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傳輸控制協議的改進方法。
技術介紹
網絡編碼(Network Coding)是網絡通信領域的一項前沿科技,網絡編碼理論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學術界、工業界廣泛的關注。網絡編碼是一種融合編碼和路由的信息交換技術,在傳統存儲轉發的路由方法基礎上,接收節點對接收的多個數據包進行編碼,增加單次傳輸的信息量,從而提高網絡整體性能。網絡編碼可以廣泛應用于Ad Hoc網絡(自組織網絡),傳感器網絡、P2P (端到端)內容分發、分布式文件存儲和網絡安全等領域。TCP (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于字節流的傳輸層通信協議。TCP在保證可靠性上,采用超時重傳和捎帶確認機制。 由于無線鏈路的網絡狀況比較差,丟包率比較高,應用傳統的TCP協議,需要重傳大量的數據包,有時某些數據包已經被信宿收到了,但是從信宿傳到信源的ACK (確認字符)傳輸失敗,信源需要重傳同樣的數據包,浪費了帶寬。因此在無線網絡中應用TCP協議效果并不好,為了改善TCP協議的質量,在傳輸層采用網絡編碼進行數據包的傳輸。通過在傳輸層增加一個編碼窗口,可以改善網絡吞吐量,減少網絡傳輸的次數。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基于網絡編碼的傳輸控制協議的改進方法。一種基于網絡編碼的傳輸控制協議的改進方法,包括協議模型和協議描述 協議模型 在傳輸層,修改TCP協議的反饋機制,提出一種傳輸層網絡編碼算法。該算法在傳輸層增加一個網絡編碼窗口,即傳輸層維護兩個窗口 TCP窗口和網絡編碼窗口。網絡編碼窗口接受TCP窗口數據包將其緩存到緩存區。當網絡編碼窗口收到若干數據包后,產生指定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網絡編碼的傳輸控制協議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傳輸層修改TCP協議的反饋機制,增加一個網絡編碼窗口,即傳輸層維護兩個窗口:TCP窗口和網絡編碼窗口;網絡編碼窗口接受TCP窗口數據包將其緩存到緩存區,當網絡編碼窗口收到若干數據包后,產生指定數目編碼數據包,將其傳遞到網絡層;?編碼數據包包括:NC?header、TCP?header、DATA?mixed,其中,NC?header為網絡編碼報頭,TCP?header?為正常的TCP報頭,DATA?mixed為編碼數據;網絡編碼報頭包括:Start、?End?、Num、?Coefficient,其中,Start表示參與編碼的原始數據包的起始序列號,End表示參與編碼的最后一個原始數據包的下一個數據包的序列號,Num表示這段數據已經發送編碼數據包的次數,Coefficient表示編碼向量;編碼窗口的大小為B,B=m*k,其中m表示數據塊分成的小塊的個數,k表示每個小塊包含的數據包數,每個小塊最多傳輸t次,其中t?=?n/m,?規定n?=?B/p?,p為從信源到信宿的丟包率;信源端在網絡編碼窗口產生一個編碼數據包傳遞給網絡層,通過網絡發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網絡編碼的傳輸控制協議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傳輸層修改TCP協議的反饋機制,增加一個網絡編碼窗口,即傳輸層維護兩個窗口 TCP窗口和網絡編碼窗口 ;網絡編碼窗口接受TCP窗口數據包將其緩存到緩存區,當網絡編碼窗口收到若干數據包后,產生指定數目編碼數據包,將其傳遞到網絡層; 編碼數據包包括NC header、TCP header>DATA mixed,其中,NC header為網絡編碼報頭,TCP header為正常的TCP報頭,DATA mixed為編碼數據; 網絡編碼報頭包括Start、End > Num> Coefficient,其中,Start表示參與編碼的原始數據包的起始序列號,End表示參與編碼的最后一個原始數據包的下一個數據包的序列號,Num表示這段數據已經發送編碼數據包的次數,Coefficient表示編碼向量; 編碼窗口的大小為B,B=m*k,其中m表示數據塊分成的小塊的個數,k表示每個小塊包含的數據包數,每個小塊最多傳輸t次,其中t = n/m,規定η = Β/ρ,ρ為從信源到信宿的丟包率; 信源端在網絡編碼窗口產生一個編碼數據包傳遞給網絡層,通過網絡發送到信宿端,當信宿端收到了這個編碼數據包,提取NC header,然后,計算編碼矩陣的秩,并將秩作為Num域,連同start和end作為ACK的一部分發送出去,作為對剛收到的編碼數據包的反饋; 當信宿端網絡編碼窗口某些塊的數據包能夠解碼時,傳遞給TCP窗口,同時清空網絡編碼窗口中的數據包,否則繼續緩存編碼數據包。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網絡編碼的傳輸控制協議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傳輸t次后,某小塊仍然不能解碼,令這個小塊的數據包和下一個小塊的數據包一起進行編碼,當傳輸2t次后,如果這兩個小塊也不能解碼,則將前三個小塊的數據包一起進行編碼,傳輸3t次,以此類推,直至m個小塊也不能進行解碼,以后就發送這m個小塊的編碼數據包。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網絡編碼的傳輸控制協議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某個或某些小塊能夠解碼,解碼后,發送下一個數據塊,此時,更新數據包序列號,設置Start=end, end = end+m, Num=O,重新發送新的數據塊。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網絡編碼的傳輸控制協議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信源端處理來自信源的數據包,來自接收端的ACK,計算發送數據包的起始序列號SEQ和Start的差值為Differ ; 1.設置Start= O, End = k,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陽,鐘曉雄,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