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包括兩個安裝在管廊框架上用于承載管道的管道支架,且兩所述管道支架相對設置,所述管道支架上設有便于輸送管道的管道竄進裝置,在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設有支架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管道竄進裝置竄進管道時比較省力,能夠避免管道與管廊框架之間產生摩擦,有助于保護管道和管廊框架,且使用方便,管道支架起到支撐管道的作用,且利用支架固定裝置固定在管廊框架上,拆卸安裝方便,有助于提高竄管及管道安裝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管道安裝施工用具,尤其涉及一種適合于在管廊內安裝管道使用的管道輸送裝置。
技術介紹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是化工及相關類工廠中集中安裝管道的地方,一般設置為架空鋼結構,具有管線長、安裝高度大、管道分層分布密集及安裝空間狹小等特點,因此在管廊管道安裝工藝中,管道的竄進是安裝工藝中的一大難點,傳統的安裝方法是先將管道在管廊外部分布好,再由施工人員借助倒鏈等工具將鋼管竄至安裝位置,在這個過程中一般需要施工人員對管道進行拉拽,這樣容易使管道與管廊的鋼結構之間產生巨大的摩擦,不利于管道及管廊鋼結構的保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道竄進方便、省力的管廊用管道安 =7 /Tj 目.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包括兩個安裝在管廊框架上用于承載管道的管道支架,且兩所述管道支架相對設置,所述管道 支架上設有便于輸送管道的管道竄進裝置,在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設有支架固定裝置。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管道支架包括“L”型直角架,所述直角架的兩直角邊架之間設有斜邊架,所述管道竄進裝置固定在所述斜邊架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直角架的直角邊架上設有開口向外用于卡接所述管廊框架的卡接槽。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管道竄進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斜邊架上的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管道竄進轉軸,所述管道竄進轉軸上設有管道竄進輥。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兩所述管道竄進輥的中心線呈90°設置。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架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有兩個螺栓的下緊固板和穿過所述直角架與所述斜邊架之間的空隙設有的上緊固板,所述上緊固板上設有螺栓孔,所述螺栓穿過所述螺孔與螺母配合將所述直角架固定在所述管廊框架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兩所述管道支架為分體式結構。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兩所述管道支架為底部連接的一體式結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包括兩個安裝在管廊框架上用于承載管道的管道支架,且兩所述管道支架相對設置,所述管道支架上設有便于輸送管道的管道竄進裝置,在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設有支架固定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管道竄進裝置竄進管道時比較省力,能夠避免管道與管廊框架之間產生摩擦,有助于保護管道和管廊框架,且使用方便,管道支架起到支撐管道的作用,且利用支架固定裝置固定在管廊框架上,拆卸安裝方便,有助于提高竄管及管道安裝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支架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管廊框架;2_直角架;3_斜邊架;4_安裝座;5_管道竄進轉軸;6_管道竄進輥;7_管道;8_下緊固板;9_上緊固板;10_螺栓;11_螺母。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術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實施例一如圖I和圖2所示,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包括兩個安裝在管廊框架I上用于承載管道7的管道支架,且兩所述管道支架相對設置,本實施例中所述管道支架包括“L”型直角架2,所述直角架2的兩直角邊架之間設有斜邊架3,在竄管時用于支撐管道,同時將管道7與管廊框架I隔開,避免兩者之間接觸產生摩擦,有助于保護管道7和管廊框架I。在所述直角架2的兩直角邊架上設有開口向外用于卡接所述管廊框架I的卡接槽,使用時卡接在管廊框架I上,有助于增強管道支架固定效果,且起到管道支架定位的作用,防止竄管時管道支架跟隨管道的移動產生位移。本實施例中兩所述管道支架為分體式結構,體積小,安裝輕便,適于管廊安裝適于。所述管道支架上設有便于輸送管道7的管道竄進裝置,且所述管道竄進裝置固定在所述斜邊架3上,包括固定在所述斜邊架3上的安裝座4,所述安裝座4上設有管道竄進轉軸5,所述管道竄進轉軸5上設有管道竄進輥6,且兩所述管道竄進輥6的中心線呈90°設置,管道竄進轉軸5可以在安裝座4上轉動,在進行竄管時,推動管道7 —端,管道7在轉動的管道竄進轉軸5和管道竄進輥6的帶動下向前移動,實現管道的竄進,管道7與管道竄進輥6之間是線接觸,且為滾動接觸,因此兩者之間并沒有太大的摩擦力,從而有助于保護管道7。在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設有支架固定裝置,所述支架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有兩個螺栓10的下緊固板8和穿過所述直角架2與所述斜邊架3之間的空隙設有的上緊固板9,螺栓10可以在下緊固板8上利用螺栓孔和螺母配合的使用實現其與下緊固板8的連接固定,所述上緊固板9上設有螺栓孔,所述螺栓10穿過所述螺孔與螺母11配合將所述直角架2固定在所述管廊框架I上。使用時先把“L”型直角架2放在管廊框架I的上表面,將上緊固板9穿過所述直角架2與所述斜邊架3之間的空隙,同時將下緊固板8放在管廊框架I的下表面,并將螺栓10穿過螺孔用螺母11緊固,實現“L”型直角架2的固定,實施管道7竄進即可。在安裝時可以在“L”型直角架2與管廊框架I的接觸面上及下緊固板8與管廊框架I的接觸面上放置一軟質墊子,以保護本裝置及管廊框架I。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兩所述管道支架為底部連接的一體式結構,安裝方便,不必根據管道直徑進行調節兩管道支架之間的距離,有助于提高管道安裝效率。本技術可以廣泛的應用于核電站、化工、石油等類似需安裝多路管道的領域。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 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權利要求1.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安裝在管廊框架上用于承載管道的管道支架,且兩所述管道支架相對設置,所述管道支架上設有便于輸送管道的管道竄進裝置,在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設有支架固定裝置。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架包括“L”型直角架,所述直角架的兩直角邊架之間設有斜邊架,所述管道竄進裝置固定在所述斜邊架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架的直角邊架上設有開口向外用于卡接所述管廊框架的卡接槽。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竄進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斜邊架上的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管道竄進轉軸,所述管道竄進轉 >軸上設有管道竄進輥。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所述管道竄進輥的 中心線呈90°設置。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有兩個螺栓的下緊固板和穿過所述直角架與所述斜邊架之間的空隙設有的上緊固板,所述上緊固板上設有螺栓孔,所述螺栓穿過所述螺孔與螺母配合將所述直角架固定在所述管廊框架上。7.如權利要求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管廊用管道安裝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安裝在管廊框架上用于承載管道的管道支架,且兩所述管道支架相對設置,所述管道支架上設有便于輸送管道的管道竄進裝置,在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設有支架固定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勇,張開峰,閆福峰,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電力建設第二工程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