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包括排氣管體和定位鉤,所述排氣管體一端連接有法蘭,所述法蘭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鉤分別設有下固定端和上固定端,所述下固定端與排氣管體的連接塊連接,所述上固定端與車底盤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設置在排氣管體的模態節點上。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時,通過將定位鉤固定在排氣管的模態節點上,從而減弱排氣管向車身傳遞振動的強度,優化車身的振動水平,降低車內的噪音。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
,特別涉及一種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
技術介紹
汽車排氣管一般通過固定在其端部的連接法蘭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固定連接,再通過定位鉤端部的連接塊與汽車車身底板相連。由于受到發動機本身振動和排氣激烈的影響,排氣管振動相對較大。排氣管的振動會通過定位鉤端部的連接塊引起車身地板的振動,從而產生車內噪聲。固如何選擇排氣管振動相對較小的位置作為定位鉤端部連接塊的懸掛點,從而減少排氣管向車身地板的振動能量的傳遞,進而提高轎車室內的舒適性,并延長排 氣管定位鉤和連接塊的使用壽命等問題已成為業內研究的熱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包括排氣管體和定位鉤,所述排氣管體一端連接有法蘭,所述法蘭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鉤分別設有下固定端和上固定端,所述下固定端與排氣管體的連接塊連接,所述上固定端與車底盤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設置在排氣管體的模態節點上。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管體分為氣管前段、氣管中段和氣管后段。進一步地,所述法蘭焊接在氣管前段的端面上,所述模態節點設置在氣管中段的外圓周壁上。進一步地,所述下固定端設有下鉤孔,所述上固定端設有上鉤孔;所述連接塊設有與下鉤孔相對應的螺絲孔;所述下鉤孔與螺絲孔采用螺絲裝配起來。進一步地,所述定位鉤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設置在氣管中段相對應兩側的外圓周壁上。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包括排氣管體和定位鉤,所述排氣管體一端連接有法蘭,所述法蘭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鉤分別設有下固定端和上固定端,所述下固定端與排氣管體的連接塊連接,所述上固定端與車底盤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設置在排氣管體的模態節點上。使用本技術時,通過將定位鉤固定在排氣管的模態節點上,從而減弱排氣管向車身傳遞振動的強度,優化車身的振動水平,降低車內的噪音。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法蘭;2、排氣管體;21、氣管前段;22、氣管中段;23、氣管后段;3、定位鉤;31、下固定端;31a、下鉤孔;32、上固定端;32a、上鉤孔;4、連接塊;41、螺絲孔;5、螺絲。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包括排氣管體2和定位鉤3,所述排氣管體2 —端連接有法蘭1,所述法蘭I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鉤3分別設有下固定端31和上固定端32,所述下固定端31與排氣管體2的連接塊4連接,所述上固定端32與車底盤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4設置在排氣管體2的模態節點上。根據零部件的模態分析情況表明,模態節點位置是零部件振動能量最小的區域,連接塊4固定點處于排氣管的模態節點位置上時,可以減弱排氣管向車身傳遞振動的強度,優化車身的振動水平,降低車內的噪音。所述排氣管體2分為氣管前段21、氣管中段22和氣管后段23。所述法蘭I焊接在氣管前段21的端面上,所述模態節點設置在氣管中段22的外圓周壁上。所述下固定端31設有下鉤孔31a,所述連接塊4設有與下鉤孔31a相對應的螺絲孔41,所述下鉤孔31a與螺絲孔41采用螺絲5裝配起來。所述上固定端32設有上鉤孔32a,上鉤孔32a的設置目的是使上固定端32更加快捷方便地固定在車身底盤上。所述定位鉤3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設置在氣管中段22相對應兩側的外圓周壁上。這樣可以增強排氣管體2的平穩性能,進而降低排氣管體2對車身的噪音。用本技術固定排氣管時,不僅可以減弱排氣管向車身傳遞振動的強度,優化車身的振動水平,降低車內的噪音,而且可以提高轎車室內的舒適性,延長排氣管定位鉤和連接塊的壽命。另外,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技術專利申請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包括排氣管體(2)和定位鉤(3),所述排氣管體(2) —端連接有法蘭(I),所述法蘭(I)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鉤(3)分別設有下固定端(31)和上固定端(32),所述下固定端(31)與排氣管體(2)的連接塊(4)連接,所述上固定端(32)與車底盤相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4)設置在排氣管體(2)的模態節點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體(2)分為氣管前段(21)、氣管中段(22)和氣管后段(23)。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I)焊接在氣管前段(21)的端面上,所述模態節點設置在氣管中段(22)的外圓周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端(31)設有下鉤孔(31a),所述上固定端(32)設有上鉤孔(32a);所述連接塊(4)設有與下鉤孔(31a)相對應的螺絲孔(41);所述下鉤孔(31a)與螺絲孔(41)采用螺絲(5)裝配起來。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鉤(3)的數量為兩個,分別固定設置在氣管中段(22)相對應兩側的外圓周壁上。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汽車
,特別涉及一種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包括排氣管體和定位鉤,所述排氣管體一端連接有法蘭,所述法蘭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鉤分別設有下固定端和上固定端,所述下固定端與排氣管體的連接塊連接,所述上固定端與車底盤相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設置在排氣管體的模態節點上。使用本技術時,通過將定位鉤固定在排氣管的模態節點上,從而減弱排氣管向車身傳遞振動的強度,優化車身的振動水平,降低車內的噪音。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文檔編號B60K13/04GK202703244SQ20122019232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專利技術者林榮 申請人:奉化市科銳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排氣管的固定位置,包括排氣管體(2)和定位鉤(3),所述排氣管體(2)一端連接有法蘭(1),所述法蘭(1)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鉤(3)分別設有下固定端(31)和上固定端(32),所述下固定端(31)與排氣管體(2)的連接塊(4)連接,所述上固定端(32)與車底盤相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4)設置在排氣管體(2)的模態節點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榮,
申請(專利權)人:奉化市科銳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