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護理床,所述護理床設有床體、第一靠背、第二靠背和支點,所述第二靠背與所述床體為分體結構,所述床體靠近所述第二靠背的一側設有凹槽,所述第二靠背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支點設置在所述床體上的水平橫梁上,所述支點上設有可繞所述支點轉動的支桿,所述支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靠背上,所述支點的兩側分別設置限制所述支桿轉動角度的限位柱。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護理床的第二靠背在支桿的作用下可繞支點轉動,使用時,只需要將第二靠背拉出,此時第二靠背可作為桌子,方便了病人在床上就餐,醫生和護士給病人做檢查拿取醫療器具;不使用時,第二靠背嵌入在床體的凹槽內,節省了空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護理床。
技術介紹
普通護理床不帶有護理桌,臥床病人在就餐時一般都依賴于床頭柜,床頭柜放置在病床的側面,病人在床上用餐時很不方便 。進一步地,醫生、護士在給病人做檢查時,也只能將醫療工具放在床頭柜上,拿取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護理床,旨在解決病人在床上就餐不方便,而且,醫生、護士給病人做檢查拿取醫療工具不方便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護理床,所述護理床設有床體,所述床體上設有第一靠背、第二靠背和支點,所述第二靠背與所述床體為分體結構,所述床體靠近所述第二靠背的一側設有凹槽,所述第二靠背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支點設置在所述床體上與所述第一靠背垂直、遠離所述第一靠背一端的水平橫梁上,所述支點上設有可繞所述支點轉動的支桿,所述支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靠背上,所述支點的兩側分別設置限制所述支桿轉動角度的限位柱。進一步地,所述支桿與第二靠背采用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支桿與第二靠背采用鉸接,所述第二靠背下設有轉軸和鎖緊螺絲。進一步地,所述支桿包括第一支桿和第二支桿,所述第一支桿上設置有兩端為圓弧形、中間部分為直線形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桿和所述第二支桿由蝶形螺釘固定。在本技術中,護理床的第二靠背在支桿的作用下可繞支點轉動,使用時,只需要將第二靠背拉出,此時第二靠背可作為桌子,方便了病人在床上就餐,醫生和護士給病人做檢查拿取醫療器具;不使用時,第二靠背嵌入在床體的凹槽內,節省了空間。支桿與第二靠背鉸接時,第二靠背可以調整到合適的角度,由鎖緊螺絲固定,可以方便病人看報、看書等。第二支桿可以沿第一支桿上兩端為圓弧形、中間部分為直線形的通孔移動,第二靠背調節到合適的高度,由蝶形螺釘固定,可以方便各種身高的人使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床體,2、第一靠背,3、第二靠背,4、支點,5、凹槽,6、水平橫梁,7、支桿,71、第一支桿,72、第二支桿,8、第一限位柱,9、第二限位柱,10、蝶形螺釘,11、轉軸。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圖I示出了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便于說明,圖中僅給出了與本技術相關的部分。本技術提供的護理床設有床體1,床體I上設有第一靠背2、第二靠背3和支點4,第二靠背3與床體I為分體結構,床體I靠近第二靠背3的一側設有凹槽5,第二靠背3設置在凹槽5內,支點4設置在床體I上與第一靠背2垂直、遠離第一靠背2 —端的水平橫梁6上,支點4上設有可繞支點4轉動的支桿7,支桿7的另一端連接在第二靠背3上,支點4的兩側分別設置限制支桿7轉動角度的第一限位柱8和第二限位柱9。護理床的第二靠背在支桿的作用下可繞支點轉動,使用時,只需要將第二靠背拉·出,此時第二靠背可作為桌子,方便了病人在床上就餐,醫生和護士給病人做檢查拿取醫療器具;不使用時,第二靠背嵌入在床體的凹槽內,節省了空間。作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圖2示出了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護理床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便于說明,圖中僅給出了與本技術相關的部分。在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將支桿7設置成第一支桿71和第二支桿72,第一支桿71上設有兩端為圓弧形、中間部分為直線形的通孔,第二支桿72可以沿第一支桿71上兩端為圓弧形、中間部分為直線形的通孔移動,第二靠背3調整到合適的高度時,第二支桿72和第一支桿71由蝶形螺釘10固定;將第二支桿72以鉸接的方式連接在第二靠背3上,第二靠背3下設置轉軸10,第二靠背3調整到合適的角度時,由鎖緊螺絲固定。支桿與第二靠背鉸接時,第二靠背可以調整到合適的角度,由鎖緊螺絲固定,可以方便病人看報、看書等。第二支桿可以沿第一支桿上兩端為圓弧形、中間部分為直線形的通孔移動,第二靠背調節到合適的高度,由蝶形螺釘固定,可以方便各種身高的人使用。綜上可知,護理床的第二靠背在支桿的作用下可繞支點轉動,使用時,只需要將第二靠背拉出,此時第二靠背可作為桌子,方便了病人在床上就餐,醫生和護士給病人做檢查拿取醫療器具;不使用時,第二靠背嵌入在床體的凹槽內,節省了空間。支桿與第二靠背鉸接時,第二靠背可以調整到合適的角度,由鎖緊螺絲固定,可以方便病人看報、看書等。第二支桿可以沿第一支桿上兩端為圓弧形、中間部分為直線形的通孔移動,第二靠背調節到合適的高度,由蝶形螺釘固定,可以方便各種身高的人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理床設有床體,所述床體上設有第一靠背、第二靠背和支點,所述第二靠背與所述床體為分體結構,所述床體靠近所述第二靠背的一側設有凹槽,所述第二靠背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支點設置在所述床體上與所述第一靠背垂直、遠離所述第一靠背一端的水平橫梁上,所述支點上設有可繞所述支點轉動的支桿,所述支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靠背上,所述支點的兩側分別設置限制所述支桿轉動角度的限位柱。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與第二靠背采用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與第二靠背采用鉸接,所述第二靠背下設有轉軸和鎖緊螺絲。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包括第一支桿和第二支桿,所述第一支桿上設置有兩端為圓弧形、中間部分為直線形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桿和所述第二支桿由蝶形螺釘固定。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提供了一種護理床,所述護理床設有床體、第一靠背、第二靠背和支點,所述第二靠背與所述床體為分體結構,所述床體靠近所述第二靠背的一側設有凹槽,所述第二靠背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支點設置在所述床體上的水平橫梁上,所述支點上設有可繞所述支點轉動的支桿,所述支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靠背上,所述支點的兩側分別設置限制所述支桿轉動角度的限位柱。在本技術中,護理床的第二靠背在支桿的作用下可繞支點轉動,使用時,只需要將第二靠背拉出,此時第二靠背可作為桌子,方便了病人在床上就餐,醫生和護士給病人做檢查拿取醫療器具;不使用時,第二靠背嵌入在床體的凹槽內,節省了空間。文檔編號A61G7/00GK202699457SQ20122040491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專利技術者陳林娟, 孫志華 申請人:陳林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理床設有床體,所述床體上設有第一靠背、第二靠背和支點,所述第二靠背與所述床體為分體結構,所述床體靠近所述第二靠背的一側設有凹槽,所述第二靠背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支點設置在所述床體上與所述第一靠背垂直、遠離所述第一靠背一端的水平橫梁上,所述支點上設有可繞所述支點轉動的支桿,所述支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靠背上,所述支點的兩側分別設置限制所述支桿轉動角度的限位柱。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林娟,孫志華,
申請(專利權)人:陳林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