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生產自動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溫室大棚的遮陽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溫室大棚,尤其在北方,一般都是由保溫墻以及架設在保溫墻頂部和地面之間的棚頂構成。頂棚一般包括骨架以及依次鋪設在骨架上的保溫膜膜和保溫被,為了便于保溫被的收放,一般都靠人工操作,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有的在保溫墻頂部安裝電機,通過電機控制保溫被的收放,但是這樣又會消耗大量電能,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電機由于長期風吹日曬也容易出現故障。保溫被的厚度一般較大,并可遮擋陽光,很多時候也用作遮陽被,但是這是由于其厚度較大,一旦放下,會完全遮擋住溫室大棚的陽光,大棚內又要開燈補充陽光,浪費了電能。保溫被不能調節溫室大棚內接收陽光的量,造成了自然光的浪 費。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溫室大棚的雙重遮陽裝置,包括保溫墻、骨架、保溫膜和保溫被,骨架與保溫墻連接,其上設有保溫膜,保溫膜上設有保溫被,其特征在于保溫墻頂部固定有轉軸,轉軸位于保溫膜外,并與保溫被的一端連接,骨架上部內側設有百葉簾。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使用保溫被可以完全遮擋陽光,使用百葉簾可以半遮擋陽光,兩者相互配合,共同調節溫室大棚的陽光接收量,即充分利用了自然光,有節約了電能;通過轉動與保溫被連接的轉軸,可以控制保溫被的收放,即節省了電能,又簡化了結構,降低了故障率,節省了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圖中,I-保溫墻,2-骨架,3-保溫膜,4-保溫被,5-轉軸,6_百葉簾。如圖I所示,骨架2與保溫墻I相連,骨架2上部內側安裝有百葉簾6,骨架2外部鋪設有保溫膜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溫室大棚的雙重遮陽裝置,包括保溫墻(1)、骨架(2)、保溫膜(3)和保溫被(4),骨架(2)與保溫墻(1)連接,其上設有保溫膜(3),保溫膜(3)上設有保溫被(4),其特征在于保溫墻(1)頂部固定有轉軸(5),轉軸(5)位于保溫膜(3)外,并與保溫被(4)的一端連接,骨架(2)上部內側設有百葉簾(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莊國林,劉娜,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濱海茶淀葡萄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