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盲人拐杖,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盲人拐杖容易忽略面積和高度都不大的危險障礙物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準確探測路面小型障礙物的盲人拐杖。它包括拐杖主體和手柄,在拐杖主體遠離手柄的一端設置喇叭形的探測部,所述探測部底面設置有圓形的開口,在所述的開口4內部設置有可以滾動的滾珠,所述滾珠的球心與探測部底面的距離小于滾珠半徑。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能夠準確探測路面小型障礙物;具有簡單清掃路面小型障礙物的功能;設置超聲波雷達,具備探測懸空障礙物的功能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拐杖,尤其涉及一種盲人使用的拐杖。
技術介紹
盲人拐杖作為一種盲人行走的輔助工具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但是傳統的盲人拐杖存在以下不足傳統的盲人拐杖結構為長桿,通過不斷揮動和末端連續觸擊地面來探測前方路況,以這種點接觸的方式探測地面狀況會導致忽略地面上面積較小或者高度不明顯的障礙物或者凹坑,還有一些尖銳的物體都會對盲人造成傷害,因此盲人外出時即使借助盲人拐杖仍然需要十分小心,很不方便也不安全。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 202020646U,授權公告日2011年11月2日,公開了一種盲人拐杖,它包括拐體和與拐體活動相連的拐柄,所述拐體和拐柄用絕緣材料制成,所述拐 體上端具有一個空腔,在空腔內設置有由拐體、上導電板,和下導電板,組成的密封的液容器,在液容器內裝有水銀,導線一端絕緣穿過上導電板后與下導電板相連接、導線另一端與上導電板相連接,在導線上連接有固定在空腔內的電源和設置在拐體上端的電鈴與電燈,當盲人行走一旦與障礙物發生碰撞甚至摔倒時,可向周邊發出幫助和救助信號,使盲人外出行走身體受到損害時能得到及時他人幫助和救助。其不足之處是,在探測路面情況時,容易忽略面積或高度都不大的危險障礙物,迫使盲人行走仍然需要十分小心,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盲人拐杖容易忽略面積和高度都不大的危險障礙物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準確探測路面小型障礙物的盲人拐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盲人拐杖,包括拐杖主體和手柄,在拐杖主體遠離手柄的一端設置喇叭形的探測部,所述探測部底面設置有圓形的開口,在所述的開口 4內部設置有可以滾動的滾珠,所述滾珠的球心與探測部底面的距離小于滾珠半徑。通過滾珠接觸地面,來回掃動,將現有盲人拐杖的點接觸探測方式轉變為連續接觸探測方式,探測軌跡即為滾珠滾動軌跡,更容易探測面積較小的障礙物。同時滾珠提供支撐作用,使得使用時更加省力,在使用時可以保持滾珠接觸地面,來回掃動盲人拐杖,來探測前方路況,也能夠保證不會忽略一些高度不明顯的障礙物。作為優選,所述的滾珠采用彈性材料并且為中空球體。中空結構可以減輕球體的重量,使結構更加輕便。使用彈性材料可以使滾珠在粗糙路面,例如盲道上滾動更加容易,增強本技術的適用性。作為優選,在探測部底面設置有毛刷,所述的毛刷位于滾珠周圍。毛刷一方面可以起到保護作用,防止使用中由于滾珠的滾動帶入一些雜質,卡死滾珠,造成適用故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簡單清掃路面的作用,主要是在使用中隨著盲人拐杖的來回掃動,清掃走一些小型的障礙物,特別是對于一些釘子石子之類的障礙物特別有效。作為優選,在所述毛刷外圍設置有柵欄擋板。柵欄擋板可以進一步加強毛刷的作用,同時在清掃方面作用更加明顯,也能夠起到保護毛刷的作用,采用柵欄結構也能夠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減輕結構重量。作為優選,所述的手柄內設置有超聲波雷達裝置。超聲波雷達裝置作為現有技術在汽車工業中應用成熟且廣泛,主要用于汽車的倒車雷達中,本技術所述的超聲波雷達結構和倒車雷達相仿,主要增加了盲人拐杖對于懸空障礙物的探測功能,減少了盲人拐杖的探測盲區。作為優選,所述的超聲波雷達裝置具有振動提醒裝置,所述的振動提醒裝置設置在手柄中。振動提醒裝置彌補了原有的蜂鳴聲提醒會干擾周圍行人的不足。振動提醒裝置設置在手柄中,可以及時提醒盲人使用者,同時不會受到吵擾環境的干擾。作為優選,在拐杖主體表面設有反光層。