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型連鑄系統,石墨坩堝5安裝在爐體3內,壓棒6的上端安裝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驅動壓棒6升降的壓棒驅動電機8的螺旋升降機構上,壓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堝5中,石墨坩堝5的側壁上安裝一橫引管19,石墨坩堝5的爐腔與橫引管19相通,在橫引管19的端部安裝一鑄型10,鑄型加熱爐9橫跨在橫引管19及鑄型10的型口上,在牽引機構14′對稱于鑄型加熱爐9軸心線OO′安裝若干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引錠棒16安裝在相對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之間,在開始拉拔前引錠棒16的左端安裝在鑄型10的出口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熱型連鑄技術。
技術介紹
現有的熱型連鑄設備主要在大氣或惰性氣體保護條件下進行熔煉、保溫和 拉鑄,并且其開關爐蓋、加料、壓棒的動作以及爐門的開關大部分釆用的還是 手動操作。這樣一方面對熔化的金屬或合金材料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另一方 面由于人工操作時人為因素干擾較大,所以使得熱型連鑄獲得的產品純度不高, 導致深加工質量的下降,同時由于設備的控制精度不高,對操作人員的人身安 全也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型連鑄系統。本專利技術是一種熱型連鑄系統,爐體3由爐殼3'、爐蓋2-3組成,安裝在爐 體底座1上,安裝在爐體底座1上的爐蓋開合電機2驅動立柱2-1旋轉,通過 旋臂2-2帶動爐蓋2-3開合,石墨坩堝5安裝在爐體3內,壓棒6的上端安裝 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驅動壓棒6升降的壓棒驅動電機8的螺旋升降機構上, 壓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堝5中,石墨坩堝5的側壁上安裝一橫引管19,石墨 坩堝5的爐腔與橫引管19相通,在橫引管19的端部安裝一鑄型10,鑄型加熱 爐9橫跨在橫引管19及鑄型10的型口上,在牽引機構14'對稱于鑄型加熱爐9 軸心線OO'安裝若干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引錠棒16安裝在相對的導向輥 14和拉拔輥15之間,在開始拉拔前引錠棒16的左端安裝在鑄型10的出口處。本專利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開關爐蓋、加料、壓棒的動作以及爐門的開關可實 現了電機自動控制,避免了對熔化的金屬或合金材料的二次污染,提高了熱型 連鑄獲得的產品的純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系統的整體結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爐體部分的結構圖,圖3是石墨坩堝、橫引管及鑄型加熱爐的裝配簡圖,圖4是牽引機構的結構圖。附 圖標記及對應名稱為爐體底座1,爐蓋開合電機2,爐體3,爐殼3',熱電偶 4,石墨坩堝5,壓棒6,液位檢測電極7,壓棒驅動電機8,鑄型加熱爐9,鑄 型10,熱電偶11,爐門12,冷卻水套13,導向輥14,拉拔輥15,引錠棒16, 水箱17,牽引機構底座18,支座上下調節機構18-1,支座前后調節機構18-2, 橫引管19,石墨加熱電極20,第一水冷電極21,第二水冷電極21',指示燈22, 滾輪支架23,支座24,鑄錠夾緊機構25。鑄型加熱爐9軸心線00'。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熱型連鑄系統,爐體3由爐殼3'、爐蓋2-3組成, 安裝在爐體底座1上,安裝在爐體底座1上的爐蓋開合電機2驅動立柱2-1旋 轉,通過旋臂2-2帶動爐蓋2-3開合,其特征在于石墨坩堝5安裝在爐體3內, 壓棒6的上端安裝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驅動壓棒6升降的壓棒驅動電機8的 螺旋升降機構上,壓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堝5中。如圖2、圖3所示,石墨坩堝5的側壁上安裝一橫引管19,石墨坩堝5的 爐腔與橫引管19相通,在橫引管19的端部安裝一鑄型10,鑄型加熱爐9橫跨 在橫引管19及鑄型10的型口上。如圖1、圖2所示在牽引機構14'對稱于鑄型加熱爐9軸心線OO'安裝若干 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引錠棒16安裝在相對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之間, 在開始拉拔前引錠棒16的左端安裝在鑄型10的出口處。爐殼3'用氣密性焊縫 焊成雙層結構,夾層內通冷卻水。如圖1、圖2所示在石墨坩堝5中由石墨內簡及石墨氈組成隔熱屏,加熱 元件為一圓形石墨體,釆用三角形接法,沿熱區周圍均勻分布,加熱元件通過 三個第一水冷電極21與外部接線連接。鑄型加熱爐9通過兩個第二水冷電極 21'與外部接線連接。