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磨球連續鑄造生產線上的風冷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磨球連續鑄造生產線上的風冷裝置。(二)
技術介紹
在鋼鐵制造業,連續鑄造技術是一項先進工藝,但由于技術難度較大,國內外迄 今均未實現有效的應用,從而造成磨球生產的單模或單機作業的現狀,這不僅使得作業 面積大、效率低、環境污染嚴重、勞動強度高,而且磨球質量差、能耗高。在磨球生產 實行單模或單機作業時,磨球金屬型澆注后只能自然冷卻,從而影響了磨球的冷卻速度, 使磨球得不到良好的耐磨組織,磨球的質量達不到要求。(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有效控制磨球冷卻速度, 實現磨球連續鑄造的風冷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風冷裝置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它包括一個導軌,導軌上設有可沿導軌移動的移動鉸鏈座,移動鉸鏈座的上端通過轉軸 與鉸鏈桿的一端活動連接,鉸鏈桿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另一個鉸鏈桿的一端活動連接, 另一個鉸鏈桿的另一端上設有風帽,風帽上設有出風孔,風帽上還設有與空氣壓縮機連 接的通風導管。由于采取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風冷裝置可通過移動鉸鏈座及鉸鏈桿調節 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能夠非常方便的實現安放位置的調整,并通過對風的流量、流速 的調整,當磨球金屬型澆注后,該風冷裝置對磨球金屬型進行吹風冷卻,使磨球的冷卻 速度獲得最佳控制,從而使磨球獲得所期望的良好的耐磨組織,提高了磨球的耐磨性能, 并實現優質磨球的連續鑄造。(四) 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磨球連續鑄造生產線上的風冷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由圖1可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磨球連續鑄造生產線上的風冷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導軌(1),導軌(1)上設有可沿導軌(1)移動的移動鉸鏈座(2),移動鉸鏈座(2)的上端通過轉軸與鉸鏈桿(3)的一端活動連接,鉸鏈桿(3)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另一個鉸鏈桿(4)的一端活動連接,另一個鉸鏈桿(4)的另一端上設有風帽(5),風帽(5)上設有出風孔(6),風帽(5)上還設有與空氣壓縮機連接的通風導管(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仲玨,陳向前,何義成,劉寶根,陳華,陳禮所,汪太平,吳祥勝,鄭鋒,
申請(專利權)人:王仲玨,陳向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4[中國|安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