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改進的魚鉤,它采用墜部和鉤部的結構,墜部的下部為平面形,鉤部包括兩只朝上的彎鉤尖,兩只彎鉤尖之間成一定的夾角,墜部的下部與兩只彎鉤尖的下部與水底面接觸時成三點支撐,且墜部與鉤部的顏色分別為銀白色和金黃色,相互搭配構成吸引魚兒的假餌,提高了魚的上鉤率,這種結構扎鉤穩固,抽抖時魚鉤在水底旋轉,魚兒很容易就能被鉤住,且不易脫鉤,是一種垂釣范圍廣、鉤釣效果好的新型魚鉤。(*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一種魚鉤,更具體地說,涉及到一種釣魚用的朝天空鉤假餌抽抖魚鉤。
技術介紹
現有的魚用的魚鉤僅僅是一個簡單彎曲的鉤,它與尼龍做成的魚線連接在一起。由于其重量較輕,因此往往要將一個小的鉛墜固定在該魚線的下面,以使魚鉤能相對迅速而穩定地墜入水面下。但是,這種魚鉤的尖端部分的朝向不確定,往往朝向下,不利于魚來上鉤。并且目前常用的各種魚鉤均為單鉤,在釣魚時由于鉤尖僅扎鉤于魚嘴的一點,穩 固性差,易拉破魚嘴造成脫鉤;另外魚的上鉤率也較差。此外,這種魚鉤的鉤尖離魚線較遠,魚鉤和魚線常常打折,有時甚至纏繞在一起,因此當魚上鉤后,魚線往往不能發揮出最大的有效拉力。即使現有的雙鉤尖魚鉤,但是其沒有包括本申請中的墜部,并且它的系魚線端重量比雙鉤輕,當魚鉤抽抖,魚鉤在水底運動時,這種魚鉤不會貼著水底行走,也不會旋轉,并且其中的雙鉤之間的角度很小,不利于魚上鉤,另外它也沒有較大面積涂抹顏色,沒有假餌,不能吸引魚游向魚鉤,從而魚的上鉤率也不高。此外,現有的魚鉤一般都需要用到魚餌,也都沒有考慮到魚喜歡閃閃亮光的特性,所有魚鉤都沒有發亮的顏色,這種單色調的魚鉤對魚不會產生吸引力。這也使得魚的上鉤率有限。另外,現有魚鉤的用于系魚線的接線頭都是與鉤部一體延伸的,這種結構的缺點在于系在接線頭上的魚線會與垂釣的河底發生摩擦,使得魚線的使用壽命縮短,魚線容易斷裂。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魚鉤的缺陷,設計一種將魚鉤與鉛墜結合在一起,并且魚鉤包括兩只朝上的彎鉤尖,該兩只彎鉤尖之間成一定夾角,墜部為銀白色,鉤部為金黃色,并且墜部的下部為平面形,使魚鉤的兩只彎鉤尖部分永遠朝上的朝天假館魚鉤。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說的魚鉤包括墜部和鉤部,所述墜部靠近系魚線一端具有接線頭,并且所述墜部的另一端與所述鉤部固接在一起,所述墜部的下部為平面形,所述鉤部由成夾角且鉤尖朝上的兩只彎鉤尖組成,所述墜部的下部與所述兩只彎鉤尖的下部在與水底接觸時同一平面內形成三點支撐。優選地是,所述兩只彎鉤尖之間的夾角范圍在30° -70°之間。優選地是,所述墜部的表面顏色為銀白色所述鉤部的表面顏色為金黃色優選地是,所述接線頭相對于所述墜部的下部平面朝向上彎折。優選地是,所述墜部的重量大于鉤部的重量。由于墜部與鉤部的合理的連接,以及墜部的平面形下部,當魚鉤沉到水底時,該魚鉤的尖端部分總是朝上放置,有利于魚來上鉤和提高釣魚率。并且因為鉤部的兩個彎鉤尖之間成一定夾角,兩只彎鉤尖的下部會與墜部的下部平面形成三角形,當垂釣者抽抖魚竿時,該魚鉤會沿著水底360度旋轉貼著水底行走,所以無論魚從哪個方向咬過來,都極易將魚鉤住,從而提高了釣魚率。此外,因為該魚鉤的墜部為銀白色,鉤部為金黃色,在光線作用下會有反射的亮光,當垂釣者不斷抽斗釣竿時,會使得魚鉤在水底貼著水底面行走、抖動,因此在水底魚鉤處會有亮光閃動,而又根據魚的習性,亮光閃動會吸引魚游動到魚鉤附近,所以本技術無需使用魚餌,就能大大提高了釣魚率。另一方面,由于接線頭朝向與墜部的下部平面向上彎折,使得魚鉤在水底滑動 時魚線不會與水底物產生摩擦,從而魚線不會產生磨損,提高了魚線的使用壽命,使得魚線經久耐用。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在水底扎鉤穩定,使得魚鉤部的雙彎鉤尖朝向上,并且提供了亮色作為吸引魚的假餌,進一步提高了魚的上鉤率,本技術結構簡單,易于制作,節省了人工、材料成本,也無需魚餌,這種魚鉤的上述結構與特征結合在一起,從而大大提聞了魚的上鉤率。下面通過實施例來更詳細說明本技術。附圖說明圖I為所述魚鉤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I中魚鉤的側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I和2以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魚鉤由一鉤部⑵和墜部(I)所構成。