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汽車側窗玻璃及后視鏡除霜、除雨裝置,包括三通、導氣管、氣泵、過濾網、集氣罩、汽車排氣管接頭、電磁閥、開關、電源、導線,其特征在于氣泵下端設置有導氣管,導氣管上設置有三通,導氣管通過三通與下方管路連通,氣泵通過管路與電磁閥連接,電磁閥的左右兩邊分別設置有過濾網,電磁閥左側通過過濾網分別與集氣罩和汽車排氣管接頭連接,集氣罩與汽車前端的集風器連接,電磁閥通過導線與開關連接,氣泵也通過導線與開關連接,開關與電源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在現有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減少了安全隱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側窗玻璃及后視鏡除霜、除雨裝置。
技術介紹
當今時代汽車作為社會上主要便捷的交通工具,汽車的安全性也隨之被人們提高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生活中一些用戶們總會抱怨,在雨天和霧天當我們準備倒車或者是準備超車時,想要通過側面門上的玻璃看后視鏡以了解車后方的狀況,可總是被這兩層玻璃上的雨水或是霧給遮擋住,這樣司機們就無法及時準確的了解到后方的狀況,也就增加了車禍發生的概率。現在的汽車后視鏡一般都是由殼體和安裝在其后方的鏡片構成,在一些馬自達的殼體上還安裝了遮擋體對鏡片進行一些遮擋來達到防止雨水落在鏡片上,但是效果很差并且這些對于霜霧難以起到遮擋的作用。當遇到上述情況時一般司機們都會做出兩種選擇一,手動擦去玻璃上的水或霧;二,任由雨水留在玻璃上。不管是司機手動的擦去還是任雨水留在上面都會增加行車的危險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汽車側窗玻璃及后視鏡除霜、除雨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的結構包括三通、導氣管、氣泵、過濾網、集氣罩、汽車排氣管接頭、電磁閥、開關、電源、導線,其特征在于氣泵下端設置有導氣管,導氣管上設置有三通,導氣管通過三通與下方管路連通,氣泵通過管路與電磁閥連接,電磁閥的左右兩邊分別設置有過濾網,電磁閥左側通過過濾網分別與集氣罩和汽車排氣管接頭連接,集氣罩與汽車前端的集風器連接,電磁閥通過導線與開關連接,氣泵也通過導線與開關連接,開關與電源連接。工作原理集風器置于汽車前端進行空氣采集,氣泵將采集到的空氣吸入,當需要冷氣時電磁閥斷開接到汽車排氣管的管路,接通集風器和氣泵,通入的空氣在導氣管中被壓縮從而提高氣流速度,分別流到后視鏡和側門框上的小孔中沖掉鏡片和玻璃上的雨水。在霜霧天氣中則使電磁閥接通接到汽車排氣管的管路,利用汽車排氣管中的熱氣將后視鏡片和玻璃上的霜霧融化蒸發掉,這樣可以將原來排放掉的熱能重新利用,提高汽車的能源使用率。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在現有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減少了安全隱患。附圖說明圖I :本技術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三通I、導氣管2、氣泵3、過濾網4、集氣罩5、汽車排氣管接頭6、電磁閥7、開關8、電源9、導線10。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說明對本技術作以下具體的詳細說明。如附圖所示,本技術的結構包括三通I、導氣管2、氣泵3、過濾網4、集氣罩5、汽車排氣管接頭6、電磁閥7、開關8、電源9、導線10,其特征在于氣泵3下端設置有導氣管2,導氣管2上設置有三通1,導氣管2通過三通I與下方管路連通,氣泵3通過管路與電磁閥7連接,電磁閥7的左右兩邊分別設置有過濾網4,電磁閥7左側通過過濾網4分別與集氣罩5和汽車排氣管接頭6連接,集氣罩5與汽車前端的集風器連接,電磁閥7通過導線10與開關8連接,氣泵3也通過導線10與開關8連接,開關8與電源9連接。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權利要求1.汽車側窗玻璃及后視鏡除霜、除雨裝置,包括三通(I)、導氣管(2)、氣泵(3)、過濾網(4)、集氣罩(5)、汽車排氣管接頭(6)、電磁閥(7)、開關(8)、電源(9)、導線(10),其特征在于氣泵(3)下端設置有導氣管(2),導氣管(2)上設置有三通(1),導氣管(2)通過三通(I)與下方管路連通,氣泵⑶通過管路與電磁閥(7)連接,電磁閥(7)的左右兩邊分別設置有過濾網(4),電磁閥(7)左側通過過濾網(4)分別與集氣罩(5)和汽車排氣管接頭(6)連接,集氣罩(5)與汽車前端的集風器連接,電磁閥(7)通過導線(10)與開關(8)連接,氣泵(3)也通過導線(10)與開關⑶連接,開關⑶與電源(9)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汽車側窗玻璃及后視鏡除霜、除雨裝置,包括三通、導氣管、氣泵、過濾網、集氣罩、汽車排氣管接頭、電磁閥、開關、電源、導線,其特征在于氣泵下端設置有導氣管,導氣管上設置有三通,導氣管通過三通與下方管路連通,氣泵通過管路與電磁閥連接,電磁閥的左右兩邊分別設置有過濾網,電磁閥左側通過過濾網分別與集氣罩和汽車排氣管接頭連接,集氣罩與汽車前端的集風器連接,電磁閥通過導線與開關連接,氣泵也通過導線與開關連接,開關與電源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在現有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減少了安全隱患。文檔編號B60S1/60GK202703527SQ20122044543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專利技術者李傲雪, 任英文 申請人:李傲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側窗玻璃及后視鏡除霜、除雨裝置,包括三通(1)、導氣管(2)、氣泵(3)、過濾網(4)、集氣罩(5)、汽車排氣管接頭(6)、電磁閥(7)、開關(8)、電源(9)、導線(10),其特征在于氣泵(3)下端設置有導氣管(2),導氣管(2)上設置有三通(1),導氣管(2)通過三通(1)與下方管路連通,氣泵(3)通過管路與電磁閥(7)連接,電磁閥(7)的左右兩邊分別設置有過濾網(4),電磁閥(7)左側通過過濾網(4)分別與集氣罩(5)和汽車排氣管接頭(6)連接,集氣罩(5)與汽車前端的集風器連接,電磁閥(7)通過導線(10)與開關(8)連接,氣泵(3)也通過導線(10)與開關(8)連接,開關(8)與電源(9)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傲雪,任英文,
申請(專利權)人:李傲雪,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