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尺寸控制裝置,用于限定控制蠟模件的尺寸變形,尺寸控制裝置包括套置在蠟模件的外周緣的校正環及若干定位鎖緊單元;每一定位鎖緊單元包括固定于校正環上的螺桿及螺母;每一個螺桿的第一端設置有一個托頂蠟模件的支撐板,螺母與對應的螺桿的第二端處的螺紋配合的,且螺母頂抵在校正環上,以限制了蠟模件在徑向方向上的尺寸變形和蠟模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變形。此外,在進行澆注系統組裝、蠟模修模、組合過程中一直套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進行校正控制,直到涂料前才取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以消除進行澆注系統組裝時,蠟模受熱應力會再次引起的尺寸變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復雜薄壁整體結構件蠟模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用于蠟模尺寸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復雜薄壁整體結構件蠟模的壁厚差距明顯,容易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因此極大的加大了鑄件徑向尺寸保證的難度。目前,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熔模精密鑄造》以及美國太平洋貿易公司北京代表處出版的《蠟模缺陷和預防》都有介紹一種減少這種蠟模尺寸變形的方法,即是將整體結構件蠟模成型后,采用一種蠟模校正模對蠟模尺寸進行校正及控制,直至蠟模徹底冷卻后再將其取出。然而,這只是控制蠟模冷卻階段的尺寸變形。當進行澆注系統組裝時,蠟模受熱應力還是會再次引起的尺寸變形?!?br>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澆注系統組裝時的蠟模上的尺寸控制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進行澆注系統組裝時,蠟模受熱應力會再次引起的尺寸變形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尺寸控制裝置,用于限定控制蠟模件的尺寸變形,尺寸控制裝置包括套置在蠟模件的外周緣的校正環及若干定位鎖緊單元;每一定位鎖緊單元包括固定于校正環上的螺桿及螺母;每一個螺桿的第一端設置有一個托頂蠟模件的支撐板,每一個所述螺桿的第二端與對應的所述螺母螺紋配合,且螺母頂抵在校正環上。進一步地,校正環的內環面的粗糙度為1.6。進一步地,校正環的外環面上徑向凸設有若干定位塊,每一個定位塊上沿著平行校正環的軸心線的方向設有貫穿的通孔,每一個螺桿穿過對應的通孔,且螺母頂抵在對應定位塊的頂面。進一步地,定位塊均勻分布在校正環的外環面上。進一步地,每一個定位塊沿著校正環的徑向方向上設有一個與通孔貫通的固定孔,每一個固定孔內安裝有一個定位螺釘,每一個定位螺釘的末端頂抵在對應的螺桿上。進一步地,校正環的外環面在定位塊之間沿著校正環的徑向方向還凸設有若干固定凸臺,每一個固定凸臺沿著平行校正環的軸心線的方向設有螺孔,每一個螺孔內對應安裝有調節校正環的高低的調節單元。進一步地,每一調節單元包括與螺孔配合的調節螺桿。進一步地,每一調節螺桿上的頭部和對應的凸臺之間設有一個墊片。進一步地,校正環的的環形頂面位于同一橫向平面上。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先將設計好的校正環套在蠟模件的需要控制尺寸變形部位的外周緣,以限制了蠟模件在徑向方向上的尺寸變形;再擰緊螺母,直至支撐板托頂在蠟模件的底部,通過螺母和支撐板限制了蠟模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變形。此外,在進行澆注系統組裝、蠟模修模、組合過程中一直套用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進行校正控制,直到涂料前才取下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以消除進行澆注系統組裝時,蠟模受熱應力會再次引起的尺寸變形。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技術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是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尺寸控制裝置的校正環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尺寸控制裝置使用時,沿著圖I的校正環的A-A方向的剖視示意圖 '及圖3是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尺寸控制裝置使用時,沿著圖I的校正環的B-B方向的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請參照圖I和圖2,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尺寸控制裝置包括用于套在蠟模件(圖未示)的需要控制尺寸變形部位的外周緣的校正環10及若干用于將校正環10和蠟模件定位的定位鎖緊單元20。