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卷管器,包括固定于外殼內部的芯軸,芯軸右端設有進料孔、側面設有出料孔,且出料孔連通有出料管;該芯軸上間隙配合的套有轉盤,出料管纏在該轉盤上,且轉盤和芯軸左部之間連接有卷簧,同時,轉盤和芯軸之間設有止轉裝置,該止轉裝置包括棘齒和棘爪,且棘爪連接有拉簧,所述棘齒固定于芯軸上,且該棘齒包括有齒區和無齒區;同時,棘爪根部樞接于轉盤的邊側,且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轉盤上。優化的,進料孔包括第一進料孔和第二進料孔,出料孔包括第一出料孔和第二出料孔,且第一進料孔和第一出料孔連通,第二進料孔和第二出料孔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和的優點是:止轉裝置易于裝配,且性能可靠;工作效率較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卷管器。
技術介紹
在進行園林澆灌或氣動作業時,多用到一種卷管器。該卷管器包括外殼,外殼內部固定有芯軸,芯軸上套有轉盤。其中,芯軸端部設有進料孔、側面設有出料孔。當然,進料孔和出料孔連通,且進料孔連通水源或氣源,出料孔連通出料管,出料管卷在轉盤上。同時,轉盤和芯軸之間連接有卷簧,轉盤和芯軸之間還設有止轉裝置。這樣,出料管在使用時能夠具有較長長度的拉出,使用結束后可以在卷簧的作用下收回于卷管器的外殼內,極為方便。當然,出料管拉出時,轉盤在卷簧的作用下具有越來越大的回轉勢能,而止轉裝置能夠阻止出料管在回轉勢能的作用下自行收回至外殼內。顯然,止轉裝置在本卷管器中作用極大。為 此,專利CN2740577Y公開的一種水氣管回收卷管器、專利CN2895354Y公開的一種自動伸縮卷軸中的止轉裝置均包括棘爪和棘齒,且棘齒呈半圓形(或具有間隙)、齒形在內側。同時,棘齒和轉盤固定連接、棘爪和芯軸固定連接。其缺陷在于裝配繁瑣,且棘爪和棘齒易于自行脫開,從而性能不夠可靠。同時,多數卷管器在使用時,其出料管僅能輸送一路水或僅能輸出一路氣體,從而工作效率較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卷管器,它具有止轉裝置易于裝配,且性能可靠的特點。進一步,它具有工作效率較高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自動卷管器,包括固定于外殼內部的芯軸,芯軸右端設有進料孔、側面設有出料孔,且出料孔連通有出料管;該芯軸上間隙配合的套有轉盤,出料管纏在該轉盤上,且轉盤和芯軸左部之間連接有卷簧,同時,轉盤和芯軸之間設有止轉裝置,該止轉裝置包括棘齒和棘爪,且棘爪連接有拉簧,所述棘齒固定于芯軸上,且該棘齒包括有齒區和無齒區;同時,棘爪根部樞接于轉盤的邊側,且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轉盤上。所述進料孔包括第一進料孔和第二進料孔,出料孔包括第一出料孔和第二出料孔,且第一進料孔和第一出料孔連通,第二進料孔和第二出料孔連通。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專利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1、止轉裝置易于裝配,且性能可靠。本專利技術的自動卷管器的止轉裝置的棘齒固定于芯軸上、棘爪樞接于轉盤上,棘齒和棘爪之間不會出現縱向位移,從而不易脫開。棘齒的齒形位于外側,棘爪位于轉盤側面,二者裝配時均具有較為充分的操作空間,從而易于裝配和維修。2、工作效率較高。本專利技術的芯軸上的進料孔和出料孔均為2個。這樣,本專利技術的自動卷管器能夠同時輸入2道水或氣體,或者能夠同時輸送I道水和I道氣體,使工作效率成倍提高。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局部);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芯軸、轉盤、卷簧連接的左視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芯軸的主視剖視圖;圖4是圖3的A— A向視圖;圖5是圖3的B— B向視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芯軸、棘齒、連接板、棘爪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見圖I和圖2所示自動卷管器,包括固定于外殼內部的芯軸10,芯軸10右端設有進料孔、側面設有出料孔,且出料孔連通有出料管50。其中,芯軸10上位于出料孔處設有環形間隙槽13,且此處套有連接環40。連接環40設有連接嘴41,出料管50連接于連接嘴41上。當然,連接嘴41和環形間隙槽13位置相對應。這樣,出料孔輸出的水或氣體充滿在環形間隙槽13內,從而無論連接環40隨同出料管50旋轉至何角度,連接嘴41均能和環形間隙槽13連通,從而出料管50內均能輸出水或氣體。