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用播種施肥機,其由牽引架、機架、地輪、開溝器、種肥箱、排種肥機構、覆土器組成,排種肥機構設有漏斗、排種輥、輪軸、分配盒,排種輥上半圓面設有若干個窩眼,下半圓面設有若干條槽溝,地輪上設有一偏心軸,通過一傳動桿帶動排種輥前后擺動,進行播種施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合理,傳動方便,體積小,重量輕,既可進行點播,又可進行條播,適合于不同農作物的播種施肥。(*該技術在200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農用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多用播種施肥機。目前,播種施肥機種類很多,各式各樣,大多是由機架、地輪、傳動裝置、牽引裝置、種肥箱、排種施肥器,開溝器組成,由人力或拖拉機等拖拉行進,通過皮帶或鏈條由地輪或其它動力帶動播種施肥器的驅動輪工作,進行排種施肥。例如,山東省諸城市農具廠生產的專利產品播種施肥機(專利號91231427.3)就是采用上述結構,由手扶拖拉機牽引,其排種器的輪軸由地輪通過鏈條帶動,實行外槽輪轉動排種施肥。上述排種施肥機結構復雜、傳動裝置要求精度高,功能單一,滿足不了多種作物種植要求。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體積小、重量輕,既能進行點播,又能條播的多用播種施肥機。為達到上述目的,一種多用播種施肥機,其由牽引架、機架、地輪、開溝器、種肥箱、排種肥機構、覆土器組成,地輪通過一升降桿連接在機架上,開溝器設在機架底部前端,其特征在于排種肥機構設有漏斗、排種輥、輪軸、分配盒,漏斗與分配盒螺栓連接,排種輥套在輪軸上,并固定于漏斗上部的軸套上,其上半圓面設有若干個窩眼,下半圓面設有若干條槽溝,輪軸外端設有搖桿,地輪上設有一偏心軸,通過一傳動桿鉸連搖桿,帶動排種輥前后擺動,進行播種施肥。本技術可人力牽引,特別是可以和手扶拖拉機配套,由-->牽引架牽拉兩個單機進行雙行播種,其牽引架設有犁臂、連接板、調幅定位板、S型連結桿,調幅定位板位于兩犁臂之間,通過螺桿和前后螺母調整限定兩犁臂的幅寬,進行雙行播種施肥。本技術排種肥機構中的排種輥及輪軸由地輪通過傳動桿帶動,地輪每行進一周,排種輥前后擺動一次,排種輥的上、下半圓面分別采用窩眼和槽溝,這樣通過變換排種輥的固定位置,可以滿足不同農作物的播種需要,既可進行點播,又能進行條播。本技術結構合理、傳動方便,能把播種過程中開溝、播種、施肥、覆土一次完成,而且行距、株距等都可進行選擇調整,適合于不同農作物的播種。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牽引架示意圖,圖1、圖2也是實施例的示意圖。從圖1中可看出,一種多用播種施肥機,其設有牽引架1、機架、地輪2、開溝器3、種肥箱4、排種肥機構、覆土器5等。機架設有向前斜的支柱6和機身7,支柱6頂端加工有叉形板,用于與牽引架銷釘連接,支柱6中間設有一連接板8,用以支承固定種肥箱4及排種肥機構等。地輪2通過一升降桿9交叉固定在機架的支柱6上,相對鉸接點其高低位置可調,以調整開溝及播種的深淺,同時地輪也對整機起支承作用。地輪周邊還可設有防滑板10,以防止地輪打滑,影響播種施肥。本技術地輪2上還設有一偏心軸11,其上鉸接套有一傳動桿12,隨地輪的行進,用以帶動排種輥前后擺動進行播種施肥。傳動桿12的長度也是可調的,其采用兩節結構,中間用一管形螺母連接,可隨地輪的位置變化調整-->傳動桿的長度,以保證有效地帶動排種肥機構工作。機身7由角鋼加工,底面形成一槽形空間,便于種肥下落。