校正環10的內環面與蠟模件(圖未示)的需要控制尺寸變形部位的外周緣抵頂,以限制蠟模件在徑向方向上的尺寸變形。優選地,校正環10的內環面的粗糙度為1.6。校正環10的與內環面相對的外環面上徑向凸設有若干定位塊11,這些定位塊11均勻的分布在外環面上。每一個定位塊11沿著平行校正環10的軸心線的方向設有貫穿的通孔111。每一個定位鎖緊單元20包括一個穿過對應通孔111內的螺桿21及一個固定在螺桿21上的螺母23。螺桿21的第一端設有一個板狀的支撐板211。螺母23抵頂在定位塊11的頂面上,且可旋擰的安裝在螺桿21上,與螺桿21上的螺紋配合。使用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時,先將設計好的校正環10套在蠟模件的需要控制尺寸變形部位的外周緣,并且該校正環10需避開澆注系統需組裝的位置;再同時擰緊每一個螺母23,直至支撐板211托頂在蠟模件的底部,在此過程中,需要調整螺母10,以使校正環10的環形頂面位于同一橫向平面上,以保證每一螺母23到對應的支撐板211之間的高度相等。之后,再進行澆注系統組裝,并且在蠟模修模、組合過程中一直套用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進行校正控制,直到涂料前才取下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這樣,校正環10限制了蠟模件在徑向方向上的尺寸變形;螺母23和支撐板211限制了蠟模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變形。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打表的方式來檢查校正環10的環形頂面是否位于同一橫向平面上。請繼續參見圖2,優選地,為了保證每一個定位鎖緊單元20的每一個螺桿21再使用時位于豎直狀態,即是保證每一個定位鎖緊單元20控制的是蠟模的高度,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還包括若干定位螺釘30,且每一個定位塊11沿著校正環10的徑向方向上設有一個與通孔111貫通的固定孔(未標號)。這樣,在使用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時,每一個定位螺釘30安裝在對于的固定孔內,且使每一個定位螺釘30的末端頂抵在對應螺桿21上,以防止螺桿21擺動傾斜。請結合參照圖I和圖3,優選地,為了便于調節校正環10的環形頂面位于同一橫向平面上,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還包括若干調節單元40,且校正環10的外環面在每一相鄰兩定位塊11之間沿著徑向方向還凸設有若干固定凸臺12,每一凸臺12沿著平行校正環10的軸心線的方向設有螺孔121。調節單元40包括與螺孔121配合的調節螺桿41及位于調節螺桿41上的頭部和凸臺12之間的墊片42。這樣,如果檢測校正環10的環形頂面不是位于同一橫向平面時,調整調節螺桿41,使得調節螺桿41上的頭部壓緊或遠離墊片42,·從而調整校正環10的環形頂面的高度位置,以便于調節而使得校正環10的環形頂面位于同一橫向平面上。很顯然地,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本技術的尺寸控制裝置還可以同時設置定位螺釘30和調節單元40。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尺寸控制裝置,用于限定控制蠟模件的尺寸變形,其特征在于; 所述尺寸控制裝置包括套置在所述蠟模件的外周緣的校正環及若干定位鎖緊單元; 每一所述定位鎖緊單元包括固定于所述校正環上的螺桿及螺母; 每一個所述螺桿的第一端設置有一個托頂所述蠟模件的支撐板,每一個所述螺桿的第二端與對應的所述螺母螺紋配合,且所述螺母頂抵在所述校正環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尺寸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環的內環面的粗糙度為 I. 6。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尺寸控制裝置,用于限定控制蠟模件的尺寸變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控制裝置包括套置在所述蠟模件的外周緣的校正環及若干定位鎖緊單元;每一所述定位鎖緊單元包括固定于所述校正環上的螺桿及螺母;每一個所述螺桿的第一端設置有一個托頂所述蠟模件的支撐板,每一個所述螺桿的第二端與對應的所述螺母螺紋配合,且所述螺母頂抵在所述校正環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廣,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