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 一、
本技術涉及去毛刺機,尤其涉及連鑄坯去毛刺機剪切塊。二
技術介紹
在此技術之前,連鑄坯去毛刺機剪切塊的內外圓刃口的形狀,一種是采用無夾角的圓柱面,其去連鑄坯上的毛刺率低,為保證去毛刺效果,使用壽命僅有1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就得更換剪切塊,使生產成本增加;另一種是僅在刃口外圓弧面與刃口工作面之間形成一個5°左右的夾角,且其工作層僅為一種合金材料,耐磨性差。故去毛刺效果仍然不好,使用壽命也僅為二個星期左右。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既保證去除連鑄坯上的毛刺率高,又可使剪切塊耐磨、使用周期延長的連鑄坯去毛刺機剪切塊。為實現其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主要包括工作層、與工作層相連接的基座、設置于基座中心的螺孔、基座頂面、刃口工作面、刃口外圓弧面及刃口內圓弧面,為使其去除連鑄坯上的毛刺率高,又可使剪切塊增加耐磨性及耐高溫、耐壓、耐沖擊,使其使用周期延長,在于刃口工作面為凹狀,其刃口工作面向基座中心線下傾1°~2°,刃口外圓弧面與基座中心線保持2°~3°的夾角,工作層為含有鎳、鉻、鎢、鉬等元素組成的合金復合材料。工作原理同于原來采用本技術,使去除連鑄坯上的毛刺率由原來的60%提高到90%以上,且使其剪切塊耐磨、耐高溫、耐壓、耐沖擊,使用周期由原來的二個星期左右延長到2~6個月,制造簡單。四附圖說明圖1為連鑄坯去毛刺機剪切塊結構示意圖圖2為連鑄坯去毛刺機剪切塊俯視結構示意圖五、具體實施方案連鑄坯去毛刺機剪切塊,主要包括工作層(1)、與工作層(1)焊接在一起的基座(2)、在基座(2)中心加工的螺孔(3)、基座頂面(4)、刃口工作面(5)、刃口外圓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盛林,歐陽濤,嚴愛軍,徐臘云,李天星,高繼紅,聞朝中,李剛,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