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拋光治具,包括玻璃固定裝置和底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安裝在所述底座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下蓋設有總體呈階梯形的多個玻璃放置位的玻璃放置槽,所述上蓋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下蓋上同時將安裝在所述下蓋玻璃放置槽內的玻璃一同固定,所述底座上設有可放置固定所述玻璃固定裝置的坡形槽,所述坡形槽的底面與所述水平面設有一夾角,所述夾角使得當所述玻璃固定裝置放置在所述坡形槽內后,放置在所述玻璃放置槽內的待拋光玻璃的需拋光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本裝置操作過程簡單,快捷,加工工藝穩定,大大節省了拋光過程所耗的時間,提高了生產產能及良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玻璃拋光治具。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電子業的迅速發展,玻璃被越 來越多的應用于手機及其它電子產品,尤其是應用于電子產品的外觀。如何提高玻璃拋光產能及品質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成為企業面臨的難點。現有的玻璃拋光治具,如圖I所示,包含一鋁板11,一拋光治具底座12。先高溫加熱鋁板11,在加熱后的鋁板11上表面13涂一層白蠟,將玻璃放在鋁板11上表面13使之貼合,貼合時玻璃須與鋁板11居中對齊,將貼合好的鋁板11置入固定在拋光機拋光墊上的拋光治具底座12的鋁板位14中。采用這種方式,拋光時一次性將玻璃的四個邊進行拋光,但是每次只能加工單片,生產產能及良率較低,而且操作繁瑣、工藝不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工藝穩定、可同時對多片玻璃進行拋光、生產產能及良率高的玻璃拋光治具。一種玻璃拋光治具,包括玻璃固定裝置和底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安裝在所述底座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下蓋設有總體呈階梯形的具有多個玻璃放置位的玻璃放置槽,所述上蓋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下蓋上同時將安裝在所述下蓋玻璃放置槽內的玻璃一同固定,所述底座上設有可放置固定所述玻璃固定裝置的坡形槽,所述坡形槽的底面與所述水平面設有一夾角,所述夾角使得當所述玻璃固定裝置放置在所述坡形槽內后,放置在所述玻璃放置槽內的待拋光玻璃的需拋光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玻璃放置槽的最上層玻璃放置位和最下層玻璃放置位上分別安裝有表面光滑且具有彈性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為纖維板。所述底座的坡形槽底部兩邊分別設有一個排液孔。所述玻璃放置槽下蓋上和/或所述上蓋上在所述下蓋和所述上蓋結合的位置貼有磨皮。所述底座上還設有多個便于玻璃固定裝置從底座上拿取的槽。所述槽為U形槽。采用上述方案,本裝置具有如下優點I、采用底座和玻璃固定裝置相結合,玻璃固定裝置中的玻璃放置槽采用階梯形設計,可以固定多片玻璃,可同時對多片玻璃進行拋光,底座內設有一個坡形槽,當玻璃固定裝置放置在底座內后,使得所有固定在玻璃固定裝置內的玻璃的需拋光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一次性對所有的玻璃的側面進行拋光。2、在上蓋和下蓋與玻璃接觸的面之間上分別采用纖維板制成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纖維板的軟硬適中、稍富彈性,上隔板避免了最上層玻璃因外露,下隔板避免了最下層玻璃直接與下蓋接觸,避免了最上層玻璃和最下層玻璃外露在拋光時上蓋和下蓋對玻璃造成的劃傷或碰傷,造成玻璃崩邊,提高了生產良率防止。3、在底座的坡形槽底部兩邊分別設有一個排液孔,兩個排液孔便于拋光拋光過程中,底座內的磨粉水及時排出。4、在底座上還設有便于玻璃固定裝置從底座上拿取的槽,減輕了操作員的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5、玻璃放置槽的兩邊貼磨皮解決了拋光過程壓力過大可能造成的玻璃崩邊,破裂,提聞了生廣良率。綜上所述,本裝置操作過程簡單,快捷,加工工藝穩定,大大節省了拋光過程所耗的時間,提聞了生廣廣能及良率。 附圖說明圖I為原拋光治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爆炸圖。圖3為本技術的下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下蓋安裝在底座內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玻璃放置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一種玻璃拋光治具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至圖5所示,一種玻璃拋光治具,包括底座71和玻璃固定裝置,玻璃固定裝置包括一拋光治具下蓋21、上隔板31、下隔板41、一拋光治具上蓋51、玻璃放置槽22和螺絲61,所述玻璃放置槽22呈階梯狀設計,需拋光的玻璃沿著每層階梯臺階層層疊放,使得放置在玻璃放置槽22的玻璃也呈階梯狀,底座71的中部設置有大小與所述下蓋21大小相對應的坡形槽72,坡形槽72的坡度使得當玻璃固定裝置放入坡形槽72內后,放置在玻璃放置槽22上所有玻璃的需拋光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上隔板31放置于玻璃放置槽22最上層玻璃位,下隔板41放置于玻璃放置槽22最下層玻璃位,采用螺絲61將拋光治具上蓋51與下蓋21進行連接,將玻璃固定在上隔板31和下隔板41之間,最后將玻璃固定裝置再放置于底座的坡形槽72中。