用不方便、通用性差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吊具及用于吊裝軌道車輛的主變流柜的吊具,其使用方便,有很好的通用性,可以適用于各種起吊場合,尤其適用于吊裝軌道車輛的主變流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吊具,包括吊帶和吊鉤,還包括橫梁、多根縱梁、以及多個調節板;其中,所述縱梁與所述橫梁交叉連接,所述縱梁上沿縱向平行設置有多個第一調節槽,所述調節板分別與所述第一調節槽和吊帶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縱梁設置在所述橫梁的上方,并且所述縱梁的中部與所述橫梁垂直地交叉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板具有一個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一根縱梁上的所述第一調節槽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板具有多個連接部,所述多個連接部分別與多根縱梁上的所述第一調節槽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縱梁為工字型結構;所述第一調節槽為對稱的L形槽,并設置在所述工字型結構的中下部兩側;所述連接部呈倒置的T形開口結構,其與所述第一調節槽相配合,并夾持所述工字型結構的底部平板。進一步地,在所述縱梁的工字型結構的中下部兩側,分別設置了 L形板,所述L形板上形成有L形開口,從而在所述工字型結構的中下部兩側形成了第一調節槽。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板上沿橫向平行設置有多個第二調節槽。進一步地,所述多個第二調節槽均勻分布在所述調節板上。根據本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吊裝軌道車輛的主變流柜的吊具,所述吊具為具有前述結構的吊具。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通過選擇橫梁上處于不同橫向位置的縱梁和縱梁上處于不同縱向位置的第一調節槽,可以即時調整調節板及吊帶的橫向和縱向位置,滿足了不同規格尺寸的物體的吊裝要求,通用性強,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吊具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吊具的側視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調節板與縱梁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調節板的示意圖;以及圖5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吊帶和吊鉤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明確限定或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的各個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圖I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吊具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所述吊具包括一根橫梁2和多根縱梁3。特別說明的是,本文所述的橫向即該橫梁沿其長度延伸的方向,縱向即每根縱梁沿其長度延伸的方向。圖I中示出了十二根縱梁3,這些縱梁3均勻地分布在橫梁2的兩邊。當然,縱梁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使用的需要進行調整,為了便于保持吊具的平衡,縱梁的數量以偶數為佳??v梁3均設置在橫梁2的上方,并且每根縱梁3都在它的中部位置與橫梁2交叉連接,從而保證整個吊具結構的穩定性和工作可靠性。優選地,每根縱梁與所述橫梁垂直地交叉連接,以便使得整個吊具的重量均衡分布,在起吊過程中有利于保持吊具的穩定狀態。所述橫梁2的中部可以設置吊柄7,吊柄7通過纜繩和天車吊鉤8相連。多個調節板4的上部分別與縱梁3連接,調節板4的下端依次連接有吊帶5和吊鉤6,吊鉤6與主變流柜I上的某個吊點連接,從而可利用天車將吊具和相應的主變流柜I起吊。當然,橫梁也可以不設置吊柄,而是通過其它方式(例如纜繩等)直接與天車吊鉤8相連。圖2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吊具的側視圖。如圖I和2所示,橫梁2可以是具有一定剛性的框架結構,以便在保證足夠剛性的同時,盡可能地減輕其重量。橫梁2可以采用鋼板焊接而成,也可采用工字型鋼加鋼板焊接而成,也可采用矩形鋼管加筋板焊接。圖3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調節板與縱梁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如圖I和3所示,縱梁3為工字型結構,即包括頂部平板、中部豎直板和底部平板。為了形成工字型結構,縱梁可以直接采用工字鋼,也可以用多塊鋼板焊接成工字型結構。如圖2和3所示,在縱梁3的工字型結構的中下部兩側,即中部豎直板的下部兩側及底部平板的上表面上,分別設置了兩對L形板30,其中一對L形板30分布在縱梁3的一側,它們之間隔開一段距離,另一對L形板30分布在縱梁3的另一側,它們之間也隔開一段距離(圖2)。所述L形板30上形成有穿透的L形開口,通過將所述L形板分別設置在工字型結構的中下部兩側,最終,在工字型結構的中下部兩側,即中部豎直板的下部兩側及底部平板的上表面上,形成了對稱的L形槽,即第一調節槽。所述L形板可以通過焊接方式設置在工字型結構上。也可以在縱梁的兩側形成完整的一塊L形板,而不用將其分割成兩塊。如圖2所示,在每根縱梁3上,沿著縱梁的縱向平行設置了多個第一調節槽31,調節板4與其中的某個第一調節槽31連接。這樣,通過選擇與縱梁縱向上的不同第一調節槽31連接配合,可以調整所述調節板4的縱向位置。圖4是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調節板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調節板4呈板狀或片狀結構,其上端形成有兩個連接部41,該連接部41呈倒置的T形開口結構,該倒置的T形開口結構與縱梁3上的呈一對L型槽結構的第一調節槽31相配合,并對縱梁3的底部平板形成夾持狀態。圖4所示的調節板4具有兩個連接部41,每個連接部41分別與兩根縱梁上的兩個第一調節槽連接,從而使每個調節板4同時與兩根縱梁相連接。通過這樣的結構,可以提高調節板與縱梁之間的連接強度,增強所述連接的穩定性,尤其適用于吊裝物體較重的場合。當然,當吊裝物體較輕時,調節板上也可以只形成一個連接部,從而調節板可以只與一根縱梁連接。當吊裝物體非常重時,調節板上也可以設置兩個以上的連接部,從而使調節板與兩個以上的縱梁連接,進一步增強所述連接的穩定性。所述調節板可以由鋼板焊接加工而成。此外,如圖3和4所示,在調節板4的下部,沿著橫向(即橫梁2的長度的延伸方向、或調節板4的長度的延伸方向)平行設置了多個第二調節槽42,吊帶5的上連接部與其中的某個第二調節槽42相連接。由此,通過選擇與處于不同橫向位置的第二調節槽相連接,可以進一步調整吊帶5的橫向位置。如圖4所示,所述多個第二調節槽分為三組,每組包含四個第二調節槽。當然,所述第二調節槽也可以均勻或不均勻地分布在調節板的下部,或者采用其它的分組方式,在每組內部,第二調節槽也可以均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吊具,包括吊帶(5)和吊鉤(6),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還包括橫梁(2)、多根縱梁(3)、以及多個調節板(4);其中,所述縱梁(3)與所述橫梁(2)交叉連接,所述縱梁(3)上沿縱向平行設置有多個第一調節槽(31),所述調節板(4)分別與所述第一調節槽(31)和所述吊帶(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康士棟,張福利,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