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包括前擋風玻璃和前風窗加強板,所述前風窗加強板上焊接有支架,該支架上設有一定位調節器,該定位調節器包括調節塊和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在支架頂面上,調節塊位于固定座上并可相對固定座轉動,前擋風玻璃下端抵靠在調節塊側部的工作面上,前擋風玻璃通過調節塊的旋轉而上下移動。該安裝定位結構能使前擋風玻璃定位簡單,且具有可調節余量,安裝調試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擋風玻璃安裝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汽車前擋風玻璃的定位結構多采用定位銷限位方式安裝,如圖I、圖2所示,在汽車頂蓋I的邊沿開定位孔11,在前擋風玻璃2上設定位銷21,通過定位銷21與定位孔11的配合將前擋風玻璃2安裝定位。這種安裝定位結構存在如下問題一是采用頂蓋邊沿開定位孔方式需對其孔的精度要求較高,由于焊接或沖壓等誤差,使其定位不準或安裝困難,導致整車裝配精度降低;二是前擋風玻璃安裝后,由于定位銷21及與之匹配的定位孔11的相對固定性,前擋風玻璃2基本沒有可調節余量,車輛前期試生產期間或后期量產期間安裝調試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以使前擋風玻璃定位簡單,且具有可調節余量,安裝調試方便。本技術所述的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包括前擋風玻璃和前風窗加強板,所述前風窗加強板上焊接有支架,該支架上設有一定位調節器,該定位調節器包括調節塊和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在支架頂面上,調節塊位于固定座上并可相對固定座轉動,前擋風玻璃下端抵靠在調節塊側部的工作面上,前擋風玻璃通過調節塊的旋轉而上下移動。進一步,所述調節塊側部的工作面為圓弧面,該圓弧面的曲率沿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調節塊上與工作面相對的部位設有定位齒;所述固定座上設有與所述定位齒嚙合的固定齒,調節塊可通過定位齒與固定齒的哨合而固定。進一步,所述支架的頂面開設有方形通孔,所述固定座下部設有帶倒刺的卡腳,該卡腳卡在方形通孔內。進一步,所述卡腳開設有軸孔,所述調節塊下部設有與所述軸孔過盈配合的連接軸,調節塊通過連接軸與軸孔的配合連接在固定座上。進一步,所述支架呈“幾”字形,傾斜焊接在前風窗加強板上,支架采用鈑金件沖壓成型。在安裝時,將前擋風玻璃放置在前風窗加強板上,前擋風玻璃的下端抵靠在調節塊側部的工作面上;如果前擋風玻璃定位偏上,則順時針旋轉調節塊;如果前擋風玻璃定位偏下,則逆時針旋轉調節塊;當前擋風玻璃定位準確后,通過固定座上的固定齒與調節塊上的定位齒的嚙合將調節塊固定,在前擋風玻璃與前風窗加強板的接觸面上粘膠將前擋風玻璃固定。后期裝車完成后,為了保證前擋風玻璃的穩定性,支架及定位調節器均保留。本技術采用支架與定位調節器配合對前擋風玻璃下端進行定位,汽車頂蓋邊沿不需要開定位孔,前擋風玻璃上不需要設定位銷,其定位簡單,整車裝配精度較高;定位調節器中調節塊可對前擋風玻璃的定位位置進行適當的上下調節,固定座可對調節后的調節塊位置進行準確固定,從而使前擋風玻璃具有足夠的調節余量,車輛前期試生產期間或后期量產期間安裝調試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的汽車前擋風玻璃整體安裝結構。圖2為現有的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后的軸測圖。圖5為本技術中調節器的調節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3、圖4、圖5所示的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包括前擋風玻璃2和前風窗加強板7,前風窗加強板7上傾斜焊接有呈“幾”字形的支架3,支架3采用鈑金件沖壓成型,該支架3上設有一定位調節器4,該定位調節器4為塑料件,其包括調節塊5和固定座6,固定座6下部設有帶倒刺的卡腳62,支架3的頂面開設有方形通孔31,固定座6通過卡腳62卡在方形通孔31內而與支架3卡接;固定座6的卡腳62開設有軸孔,調節塊5下部設有與軸孔過盈配合的連接軸,調節塊5通過連接軸與軸孔的配合連接在固定座6上,調節塊5可相對固定座6轉動,前擋風玻璃2下端抵靠在調節塊5側部的工作面51上,該工作面51為圓弧面,該圓弧面的曲率沿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前擋風玻璃2通過調節塊5的旋轉而上下移動(順時針旋轉調節塊5,工作面51的曲率越來越小,工作面51越來越平緩,對應于前擋風玻璃2下移;逆時針旋轉調節塊5,工作面51的曲率越來越大,工作面51越來越陡,對應于前擋風玻璃2上移);調節塊5上與工作面51相對的部位設有定位齒52,固定座6上設有與定位齒52嚙合的固定齒61,調節塊5旋轉調節前擋風玻璃2的定位高度后可通過定位齒52與固定齒61的哨合而固定。