在底座坡形槽72底部居中開有一 U形槽,拿取玻璃固定裝置時,可一只手放在U形槽內,另一只手捏著玻璃固定裝置,迅速地將玻璃固定裝置從底座內取出,減輕了作業員的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下蓋21的兩邊有磨皮25,磨皮25貼質地較軟較有彈性,避免了拋光過程壓力過大可能造成的玻璃崩邊,破裂,提高了生產良率。階梯形玻璃放置槽的玻璃放置位的每個階梯的高度與玻璃高度保持一致。如需拋光的玻璃厚度為O. 7mm,即階梯的高度也為O. 7mm。階梯寬度視需拋光玻璃面寬度而定,需拋光面全部裸露在外階梯寬度與需拋光玻璃面寬度保持一致或稍大一點點,保證需拋光面全部裸露在外。坡形槽與水平面的夾角度數和需拋光面整齊排列時與水平面所呈度數互補即兩夾角之和為180度。由上述本技術實施例可知,應用上述玻璃拋光治具不僅操作簡捷,工藝穩定且大大節省了玻璃拋光所耗時間,提高了生產產能及良率。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技術之涵蓋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玻璃拋光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固定裝置和底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安裝在所述底座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下蓋設有總體呈階梯形的具有多個玻璃放置位的玻璃放置槽,所述上蓋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下蓋上同時將安裝在所述下蓋玻璃放置槽內的玻璃一同固定,所述底座上設有可放置固定所述玻璃固定裝置的坡形槽,所述坡形槽的底面與所述水平面設有一夾角,所述夾角使得當所述玻璃固定裝置放置在所述坡形槽內后,放置在所述玻璃放置槽內的待拋光玻璃的需拋光面在同一水平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拋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放置槽的最上層玻璃放置位和最下層玻璃放置位上分別安裝有表面光滑且具有彈性的上隔板和下隔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拋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為纖維板。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拋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坡形槽底部兩邊分別設有一個排液孔。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之一所述的玻璃拋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放置槽下蓋上和/或所述上蓋上在所述下蓋和所述上蓋結合的位置貼有磨皮。6.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玻璃拋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還設有多個便于玻璃固定裝置從底座上拿取的槽。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拋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為U形槽。專利摘要一種玻璃拋光治具,包括玻璃固定裝置和底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安裝在所述底座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下蓋設有總體呈階梯形的多個玻璃放置位的玻璃放置槽,所述上蓋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下蓋上同時將安裝在所述下蓋玻璃放置槽內的玻璃一同固定,所述底座上設有可放置固定所述玻璃固定裝置的坡形槽,所述坡形槽的底面與所述水平面設有一夾角,所述夾角使得當所述玻璃固定裝置放置在所述坡形槽內后,放置在所述玻璃放置槽內的待拋光玻璃的需拋光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本裝置操作過程簡單,快捷,加工工藝穩定,大大節省了拋光過程所耗的時間,提高了生產產能及良率。文檔編號B24B13/005GK202701950SQ20122040334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玻璃拋光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固定裝置和底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安裝在所述底座內,所述玻璃固定裝置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下蓋設有總體呈階梯形的具有多個玻璃放置位的玻璃放置槽,所述上蓋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下蓋上同時將安裝在所述下蓋玻璃放置槽內的玻璃一同固定,所述底座上設有可放置固定所述玻璃固定裝置的坡形槽,所述坡形槽的底面與所述水平面設有一夾角,所述夾角使得當所述玻璃固定裝置放置在所述坡形槽內后,放置在所述玻璃放置槽內的待拋光玻璃的需拋光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群飛,
申請(專利權)人:藍思科技長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