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鞋楦頭尾自動修平機。主要解決現有技術在修平鞋楦頭的頭部、尾部余量時,只能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從而造成生產效率低下以及修平效果差的問題,以至于影響產品的質量。該自動修平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定位裝置、頭部修整裝置以及尾部修整裝置,通過頭部修整裝置上的液壓缸與滑動架相連接構成滑動架沿著滑軌直線往復運動并帶動第一環形刀具與鞋楦的頭部相配合,并且通過尾部修整裝置上的液壓缸與滑板相連接構成所述滑板能夠沿著所述鞋楦頭的尾端表面上下滑動,帶動第二環形刀具與鞋楦的尾端相配合。由于采用了全自動的修平機對鞋楦的頭尾進行修整,生產效率高,而且對鞋楦頭尾整理的光滑、完整,產品質量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鞋楦頭尾自動修平機。
技術介紹
鞋楦是鞋的母體,是鞋的成型模具。鞋楦不僅決定鞋造型和式樣,更決定著鞋是否合腳,能否起到保護腳的作用。因此,鞋楦設計必須以腳型為基礎,但又不能與腳型一樣,因為腳在靜止和運動狀態下,其形狀、尺寸、應力等都有變化,加上鞋的品種、式樣、加工工藝,原輔材料性能,穿著環境和條件也不同,鞋楦的造型和各部位尺寸不可能與腳型完全一樣。因此,現代鞋楦設計既牽連多種學科又對手工技藝和經驗要求十分高。現有的鞋楦通過注塑成形后,經過刻楦機刻楦后,頭尾兩端留有余量,端面不夠光滑、完整,因此需要進行后續加工才行,現有對鞋楦余量處理的方式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 對端面進行磨平,從而造成生產效率低的缺點,而且手工加工存在穩定性差,存在變數,在加工過程中直接影響鞋楦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與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鞋楦頭尾自動修平機,解決現有技術在修平鞋楦頭時,只能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從而造成生產效率低下以及修平效果差的問題,以至于影響產品的質量。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鞋楦頭尾自動修平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定位裝置、頭部修整裝置以及尾部修整裝置,所述定位裝置用于固定鞋楦,所述頭部修整裝置和尾部修整裝置分別用于修整鞋楦的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修整裝置包括第一動力輸送機構、滑軌、滑動架、第一電機以及第一環形刀具,所述滑軌的滑動方向與鞋楦的側面中線相垂直,所述滑動架設于滑軌上,所述第一動力輸送機構固定于機架上并與滑動架相連接構成滑動架沿著滑軌直線往復運動,所述第一電機固定于滑動架上,所述環形刀具固定于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并與鞋楦的頭部相配合,所述尾部修整裝置包括第二動力輸送機構、固定板、滑板、轉軸、第二電機以及第二環形刀具,所述固定板設于機架的側部,所述滑板設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動力輸送機構與滑板相連接構成所述滑板能夠沿著所述鞋楦的尾端表面上下滑動,所述轉軸設于滑板上并與第二電機傳動配合,所述第二環形刀具固定于轉軸上并與鞋楦的尾端相配合。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支撐板、支撐錐,所述支撐板、支撐錐用于支撐鞋楦的頭部和尾部,所述支撐板、支撐錐的中部設有垂直于底座的“U”型壓桿,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第三動力輸送機構,所述第三動力輸送機構與所述壓桿相連接構成所述壓桿能夠上下移動。所述支撐板的下端設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底板、調節桿、旋轉軸以及手輪,所述支撐板固定于所述調節桿的上端,所述旋轉軸一端位于所述底板內并與所述調節桿通過渦輪蝸桿傳動配合,所述旋轉軸的另一端伸出底板與手輪相連接。所述固定板鉸接于機架的側部,且所述滑板與機架之間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于機架上,另一端連接于滑板上,所述轉軸上固定有卡盤,所述機架上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的下端鉸接于機架上,所述限位塊的側部設有與所述卡盤相卡的卡臺。所述滑動架上設有螺桿、安裝板,所述螺桿垂直設于滑動架上,所述安裝板螺紋連接于所述螺桿上,所述第一電機固定于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沿著螺桿移動構成所述第一環形刀具與支撐板之間距離可調。所述滑軌的兩端固定于橫板上,所述橫板的底部設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垂直于滑軌方向的導軌,所述橫板能夠沿著所述導軌滑動,所述機架上設有第三電機以及與其傳動配合的轉桿,所述橫板上固定有與所述轉桿通過渦輪、蝸桿配合的拉桿。第一動力輸送機構、第二動力輸送機構以及第三動力輸送機構均為液壓缸。