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其由柜體、旋轉臺面、吸風系統、噴淋系統構成,柜體下部為正面敞開的除塵室,在該除塵室內部的底面安裝有旋轉臺面,除塵室上部的柜體內自下至上依次為貫通的進氣室、水霧噴淋室及氣液分離室;吸風系統的電機及風機安裝于柜體頂部,主通風管道安裝于除塵室與進氣室之間;噴淋系統由噴霧管道、整流均布板、水箱及水泵構成,在柜體內與頂面間隔一段高度固裝有噴霧管道,噴霧管道的進水口通過水泵連接至水箱,在柜體內的中部固裝有整流均布板,整流均布板下部的空間為進氣室,進氣室底面制有出水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設計合理,除塵效果好,從而保證環境清潔及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提高加工精度及產品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粘土燒烤行業泥坯打磨粉塵除塵裝置,特別是一種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
技術介紹
在粘土燒烤行業,大多需要對泥坯進行打磨,如陶瓷泥坯打磨,工件打磨時產生的粘型、濕性粉塵(噴釉陶瓷泥坯粉塵)不易沉降,使打磨間內粉塵彌漫,極大的污染環境,直接危害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易影響機器工作的精度,導致產品的質量下降。目前,在工作區域通常利用洗滌塔式的水霧和水膜來捕獲帶粘性、濕性的粉塵,從而達到凈化工作區域內的空氣,保障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在打磨工作平臺處,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簡易排風裝置將粉塵直接排到室外,造成二次污染,或使用濾 筒、濾袋式過濾粉塵,從而造成耗材容易堵塞或清理不干凈致使耗材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效凈化噴釉粘土泥坯在打磨過程中產生粉塵的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有效防止粉塵對工作環境造成污染及保障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工作臺由柜體、旋轉臺面、吸風系統、噴淋系統構成,柜體下部為正面敞開的除塵室,在該除塵室內部的底面安裝有旋轉臺面,除塵室上部的柜體內自下至上依次為貫通的進氣室、水霧噴淋室及氣液分離室,吸風系統由電機、風機、主通風管道構成,電機及風機安裝于柜體頂部,主通風管道安裝于除塵室與進氣室之間,主通風管道的進風口與除塵室連通,主通風管道的出風口與進氣室連通;噴淋系統由噴霧管道、整流均布板、水箱及水泵構成,在柜體內與頂面間隔一段高度固裝有噴霧管道,該噴霧管道上部的空間為氣液分離室,噴霧管道的進水口通過水泵連接至水箱,在柜體內的中部固裝有整流均布板,該整流均布板與噴霧管道之間的空間為水霧噴淋室,整流均布板下部的空間為進氣室,進氣室底面制有出水口。而且,所述的除塵室的底面安裝有底部吸氣網孔口,除塵室的背面安裝有上部吸氣網孔口及中部吸氣網孔口,該底部吸氣網孔口、上部吸氣網孔口及中部吸氣網孔口分別連接主通風管道的底部進風口、上部進風口及中部進風口。而且,所述的除塵室背面下部為傾斜面,在該傾斜面上安裝所述中部吸氣網孔口。而且,在柜體的氣液分離室及水霧噴淋室的側面均安裝有視察窗。而且,在柜體的氣液分離室內填充空氣凈化球,在氣液分離室內的底部安裝有用于承托空氣凈化球的隔網。而且,由2-3個所述的工作臺并排組合成一體。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I.本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在柜體底部設置帶旋轉臺面的工作區,同時在柜體上部設置吸風系統及水霧噴淋系統,實現吸風除塵與噴淋除塵的協同處理,工件打磨過程中,操作人員周圍的含塵空氣被清潔氣流帶入柜體內部進行除塵處理,從而實現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處于空氣潔凈的環境中,同時避免污染廠區周圍環境。2.本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整流均布板上的孔徑、孔距、分布均勻,使進氣室內的氣流均勻分布,在水霧噴淋室內與噴淋霧水進行有效的碰撞;另外,在氣流通過整流均布板時,改變氣流方向,產生多次的氣液凝聚來提高捕獲粉塵的機率,本除塵工作臺對噴釉粘土的泥坯粉塵帶有粘性、濕性的行業做到除塵效率達90%以上。3.本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在除塵室的底面及背面設置有多個與主通風管道連通的吸氣網孔口,實現除塵室內大粒徑、中等粒徑及小粒徑的粉塵的有效除塵。4.本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水霧噴淋系統的噴霧管道為并排的2-4根噴霧管道,在噴霧管道上均間隔安裝有噴嘴,形成有效的捕集區域,含塵氣體在上升的過程中不 斷的與水滴發生接觸、碰撞、黏附、凝集使微粒的粉塵核增大,增大后的塵粒最后在自身重力慣性的作用下隨水滴降落至進氣室底部。5.