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4比1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包括井道、曳引機和限速器,井道頂部設有D滑輪,井道底部設有C1滑輪、C2滑輪和漲緊裝置;井道上還設有控制柜、轎廂和鋼絲繩,轎廂頂部設有A1滑輪和A2滑輪,轎廂底部設有B1滑輪和B2滑輪,鋼絲繩一端固定在井道頂部,依次繞過A1滑輪、D滑輪、A2滑輪、曳引機上的曳引輪、C1滑輪、B1滑輪、C2滑輪和B2滑輪,鋼絲繩另一端與漲緊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一種新型的繞繩比為4比1的曳引系統,曳引輪的包角為180度,整機曳引能力較高,鋼絲繩不易跑偏,提高了鋼絲繩和導靴的使用壽命;另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無需對重,安裝定位簡單,井道空間利用率更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無機房電梯,特別是一種4比I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
技術介紹
電梯是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垂直升降機,裝有箱狀吊艙,用于多層建筑乘人或載運貨物。電梯作為垂直方向的交通運輸工具,在高層建筑和公共場所已經成為重要的建筑設備而不可或缺。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電梯已經成為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隨著整體國民經濟實力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消費水平明顯增長,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大力推出中高檔的小高層及高層住宅樓,帶動了住宅電梯的迅速增長,成為整個電梯市場的主要增長點。現有的無機房電梯,其對重側或轎廂側設置有側導向輪,使其曳引輪的包角小于180度,整梯的曳引能力較低,鋼絲繩容易跑偏,導致單邊導靴非正常磨損,降低了鋼絲繩和 導靴的使用壽命;另外,現有的無機房電梯曳引系統的布置還存在結構設計和井道利用不夠合理,安裝定位困難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4比I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本技術具有曳引能力更高,部件壽命更長的優點;且曳引系統構設計合理緊湊,井道利用合理,安裝定位簡單快捷。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4比I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包括井道、曳引機和限速器,井道頂部設有D滑輪,井道底部設有Cl滑輪、C2滑輪和漲緊裝置;井道上還設有控制柜、轎廂和鋼絲繩,轎廂頂部設有Al滑輪和A2滑輪,轎廂底部設有BI滑輪和B2滑輪,鋼絲繩一端固定在井道頂部,依次繞過Al滑輪、D滑輪、A2滑輪、曳引機上的曳引輪、Cl滑輪、BI滑輪、C2滑輪和B2滑輪,鋼絲繩另一端與漲緊裝置連接。前述的4比I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頂部設有承重梁,D滑輪、曳引機和限速器設置在承重梁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采用一種新型的繞繩比為4比I的曳引系統,曳引輪的包角為180度,整機曳引能力較高,鋼絲繩不易跑偏,提高了鋼絲繩和導靴的使用壽命;另外,本技術無需對重,安裝定位簡單,井道空間利用率更高。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_井道,2-D滑輪,3-曳引機,4-限速器,5-C1滑輪,6-C2滑輪,7-漲緊裝置,8-控制柜,9-轎廂,10-鋼絲繩,Il-Al滑輪,12-A2滑輪,13-B1滑輪,14-B2滑輪,15-承重梁,16-曳引輪。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限制的依據。實施例。一種4比I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構成如圖I所示,包括井道1,井道I頂部設有D滑輪2、曳引機3和限速器4,井道I底部設有Cl滑輪5、C2滑輪6和漲緊裝置7 ;井道I上還設有控制柜8、轎廂9和鋼絲繩10,轎廂9頂部設有Al滑輪11和A2滑輪12,轎廂9底部設有BI滑輪13和B2滑輪14,鋼絲繩10 —端固定在井道I頂部,依次繞過Al滑輪11、D滑輪2、A2滑輪12、曳引機3上的曳引輪16、C1滑輪5、B1滑輪13、C2滑輪6和B2滑輪14,鋼絲繩10另一端與漲緊裝置7連接。所述井道I頂部設有承重梁15,D滑輪2、曳引機3和限速器4設置在承重梁15上。 本技術利用滑輪組省力的工作原理,且無需對重,曳引輪16的包角為180度,使得曳引機3能用較小的牽引力牽引同樣載重量的轎廂9。權利要求1.一種4比I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I)、曳引機(3)和限速器(4),井道(I)頂部設有D滑輪(2),井道(I)底部設有Cl滑輪(5)、C2滑輪(6)和漲緊裝置(7 );井道(I)上還設有控制柜(8 )、轎廂(9 )和鋼絲繩(10 ),轎廂(9 )頂部設有Al滑輪(11)和A2滑輪(12),轎廂(9)底部設有BI滑輪(13)和B2滑輪(14),鋼絲繩(10)—端固定在井道(I)頂部,依次繞過Al滑輪(11)、D滑輪(2)、A2滑輪(12)、曳引機(3)上的曳引輪(16)、Cl滑輪(5)、BI滑輪(13)、C2滑輪(6)和B2滑輪(14),鋼絲繩(10)另一端與漲緊裝置(7)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4比I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I)頂部設有承重梁(15),D滑輪(2)、曳引機(3)和限速器(4)設置在承重梁(15)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4比1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包括井道、曳引機和限速器,井道頂部設有D滑輪,井道底部設有C1滑輪、C2滑輪和漲緊裝置;井道上還設有控制柜、轎廂和鋼絲繩,轎廂頂部設有A1滑輪和A2滑輪,轎廂底部設有B1滑輪和B2滑輪,鋼絲繩一端固定在井道頂部,依次繞過A1滑輪、D滑輪、A2滑輪、曳引機上的曳引輪、C1滑輪、B1滑輪、C2滑輪和B2滑輪,鋼絲繩另一端與漲緊裝置連接。本技術采用一種新型的繞繩比為4比1的曳引系統,曳引輪的包角為180度,整機曳引能力較高,鋼絲繩不易跑偏,提高了鋼絲繩和導靴的使用壽命;另外,本技術無需對重,安裝定位簡單,井道空間利用率更高。文檔編號B66B7/06GK202704761SQ20122042955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專利技術者潘國強 申請人:浙江南奧電梯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4比1繞繩比的無機房電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1)、曳引機(3)和限速器(4),井道(1)頂部設有D滑輪(2),井道(1)底部設有C1滑輪(5)、C2滑輪(6)和漲緊裝置(7);井道(1)上還設有控制柜(8)、轎廂(9)和鋼絲繩(10),轎廂(9)頂部設有A1滑輪(11)和A2滑輪(12),轎廂(9)底部設有B1滑輪(13)和B2滑輪(14),鋼絲繩(10)一端固定在井道(1)頂部,依次繞過A1滑輪(11)、D滑輪(2)、A2滑輪(12)、曳引機(3)上的曳引輪(16)、C1滑輪(5)、B1滑輪(13)、C2滑輪(6)和B2滑輪(14),鋼絲繩(10)另一端與漲緊裝置(7)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國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南奧電梯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