芯軸10上間隙配合的套有轉盤20,出料管50纏在該轉盤20上,且轉盤20和芯軸10左部之間連接有卷簧24。比如,芯軸10的左端設有卷簧槽14,卷簧24的一端固定連接轉盤20、一端插在該卷簧槽14內。當然,轉盤20上開有通過口 23,出料管50經由該通過口 23纏在轉盤20上。這樣,出料管50拉出后,轉盤20旋轉,從而隨著出料管50越拉越長,轉盤20在卷簧24的作用下,儲備越來越大的回轉勢能。同時,轉盤20和芯軸10之間設有止轉裝置,該止轉裝置用于避免使用者停止拉動出料管50后,出料管50在回轉勢能的的作用,自行收回。該止轉裝置包括棘齒30和棘爪21,且棘爪21連接有拉簧22。其中,該棘齒30固定于芯軸10上,且該棘齒30包括有齒區31和無齒區32。比如,有齒區31和無齒區32均為半圓形,且二者相互間隔。該棘爪21根部樞接于轉盤20的邊側,且拉簧22的另一端固定于轉盤20上。這樣,向外拉動出料管50時,棘爪21隨同轉盤20以芯軸10為軸線同步旋轉。當出料管50拉出的長度足夠而停止拉動時,棘爪21隨同轉盤20回轉,當棘爪21碰到有齒區31的齒形,則棘爪21頂在有齒區31的齒形上,從而轉盤20無法繼續回轉,使出料管50不會收回。當需要收回出料管50時,則繼續拉出一定長度的出料管50,使棘爪21和無齒區32對應,從而棘爪21在拉簧22的作用下,倒向另一側,從而棘爪21不會頂著有齒區31的齒形。接著,松動出料管50,出料管50能夠在回轉勢能的作用下持續收回。優化的,見圖3至圖5所示進料孔包括第一進料孔111和第二進料孔112,出料孔包括第一出料孔121和第二出料孔122,且第一進料孔111和第一出料孔121連通,第二進料孔112和第二出料孔122連通。此時,出料管50為2根,連接環40為2個。顯然,第一進料孔111和第二進料孔112同時連通有水,或同時連通有氣體,或分別連通水和氣體。這樣,該自動卷管器能夠同時輸送水、氣體或同時分別輸送水和氣體,從而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需要說明的是,見圖6所示為了便于裝配,棘齒30固定于芯軸10上的方式可以采取棘齒30套在芯軸10上,且棘齒30軸心處設有凹槽33、芯軸10外表面設有凸棱15,該凹槽33插在凸棱15上,從而使棘齒30無法旋轉。棘爪21樞接于轉盤20的側面上的方式,可以采取轉盤20的側面通過螺釘固定有連接板60,棘爪21樞接于該連接板60上,且拉簧22兩端分別連接棘爪21和連接板60。顯然,這樣的棘齒30的固定方式、棘爪21的樞接方式均利于裝配和維修。 ·權利要求1.自動卷管器,包括固定于外殼內部的芯軸(10),芯軸(10)右端設有進料孔、側面設有出料孔,且出料孔連通有出料管(50 );該芯軸(10 )上間隙配合的套有轉盤(20 ),出料管(50)纏在該轉盤(20)上,且轉盤(20)和芯軸(10)左部之間連接有卷簧(24),同時,轉盤(20)和芯軸(10)之間設有止轉裝置,該止轉裝置包括棘齒(30)和棘爪(21),且棘爪(21)連接有拉簧(22),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齒(30)固定于芯軸(10)上,且該棘齒(30)包括有齒區(31)和無齒區(32);同時,棘爪(21)根部樞接于轉盤(20)的邊側,且拉簧(22)的另一端固定于轉盤(20)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卷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孔包括第一進料孔(111)和第二進料孔(112),出料孔包括第一出料孔(121)和第二出料孔(122),且第一進料孔(111)和第一出料孔(121)連通,第二進料孔(112)和第二出料孔(122)連通。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卷管器,包括固定于外殼內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自動卷管器,包括固定于外殼內部的芯軸(10),芯軸(10)右端設有進料孔、側面設有出料孔,且出料孔連通有出料管(50);該芯軸(10)上間隙配合的套有轉盤(20),出料管(50)纏在該轉盤(20)上,且轉盤(20)和芯軸(10)左部之間連接有卷簧(24),同時,轉盤(20)和芯軸(10)之間設有止轉裝置,該止轉裝置包括棘齒(30)和棘爪(21),且棘爪(21)連接有拉簧(22),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齒(30)固定于芯軸(10)上,且該棘齒(30)包括有齒區(31)和無齒區(32);同時,棘爪(21)根部樞接于轉盤(20)的邊側,且拉簧(22)的另一端固定于轉盤(20)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岱峰,
申請(專利權)人:徐岱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