在進行裝配時,首先,在支架3的頂面開一個方形通孔31,將支架3的兩個底面傾斜焊接在前風窗加強板7上;其次,將調節塊5連接在固定座6上,將固定座6卡在支架3的方形通孔31內;再次,將前擋風玻璃2放置在前風窗加強板7上,前擋風玻璃2的下端抵靠在調節塊5側部的工作面51上,如果前擋風玻璃2定位偏上,則順時針旋轉調節塊5,如果前擋風玻璃2定位偏下,則逆時針旋轉調節塊5 ;然后,當前擋風玻璃2定位準確后,通過固定座6上的固定齒61與調節塊5上的定位齒52的嚙合將調節塊5固定;最后,在前擋風玻璃2與前風窗加強板7的接觸面上粘膠將前擋風玻璃2固定。為了使前擋風玻璃2受力平衡,汽車前部左、右都采用支架3與定位調節器4配合對前擋風玻璃2進行定位。在后期裝車完成后,為了保證前擋風玻璃的穩定性,支架及定位調節器均保留。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包括前擋風玻璃(2)和前風窗加強板(7),其特征是所述前風窗加強板(7)上焊接有支架(3),該支架上設有一定位調節器(4),該定位調節器包括調節塊(5)和固定座(6),固定座固定在支架頂面上,調節塊位于固定座上并可相對固定座轉動,前擋風玻璃(2)下端抵靠在調節塊側部的工作面(51)上,前擋風玻璃通過調節塊的旋轉而上下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其特征是所述調節塊(5)側部的工作面(51)為圓弧面,該圓弧面的曲率沿順時針方向逐漸增大,調節塊上與工作面相對的部位設有定位齒(52 );所述固定座(6 )上設有與所述定位齒(52 )嚙合的固定齒(61),調節塊可通過定位齒與固定齒的哨合而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架(3)的頂面開設有方形通孔(31),所述固定座(6)下部設有帶倒刺的卡腳(62),該卡腳卡在方形通孔內。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卡腳(62)開設有軸孔,所述調節塊(5)下部設有與所述軸孔過盈配合的連接軸,調節塊(5)通過連接軸與軸孔的配合連接在固定座(6)上。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架(3)呈“幾”字形,傾斜焊接在前風窗加強板(7)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包括前擋風玻璃和前風窗加強板,所述前風窗加強板上焊接有支架,該支架上設有一定位調節器,該定位調節器包括調節塊和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在支架頂面上,調節塊位于固定座上并可相對固定座轉動,前擋風玻璃下端抵靠在調節塊側部的工作面上,前擋風玻璃通過調節塊的旋轉而上下移動。該安裝定位結構能使前擋風玻璃定位簡單,且具有可調節余量,安裝調試方便。文檔編號B60J1/02GK202703194SQ2012204336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9日專利技術者陳紹華, 祝前廣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前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包括前擋風玻璃(2)和前風窗加強板(7),其特征是:所述前風窗加強板(7)上焊接有支架(3),該支架上設有一定位調節器(4),該定位調節器包括調節塊(5)和固定座(6),固定座固定在支架頂面上,調節塊位于固定座上并可相對固定座轉動,前擋風玻璃(2)下端抵靠在調節塊側部的工作面(51)上,前擋風玻璃通過調節塊的旋轉而上下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紹華,祝前廣,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