所述第一環形刀具和第二環形刀具分別為多個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周向均勻分布形成,且各所述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相互之間存在間隔,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外表·面分別具有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全自動的修平機對鞋楦的頭尾進行修整,生產效率高,而且對鞋楦頭尾整理的光滑、完整,產品質量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第一環形刀具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中第二環形刀具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機架I,第一動力輸送機構2,滑軌3,滑動架4,第一電機5,第一環形刀具6,第一刀片61,第一弧形面62,第二動力輸送機構7,固定板8,滑板9,轉軸10,第二電機11,第二環形刀具12,第二刀片121,第二弧形面122,底座13,支撐板14,支撐錐15,壓桿16,第三動力輸送機構17,底板18,調節桿19,旋轉軸20,手輪21,彈簧22,卡盤23,限位塊24,螺桿25,安裝板26,橫板27,支架28,導軌29,第三電機30,轉桿31,拉桿32。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針對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由圖所示,該鞋楦頭尾自動修平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I上設有定位裝置、頭部修整裝置以及尾部修整裝置,所述定位裝置用于固定鞋楦,所述頭部修整裝置和尾部修整裝置分別用于修整鞋楦的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修整裝置包括第一動力輸送機構2、滑軌3、滑動架4、第一電機5以及第一環形刀具6,所述滑軌3的滑動方向與鞋楦頭的側面中線相垂直,所述滑動架4設于滑軌3上,所述第一動力輸送機構2固定于機架I上并與滑動架4相連接構成滑動架4沿著滑軌3直線往復運動,所述第一電機5固定于滑動架4上,所述第一環形刀具6固定于所述第一電機5的輸出軸上并與鞋楦的頭部相配合,所述尾部修整裝置包括第二動力輸送機構7、固定板8、滑板9、轉軸10、第二電機11以及第二環形刀具12,所述固定板8設于機架I的側部,所述滑板9設于所述固定板8上,所述第二動力輸送機構7與滑板9相連接構成所述滑板9能夠沿著所述鞋楦的尾端表面上下滑動,所述轉軸10設于滑板9上并與第二電機11傳動配合,所述第二環形刀具12固定于轉軸10上并與鞋楦的尾端相配合。根據上述方案,由于采用了全自動的修平機對鞋楦的頭尾進行修整,生產效率高,而且對鞋楦頭尾整理的光滑、完整,產品質量高。在本技術中,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底座13、所述底座13上設有用于支撐鞋楦的頭部和尾部的支撐板14、支撐錐15,所述支撐板14、支撐錐15的中部設有垂直于底座的“U”型壓桿16,所述底座13的底部設有第三動力輸送機構17,所述第三動力輸送機構17與所述壓桿16相連接構成所述壓桿16能夠上下移動。加工時,鞋楦倒放,其頭部放置于支撐板14上,尾部設有通孔,通過通孔放置于支撐錐15上,鞋楦的中部通過壓桿16向下壓縮進行定位,鞋楦的頭部朝向頭部修整裝置,尾部朝向尾部修整裝置,定位完畢后,通過控制中心啟動第一電機5和第二電機11,帶動第一環形刀具6和第二環形刀具12旋轉,第一動力輸送機構2 (液壓缸)啟動推動滑動架沿著滑軌3移動,使得第一環形刀具6對鞋楦的頭部表面的余量進行切除、修整,第二動力輸送機構7 (液壓缸)啟動推動滑板9沿著固定板8 移動,而第二環形刀具12是固定于滑板9上的,因此第二環形刀具12通過第二電機11帶動對鞋楦頭的尾部表面進行修整。在本技術中,所述支撐板14的下端設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底板18、調節桿19、旋轉軸20以及手輪21,所述支撐板14固定于所述調節桿19的上端,所述旋轉軸20 —端位于所述底板18內并與所述調節桿19通過渦輪蝸桿傳動配合,所述旋轉軸20的另一端伸出底板18與手輪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鞋楦頭尾自動修平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有定位裝置、頭部修整裝置以及尾部修整裝置,所述定位裝置用于固定鞋楦,所述頭部修整裝置和尾部修整裝置分別用于修整鞋楦的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修整裝置包括第一動力輸送機構(2)、滑軌(3)、滑動架(4)、第一電機(5)以及第一環形刀具(6),所述滑軌(3)的滑動方向與鞋楦的側面中線相垂直,所述滑動架(4)設于滑軌(3)上,所述第一動力輸送機構(2)固定于機架(1)上并與滑動架(4)相連接構成滑動架(4)沿著滑軌(3)直線往復運動,所述第一電機(5)固定于滑動架(4)上,所述第一環形刀具(6)固定于所述第一電機(5)的輸出軸上并與鞋楦的頭部相配合,所述尾部修整裝置包括第二動力輸送機構(7)、固定板(8)、滑板(9)、轉軸(10)、第二電機(11)以及第二環形刀具(12),所述固定板(8)設于機架(1)的側部,所述滑板(9)設于所述固定板(8)上,所述第二動力輸送機構(7)與滑板(9)相連接構成所述滑板(9)能夠沿著所述鞋楦的尾端表面上下滑動,所述轉軸(10)設于滑板(9)上并與第二電機(11)傳動配合,所述第二環形刀具(12)固定于轉軸(10)上并與鞋楦的尾端相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永珍,
申請(專利權)人:鄭永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