如圖1、圖4所示,牽引機構14'主要由伺服電機、編碼器、變頻器、擺線針輪減速機、拉拔輥、壓緊裝置、底座、滑軌、水箱及絲杠等部分組成。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工作過程為如圖1所示,開啟爐蓋2-3,將金屬或合金原材 料送入石墨坩堝5中,然后關閉爐蓋2-3。將爐體抽真空,石墨坩堝5開始加熱, 橫引管19也開始加熱,當爐體溫度和鑄型10的型口溫度滿足所需工藝要求時, 將溫控儀表設置成自動保溫狀態,當保溫過程持續40分鐘 1小時后,向石墨 坩堝5和橫引管19注入惰性氣體,打開爐門12,并進行引錠棒16的對中調節, 同時打開鑄錠冷卻水開關,設置好牽引速度。由于爐門12開啟后,鑄型10的 型口溫度會短暫下降,此時溫控儀表會自動發出指令加溫,當型口溫度重新回 到工藝溫度時,啟動壓棒6的控制系統,讓壓棒6下壓。等到金屬液充滿橫引 管19時,啟動牽引機構14',進行連鑄過程。當壓棒6下壓到石墨坩堝5的底 部時,連鑄過程結東,此時關閉爐門12,使爐內壓力恢復至大氣壓力。權利要求1、一種熱型連鑄系統,爐體(3)由爐殼(3′)、爐蓋(2-3)組成,安裝在爐體底座(1)上,安裝在爐體底座(1)上的爐蓋開合電機(2)驅動立柱(2-1)旋轉,通過旋臂(2-2)帶動爐蓋(2-3)開合,其特征在于石墨坩堝(5)安裝在爐體(3)內,壓棒(6)的上端安裝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驅動壓棒(6)升降的壓棒驅動電機(8)的螺旋升降機構上,壓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堝(5)中,石墨坩堝(5)的側壁上安裝一橫引管(19),石墨坩堝(5)的爐腔與橫引管(19)相通,在橫引管(19)的端部安裝一鑄型(10),鑄型加熱爐(9)橫跨在橫引管(19)及鑄型(10)的型口上,在牽引機構(14′)對稱于鑄型加熱爐(9)軸心線(OO′)安裝若干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引錠棒(16)安裝在相對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之間,在開始拉拔前引錠棒(16)的左端安裝在鑄型(10)的出口處。2、 根據權利求1所述的熱型連鑄系統,其特征在于爐殼(3')用氣密性焊縫焊 成雙層結構,夾層內通冷卻水。3、 根據權利求1所述的熱型連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石墨坩堝(5)中由石墨 內簡及石墨氈組成隔熱屏,加熱元件為一圓形石墨體,釆用三角形接法,沿熱 區周圍均勻分布,加熱元件通過三個第一水冷電極(21)與外部接線連接。4、 根據權利求1所述的熱型連鑄系統,其特征在于鑄型加熱爐(9)通過兩個 第二水冷電極(21')與外部接線連接。全文摘要一種熱型連鑄系統,石墨坩堝5安裝在爐體3內,壓棒6的上端安裝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驅動壓棒6升降的壓棒驅動電機8的螺旋升降機構上,壓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堝5中,石墨坩堝5的側壁上安裝一橫引管19,石墨坩堝5的爐腔與橫引管19相通,在橫引管19的端部安裝一鑄型10,鑄型加熱爐9橫跨在橫引管19及鑄型10的型口上,在牽引機構14′對稱于鑄型加熱爐9軸心線OO′安裝若干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引錠棒16安裝在相對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之間,在開始拉拔前引錠棒16的左端安裝在鑄型10的出口處。文檔編號B22D11/14GK101428337SQ20071001915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6日專利技術者丁雨田, 寇生中, 勇 胡, 許廣濟, 陳衛華 申請人:蘭州理工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型連鑄系統,爐體(3)由爐殼(3′)、爐蓋(2-3)組成,安裝在爐體底座(1)上,安裝在爐體底座(1)上的爐蓋開合電機(2)驅動立柱(2-1)旋轉,通過旋臂(2-2)帶動爐蓋(2-3)開合,其特征在于石墨坩堝(5)安裝在爐體(3)內,壓棒(6)的上端安裝在位于旋臂(2-2)端部的驅動壓棒(6)升降的壓棒驅動電機(8)的螺旋升降機構上,壓棒(6)的下端插在石墨坩堝(5)中,石墨坩堝(5)的側壁上安裝一橫引管(19),石墨坩堝(5)的爐腔與橫引管(19)相通,在橫引管(19)的端部安裝一鑄型(10),鑄型加熱爐(9)橫跨在橫引管(19)及鑄型(10)的型口上,在牽引機構(14′)對稱于鑄型加熱爐(9)軸心線(OO′)安裝若干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引錠棒(16)安裝在相對的導向輥(14)和拉拔輥(15)之間,在開始拉拔前引錠棒(16)的左端安裝在鑄型(10)的出口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雨田,陳衛華,胡勇,許廣濟,寇生中,
申請(專利權)人:蘭州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62[中國|甘肅]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