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體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桌框管、連接座、支撐鉸鏈、腳管、凳接頭、撐管接頭、橫撐管、伸縮管、腳套、支撐管、端套、支撐延伸管、端封、凳面管、柔性凳面、彈珠、凳撐管;其特征是采用連接座使桌框管在使用時能保持水平狀態,同時收折時又能使桌框管之間形成空隙,用以存放折疊后的腳管、伸縮管及凳面管等部件,使折疊后的體積變小,方便攜帶和運輸;同時在腳管和伸縮管上設置撐管接頭,并連接凳撐管、凳接頭凳面管、柔性凳面、支撐延伸管、支撐管、腳套、橫撐管等增加了凳子部分,使桌子具備了桌凳一體的功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合野營、沙灘、庭院等場合使用的桌子。(*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連體桌椅,特別是一種可以對折的連體桌椅。
技術介紹
中國專利數據庫在2012年5月30日公開了名稱為《連體桌椅》的技術專利,專利號為201120362772. 1,一種連體桌椅,它包括一桌板、二對腳架、二椅板支撐體及二椅板;所述桌板本體及一連接在桌板本體的桌蓋,所述桌板本體和桌蓋之間形成一儲藏室;所述二對腳架分別連接在桌板本體前后端,且所述每對腳架之二腳架呈八字形;所述二椅板支撐體分別連接在二對腳架且都具有伸出二對腳架之左右的伸出部分;所述二椅板分別連接在二椅板支撐體之伸出部分且左右布置。這種采用木板結構制成的連體桌椅,重量比較重,不方便搬運與攜帶;同時這種結構設置導致連體桌椅折疊后,體積比較大,存放和運輸占用空間較大,也不適合外出攜帶。針對上述缺點,有必要做出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對折的連體桌椅,來解決重量重,體積大,不方便攜帶和運輸等缺點。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體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桌框管、連接座、支撐鉸鏈、腳管、凳接頭、撐管接頭、橫撐管、伸縮管、腳套、支撐管、端套、支撐延伸管、端封、凳面管、柔性凳面、彈珠、凳撐管;其特征是它包含兩個平行設置的連接座,連接座上鉸接兩根桌框管,桌框管上設有柔性桌面;兩組平行設置的腳管一端鉚接在桌框管上,成對稱設置,另一端設有彈珠,并安放在伸縮管內;伸縮管的一端設有撐管接頭,另一端設有腳套;支撐鉸鏈的一端鉸接在桌框管上,另一端鉸接在腳管上;凳撐管上設有凳接頭,凳撐管的兩端固設在撐管接頭內;凳面管固設在凳接頭上,柔性凳面固設在凳面管和凳撐管上;支撐管的一端設有腳套,另一端設有端套;支撐延伸管的一端設有端封并鉸接在凳面管上,另一端設有彈珠,并套接在支撐管內;腳套之間相互鉸接并設有橫撐管。所述的桌框管為U型管,兩根桌框管處于同一平面且對稱設置,并鉸接在連接座上,桌框管只能繞連接座向下轉動,可以轉動至相互平行狀態。所述的桌框管、腳管、支撐鉸鏈構成了三角形支撐結構,使腳管和桌框管之間的角度相對固定。當伸縮管上的腳套著地后,能夠使桌面保持水平狀態。所述的桌框管、腳管、伸縮管與地面組成了四連桿機構。所述的凳腳接頭可以繞凳面管轉動,當達到預設的角度后,凳腳接頭和凳面管自鎖,限制了轉動,此時,凳腳接頭只能回折轉動。所述的凳面管、伸縮管、支撐管與支撐延伸管構成了三角形支撐結構,使凳面管與伸縮管之間的角度相對固定,從而確保柔性凳面在承受入座力時,凳面管保持水平狀態。所述的凳撐管上設有凳接頭,凳接頭可以繞凳框管轉動,使凳面管能夠轉動到伸縮管所在的平面內,達到重合狀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連接座使桌框管在使用時能保持水平狀態,同時收折時又能使桌框管之間形成空隙,用以存放折疊后的腳管、伸縮管及凳面管等部件,使折疊后的體積變小,方便攜帶和運輸;同時在腳管和伸縮管上設置撐管接頭,并連接凳撐管、凳接頭凳面管、柔性凳面、支撐延伸管、支撐管、腳套、橫撐管等增加了凳子部分,使桌子具備了桌凳一體的功能,因此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及適合野營、沙灘、庭院等戶外場合使用的特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折疊狀態之一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折疊狀態之二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折疊狀態之三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技術折疊狀態之四的立體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折疊后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照圖1,一種連體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I、桌框管2、連接座3、支撐鉸鏈4、腳管5、凳接頭6、撐管接頭7、橫撐管8、伸縮管9、腳套10、支撐管11、端套12、支撐延伸管13、端封14、凳面管15、柔性凳面16、彈珠17、凳撐管18 ;其特征是連接座3上鉸接桌框管2,桌框管2上設有柔性桌面I ;腳管5 —端鉚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設有彈珠17,并安放在伸縮管9內;伸縮管9的一端設有撐管接頭7,另一端設有腳套10 ;支撐鉸鏈4的一端鉸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鉸接在腳管5上;凳撐管18上設有凳接頭6,凳撐管18的兩端固設在撐管接頭7內;凳面管15固設在凳接頭6上,柔性凳面16固設在凳面管15和凳撐管18上;支撐管11的一端設有腳套10,另一端設有端套12 ;支撐延伸管13的一端設有端封14并鉸接在凳面管15上,另一端設有彈珠17,并套接在支撐管11內;腳套10之間設有橫撐管8。使用時,轉動桌框管2,使兩根桌框管2達到水平狀態,此時,連接座3限制了桌框管2的繼續轉動;然后轉動腳管5繞桌框管2轉動,直至支撐鉸鏈4達到直線狀態,此時腳管5成八字形外撇;再調節伸縮管9使腳管5延長,直至彈珠17與伸縮管9卡合,之后使伸縮管9上的腳套10著地;接著轉動凳面管15,使支撐延伸管14從支撐管11內伸出,直至支撐延伸管14內的彈珠17與支撐管11卡合,此時,處于展開后的使用狀態。參照圖2,折疊時,調節支撐延伸管14內的彈珠17與支撐管11分離,恢復撐延伸管14在支撐管11內移動,此時,由凳面管15、伸縮管9、支撐管11與支撐延伸管14構成了三角形支撐結構發生運動,縮短撐管11與支撐延伸管14所在的邊長,邊長所對應的凳面管15和伸縮管9之間的夾角變小,凳面管15向下轉動。參照圖3,繼續折疊時,繼續縮短撐管11與支撐延伸管14所在的邊長,直至凳面管15所在的邊長與縮短撐管11與支撐延伸管14所在的邊長之和等于伸縮管9所在的邊長,此時由凳面管15、伸縮管9、支撐管11與支撐延伸管14構成的三角形三邊完全重合,即凳面管15、支撐管11、支撐延伸管14與伸縮管9完全重合,處于同一平面內,此時凳子功能消失,可作為常規桌子使用。參照圖4,繼續折疊時,調節腳管5內的彈珠15與伸縮管9分離,使腳管5縮放在伸縮管9內,直至撐管接頭7與支撐鉸鏈4相抵觸,此時,桌子高度降低,可作為低桌面的桌子使用。參照圖5,繼續折疊時,調節支撐鉸 鏈4,使腳管5和伸縮管9向連接座3中心旋轉,直至腳管5和伸縮管9與柔性桌面I相抵觸,此時,桌子成扁平狀,體積明顯變小,由于兩桌框管2還處于同一平面,寬度方向略寬,不方便攜帶。參照圖6,繼續折疊時,轉動桌框管2繞連接座3轉動,直至兩桌框管2處于平行狀態,此時寬度方向明顯減小,折疊后的體積變小,方便攜帶和運輸。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技術的一種較佳方案,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權力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權利要求1.一種連體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I)、桌框管(2)、連接座(3)、支撐鉸鏈(4)、腳管(5)、凳接頭(6)、撐管接頭(7)、橫撐管(8)、伸縮管(9)、腳套(10)、支撐管(11)、端套(12)、支撐延伸管(13)、端封(14)、凳面管(15)、柔性凳面(16)、彈珠(17)、凳撐管(18);其特征是連接座(3)上鉸接桌框管(2),桌框管(2)上設有柔性桌面(I);腳管(5)—端鉚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設有彈珠(17),并安放在伸縮管(9)內;伸縮管(9)的一端設有撐管接頭(7),另一端設有腳套(10);支撐鉸鏈(4)的一端鉸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鉸接在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體桌椅,主要包括柔性桌面(1)、桌框管(2)、連接座(3)、支撐鉸鏈(4)、腳管(5)、凳接頭(6)、撐管接頭(7)、橫撐管(8)、伸縮管(9)、腳套(10)、支撐管(11)、端套(12)、支撐延伸管(13)、端封(14)、凳面管(15)、柔性凳面(16)、彈珠(17)、凳撐管(18);其特征是連接座(3)上鉸接桌框管(2),桌框管(2)上設有柔性桌面(1);腳管(5)一端鉚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設有彈珠(17),并安放在伸縮管(9)內;伸縮管(9)的一端設有撐管接頭(7),另一端設有腳套(10);支撐鉸鏈(4)的一端鉸接在桌框管(2)上,另一端鉸接在腳管(5)上;凳撐管(18)上設有凳接頭(6),凳撐管(18)的兩端固設在撐管接頭(7)內;凳面管(15)固設在凳接頭(6)上,柔性凳面(16)固設在凳面管(15)和凳撐管(18)上;支撐管(11)的一端設有腳套(10),另一端設有端套(12);支撐延伸管(13)的一端設有端封(14)并鉸接在凳面管(15)上,另一端設有彈珠(17),并套接在支撐管(11)內;腳套(10)之間設有橫撐管(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雪峰,
申請(專利權)人:鄭雪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