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低壓鑄造機開合鑄型機構的設計與制造
技術介紹
目前在生產實際中使用的低壓鑄造機,它的鑄型開合機構都是立式結構設計。機構的兩側帶有立柱。兩個立柱的上部橫梁上帶有上油缸。使用時由上油缸活塞桿的上下移動來完成鑄型的開合動作。但這種設計結構存在的特點是占據空間大,結構較為復雜。工人操作也不方便。另外,它的兩側立柱的設計距離較短,不能鑄造大型鑄件。因此說目前所使用的低壓鑄造機的開合鑄型機構不是很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臥式結構設計的開合鑄型機構,以解決現有機構存在的實際問題。 本技術的結構如附圖所示由橫梁和下部兩側的立柱構成。在橫梁的上部有一上油缸。在立柱外部上帶有立柱油缸。在立柱油缸的活塞桿頂部帶有開合拉桿連桿。在開合拉桿連桿的上下部各有一開合拉桿。上油缸和立柱油缸分別與動力部分相連接。本機構的工作方法是將鑄型箱體放置于兩根立柱之間的鑄造平臺上。啟動上油缸和立柱油缸將鑄型箱體夾緊固定。待鑄造完畢后,啟動各油缸,上油缸脫離鑄造箱體上蓋,立柱油缸上的開合拉桿將鑄型箱體向兩側拉開,然后再將鑄件從平臺上卸下。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因為是臥式結構設計,可以減小占地面積,工人操作變得方便快捷。另外,還可以鑄造體積較大的鑄件。是一種理想的低壓鑄造開合鑄型機構。附圖說明附圖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1-上油缸 2-橫梁 3-立柱 4-立柱油缸 5-開合拉桿 6-開合拉桿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本技術的結構如附圖所示由橫梁(2)和下部兩側的立柱(3)構成。在橫梁的上部有一上油缸(1)。在立柱外部上帶有立柱油缸(4)。在立柱油缸的活塞桿頂部帶有 ...
【技術保護點】
低壓鑄造機開合鑄型機構,由橫梁(2)和下部兩側的立柱(3)構成,其特片是在立柱外部上帶有立柱油缸(4),在立柱油缸的活塞桿頂部帶有開合拉桿連桿(6),在開合拉桿連桿的上下部各有一開合拉桿(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靜芝,溫麗洪,
申請(專利權)人: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金達合金鑄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