機身7前端固定開溝器3,其是一個空心的凸形犁尖。機身7上還設有犁底和護土板13,犁底用以清溝和穩定開溝器的深度,護土板13一方面起支承作用,另一方面確保犁溝清楚,有效地播種施肥,護土板只固定前端,使其具有一定的彈性,以防止粘土堵塞犁槽及漏斗底孔。機身7的后側還連結設有覆土器5,以使播種施肥后及時覆土,各工序一次完成。機身7后側還可以設有扶手14,以便單機使用時把握方向。本技術排種施肥機構設有漏斗15、排種輥16、輪軸17、分配盒18,分配盒18下與漏斗15螺栓連接固定,上與種肥箱4連接。分配盒18的前端設有一突出的連接槽,用于和支柱6上的連接板8連接固定。漏斗15為底圓上方結構,其圓底插在機身7的槽孔中。漏斗15上部安裝有軸套,輪軸17裝在其上,排種輥16套固在輪軸17上,前輥用于排種子,后輥用于排化肥。前輪軸17兩端分別設有搖桿,搖桿19與傳動桿12鉸連,另一側的搖桿與后輪軸上設的搖桿曲柄式連接。地輪2走一圈,偏心軸上的傳動桿12推拉一次,帶動搖桿19前后擺動一次,進而帶動前輪軸17及前排種輥16也前后擺動一次,后輪軸隨前輪軸的擺動而擺動,同步運動,進行播種施肥。排種輥上、下兩半圓面設有不同的槽孔,上半面輥面行程中設有若干窩眼,用于點播;下半面輥面行程中設有若干條槽溝,用于條播。固定排種輥16的輥面上、下位置,就可分別來進行點播或條播。本技術前后排種輥開槽相同。另外,-->根據地輪行程和株距要求,可選擇窩眼或槽溝的數量,不用的用蠟或其它填充物堵平。分配盒18內設有一凹槽,其底邊設有一圈向下的毛刷,與排種輥輥面接觸,封住種肥不能自行垂落。排種輥16擺動時,其可以把高出窩眼或槽溝的種肥掃平,確保種肥的分配量。本技術種肥箱上還可以根據需要設一隔板將種肥箱分成前后兩箱,分別用于盛種子和化肥。本技術牽引架用來與手扶拖拉機配套,帶動兩個單機進行雙行播種施肥。從圖2中可看出,牽引架1設有犁臂20,連接板21,定位板22,S型連接桿23,定位板位于兩犁臂之間,通過一螺桿及前后螺母固定其位置,對兩犁臂進行調幅定位,進而調整兩單機之間的間距,控制播種行距,S形連結桿23連接固定兩個單機,并保證本技術行進穩定可靠。本技術結構合理、體積小、重量輕,排種輥上、下半面分別采用不同的槽溝,可以滿足不同農作物的播種需要,而且行距、株距、開溝深淺,用種用肥量可調。可以人力牽引,特別適合于與手扶拖拉機配套,做雙行播種施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用播種施肥機,其由牽引架、機架、地輪、開溝器、種肥箱、排種肥機構、覆土器組成,地輪通過一升降桿連接在機架上,開溝器設在機架底部前端,其特征在于排種肥機構設有漏斗、排種輥、輪軸、分配盒,漏斗與分配盒螺栓連接,排種輥套在輪軸上,并固定于漏斗上部的軸套上,其上半圓面設有若干個窩眼,下半圓面設有若干條槽溝,輪軸外端設有搖桿,地輪上設有一偏心軸,通過一傳動桿鉸連搖桿,帶動排種輥前后擺動,進行播種施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用播種施肥機,其由牽引架、機架、地輪、開溝器、種肥箱、排種肥機構、覆土器組成,地輪通過一升降桿連接在機架上,開溝器設在機架底部前端,其特征在于排種肥機構設有漏斗、排種輥、輪軸、分配盒,漏斗與分配盒螺栓連接,排種輥套在輪軸上,并固定于漏斗上部的軸套上,其上半圓面設有若干個窩眼,下半圓面設有若干條槽溝,輪軸外端設有搖桿,地輪上設有一偏心軸,通過一傳動桿鉸連搖桿,帶動排種輥前后擺動,進行播種施肥。2、如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顏慶森,
申請(專利權)人:顏慶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