反光條主要用于夜間的安全保障,燈光照 射在拐杖主體時,反光條會產生明顯的反光,提醒機動車等避讓盲人。 因此,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夠準確探測路面小型障礙物;(2)具有簡單清掃路面小型障礙物的功能;(3)設置超聲波雷達,具備探測懸空障礙物的功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探測部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探測部的局部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探測部底面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I.如圖I、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本技術一種盲人拐杖,包括拐杖主體I和手柄2,所述的拐杖主體I為長桿形狀,其長度符合盲人拐杖生產標準,以達到盲人能夠舒適使用,在手握手柄2的情況下,拐杖主體I能夠以一定角度傾斜另一頭接觸地面,手柄2向后彎曲,過度平滑以保證握持的手感舒適度。本技術在拐杖主體I內部材料為硬塑料或金屬等常用材料,表面材料為反光材料,在夜間使用燈光照射在拐杖主體I時,反光條會產生明顯的反光,提醒機動車等避讓盲人,保證盲人夜間行走時的安全。在拐杖主體I的末端延伸有喇叭形的探測部3,探測部3和拐杖主體I同質一體。所述探測部3底面設置有圓形的開口 4,開口 4的位置可以根據實際使用的需要與拐杖主體I的軸向呈一定的角度傾斜,以配合在使用中盲人拐杖需要傾斜一定角度以適應使用。在所述的開口 4內部設置有可以滾動的滾珠5,所述滾珠5的球心與探測部3底面的距離小于滾珠5半徑。滾珠5在使用時,一部分表面凸出開口 4和地面接觸,收納空間內壁光滑,可以保證滾珠5在收納空間內以各個不同方向順利滾動。通過滾珠5接觸地面,來回掃動,將現有盲人拐杖的點接觸探測方式轉變為連續接觸探測方式,探測軌跡即為滾珠滾動軌跡,更容易探測面積較小的障礙物。同時滾珠5提供支撐作用,使得使用時更加省力,在使用時可以保持滾輪接觸地面,來回掃動盲人拐杖,來探測前方路況,能夠達到準確探測路面小型障礙物的目的。所述的滾珠5材料為彈性材料如常用的橡膠塑膠材料并且為中空的球體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滾珠5材料為耐磨橡膠,既能減輕部件重量并增強部件的耐用性,同時也可以使滾珠5在粗糙路面,例如盲道上滾動更加容易,從而更加省力使用更為方便。如圖3、圖4所示,在探測部3底面設置有毛刷6,所述的毛刷6垂直于開口 4位于滾珠5周圍。在所述毛刷6外圍設置有柵欄擋板7,柵欄擋板7為如硬塑料或金屬等硬質材料,具有一定的耐沖撞能力,同時表面耐劃擦。所述的毛刷6為硬毛制成,一方面可以起到保護作用,防止使用中由于滾珠5的滾動帶入一些雜質,卡死滾珠5,造成適用故障,另一方面和柵欄擋板7共同起到簡單清掃路面的作用,主要是在使用中隨著盲人拐杖的來回掃動,清掃走一些小型的障礙物,特別是對于一些釘子石子之類的障礙物特別有效。這樣在探測路面狀況的同時能夠預先清除一些小型危險障礙物,更加安全方便。在本技術的手柄2中還應安裝超聲波雷達裝置,所述的超聲波雷達裝置在汽車工業中作為倒車雷達的核心部件已經廣泛利用,但是尚未應用于本領域,具體結構已經作為汽車領域的公知常識在多項專利中公開,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 101612916A,公開的一種倒車雷達,以充分公開了超聲波雷達裝置的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所述的超聲波雷達裝置包括振動提醒裝置,振動提醒裝置設置在手柄2中。超聲波雷達裝置設置主要增加了盲人拐杖對于懸空障礙物的 探測功能,減少了盲人拐杖的探測盲區。振動提醒裝置設置在手柄2中,可以及時提醒盲人使用者,同時不會受到吵擾環境的干擾。 在使用時,盲人手持手柄2,拐杖另一頭以滾珠5接觸地面,行走時保持滾珠5在地面滾動的方式來回掃動,即可達到探測前方路況的目的,而不會忽略掉小型障礙物,在遇到懸空障礙物時,手柄2振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盲人拐杖,包括拐杖主體(1)和手柄(2),其特征是,在拐杖主體(1)遠離手柄(2)的一端設置喇叭形的探測部(3),所述探測部(3)底面設置有圓形的開口(4),在所述的開口(4)內部設置有可以滾動的滾珠(5),所述滾珠(5)的球心與探測部(3)底面的距離小于滾珠(5)半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珊珊,李鋒,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