墜部(I)由鉛錫澆鑄而成,其下部的底面為平面形,以便在使用時與水底面貼合接觸,在水底貼著水底面行走,不會翻滾,接觸穩定。當然,墜部(I)也可以由其他密度較大的金屬或合金澆鑄而成,或者由其他方法制成。制成的墜部(I)的重量大于鉤部(2)。在墜部(I)上靠近系魚線的一端具有接線頭(3),接線頭(3)向上彎曲或與墜部(I)的下部底面平面垂直朝向上設置,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魚線系在接線頭(3)上使用時,魚鉤與水底面接觸,當貼著水底面行走旋轉時,由于接線頭是彎曲或垂直向上的,從而使用時魚線不會與水底面產生摩擦或接觸,從而不會產生磨損,延長了魚線的使用壽命。墜部(I)與鉤部(2)通過澆鑄或其他方法固定連接在一起,如果合適,也可以使用其他連接方式與墜部(I) 一體連接的鉤部(2)包括兩只彎鉤尖,兩只彎鉤尖之間成一定夾角,優選夾角的范圍為30° -70°,此角度設置使得釣魚成功率最高。并且在使用時兩只彎鉤尖鉤尖朝向上,兩只鉤尖的下部(4)與與墜部(I)的下部平面一起在水底面上形成三點支撐,三個支撐點在使用時與水底面接觸,從而便于魚鉤在水底穩定地貼著水底行走,不會產生翻滾,這樣也使得兩只彎鉤尖始終朝向上,并且,由于墜部(I)的重量大于鉤部(2)的重量,所以當垂釣者使用魚鉤時,即抽抖魚鉤釣魚時,這種結構的雙彎鉤尖魚鉤會在水底360°旋轉,兩只彎鉤尖始終朝向上。因此,無論魚兒從哪個方向游過來,只要張開嘴就很有可能被鉤住,從而大大提高的魚的上鉤率。因為魚兒對亮光比較敏感,好奇,所以魚的特點可以被利用來進一步改進魚鉤,SP將墜部(I)設置成銀白色,而鉤部(2)設置為金黃色,這中顏色搭配使得在水底的魚鉤更加光亮,構成吸引魚的假餌,這樣就會吸引魚游向魚鉤,從而無需魚餌也大大提高了魚的上鉤率。本技術的魚鉤大小可以為多種型號彎鉤尖可根據不同型號的魚鉤彎制成不同的形狀和大小,釣魚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一般以6、7、8型號魚鉤為最優選。本技術的雙鉤尖魚鉤能同時扎進魚嘴,拉力均布,穩固性好,不易脫鉤;而墜部(I)與鉤部(2)的顏色搭配構成假餌,無需魚餌也進一步提高了魚的上鉤率,同時本技術的穩定支撐結構具有廣泛的垂釣適應性。本技術的魚鉤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中的結構,可以進行多種變型,例如可以增加魚鉤部彎鉤尖的數量,可以為三個等,至于墜部和鉤部的顏色搭配可以進行多種變換,只要有利于吸引魚上鉤,可以匹配為其他亮色。制作上述魚鉤的材料也可以進行多種選擇,只要堅固耐用??傊诓幻撾x本技術精神范圍內的所有改進都落入本技術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魚鉤,其包括墜部(I)和鉤部(2),所述墜部(I)靠近系魚線一端具有接線頭(3),并且所述墜部(I)的另一端與所述鉤部(2)固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墜部(I)的下部為平面形,所述鉤部(2)由成夾角且鉤尖朝上的兩只彎鉤尖組成,所述墜部(I)的下部(4)與所述兩只彎鉤尖的下部與水底接觸時形成三點支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只彎鉤尖之間的夾角范圍為30。-70。。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墜部(I)的表面顏色為銀白色,所述鉤部(2)的表面顏色為金黃色。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頭(3)相對于所述墜部(I)的下部平面朝向上彎折。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墜部(I)的重量大于鉤部(2)的重量。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魚鉤,其包括墜部(1)和鉤部(2),所述墜部(1)靠近系魚線一端具有接線頭(3),并且所述墜部(1)的另一端與所述鉤部(2)固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墜部(1)的下部為平面形,所述鉤部(2)由成夾角且鉤尖朝上的兩只彎鉤尖組成,所述墜部(1)的下部(4)與所述兩只彎鉤尖的下部與水底接觸時形成三點支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國強,
申請(專利權)人:王國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