本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在柜體的氣液分離室及水霧噴淋室的側面均安裝有視察窗,用于對柜體內的除塵情況進行觀察,便于維修維護。6.本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可采用多臺組合一體的形式,其結構更加穩定,同時可滿足多工位的操作需求。7.本技術的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具有結構緊湊,設計合理,除塵效果好的突出優點,有效降低粉塵對工作環境的污染程度,從而保證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同時可提聞生廣設備的加工精度及廣品的質量。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4為圖2的左視圖;圖5為圖4的A-A向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I-電機、2-風機、3-氣液分離室、4-氣液分離器室視察窗、5-噴霧管道、6-水霧噴淋室視察窗、7-水霧噴淋室、8-整流均布板、9-主通風管道、10-進氣室、11-上部吸氣網孔口、12-中部吸氣網孔口、13-除塵室、14-底部吸氣網孔口、15-水箱、16-水泵、17-旋轉臺面、18-空氣凈化球。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一種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其由柜體、旋轉臺面17、吸風系統、噴淋系統構成。柜體下部為正面敞開的除塵室13,在該除塵室底部的工作臺上安裝有旋轉臺面,旋轉臺面面為鋼制圓臺和彈性綿墊耐磨橡膠組成。除塵室上部的柜體內自下至上依次為貫通的進氣室10、水霧噴淋室7及氣液分離室3,吸風系統由電機I、風機2、主通風管道9構成,電機及風機安裝于柜體頂部,主通風管道安裝于除塵室與進氣室之間,主通風管道的進風口與除塵室連通,主通風管道的出風口與進氣室連通;噴淋系統由噴霧管道5、整流均布板8、水箱15及水泵16構成,在柜體內與頂面間隔一段高度固裝有噴霧管道,該噴霧管道上部的空間為氣液分離室,噴霧管道的進水口通過水泵連接至水箱,在柜體內的中部固裝有整流均布板,該整流均布板與噴霧管道之間的空間為水霧噴淋室,整流均布板下部的空間為進氣室,進氣室底面制有出水口,該出水口可通過管路連接至水箱進行沉底。除塵室的底面安裝有底部吸氣網孔口 14,除塵室的背面安裝有上部吸氣網孔口11及中部吸氣網孔口 12,該底部吸氣網孔口、上部吸氣網孔口及中部吸氣網孔口分別連接主通風管道的底部進風口、上部進風口及中部進風口。除塵室背面下部為傾斜面,在該傾斜 面上安裝所述中部吸氣網孔口。水霧噴淋系統的噴霧管道為并排的2-4根噴霧管道,在噴霧管道上均間隔安裝有噴嘴,形成有效的捕集區域,含塵氣體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的與水滴發生接觸、碰撞、黏附、凝集使微粒的粉塵核增大,增大后的塵粒最后在自身重力慣性的作用下隨水滴降落至進氣室底部。在柜體上部的氣液分離室內填充空氣凈化球18,氣液分離室的底部安裝有用于承托空氣凈化球的隔網19,該空氣凈化球可在有效的、有限的體積內使球內、外面產生最大的表面積,有效地去除經過噴灑水產生的孔壁之間張力膜的有害、有毒氣體,達到環保、高效、節能的粉塵處理效果。在柜體的氣液分離室的側面均安裝有視察窗4,在水霧噴淋室的側面安裝有視察窗6。用于對柜體內的除塵情況進行觀察,便于維修維護。本裝置可以由具有上述結構的2-3個工作臺并排組合成一體,本實施例中為兩個工作臺并排組合為一體。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本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在柜體底部設置帶旋轉臺面的工作區,同時在柜體上部設置吸風系統及水霧噴淋系統,實現吸風除塵與噴淋除塵的協同處理。將待加工粘土泥坯置于打磨除塵工作臺的旋轉臺面之上,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幕式一體打磨除塵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工作臺由柜體、旋轉臺面、吸風系統、噴淋系統構成,柜體下部為正面敞開的除塵室,在該除塵室內部的底面安裝有旋轉臺面,除塵室上部的柜體內自下至上依次為貫通的進氣室、水霧噴淋室及氣液分離室,吸風系統由電機、風機、主通風管道構成,電機及風機安裝于柜體頂部,主通風管道安裝于除塵室與進氣室之間,主通風管道的進風口與除塵室連通,主通風管道的出風口與進氣室連通;噴淋系統由噴霧管道、整流均布板、水箱及水泵構成,在柜體內與頂面間隔一段高度固裝有噴霧管道,該噴霧管道上部的空間為氣液分離室,噴霧管道的進水口通過水泵連接至水箱,在柜體內的中部固裝有整流均布板,該整流均布板與噴霧管道之間的空間為水霧噴淋室,整流均布板下部的空間為進氣室,進氣室底面制有出水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勇,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柯林沃爾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