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裝配機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272672 閱讀: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13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裝配機構,包括導軌、相對地設置在導軌二側的二驅動機構、以及設置在導軌一側的報警機構,所述導軌包括平行設置的二流道,且二流道中部形成有連通口,當待裝配的一流道內的第一部件與另一流道內的第二部件分別流至該連通口處時,其中一驅動機構定位第一部件,另一驅動機構推動第二部件裝入第一部件內,未裝入第二部件的第一部件沿流道流動將觸抵所述報警機構而引發報警機構響應報警。本裝配機構結構簡單、裝配效率高且準確、對過流未裝配的第一部件通過設置報警機構檢測,使操作人員可及時檢查與調節,確保裝配順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裝配機構,尤其涉及紐扣型電池裝配機構。
    技術介紹
    現有產品加工中,產品的兩個部件的裝配通常靠手動完成,如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紐扣型電池,紐扣型電池一般包括負極盒與正極殼,正極殼內設置有電池芯,裝配時通過手動將正極殼壓入負極盒內完成裝配。該種裝配方法效率低,遠遠不能滿足高速生產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內容,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的裝配機構。一種裝配機構,包括導軌、相對地設置在導軌二側的二驅動機構、以及設置在導軌一側的報警機構,所述導軌包括平行設置的二流道,且二流道中部形成有連通口,當待裝配的一流道內的第一部件與另一流道內的第二部件分別流至該連通口處時,其中一驅動機構定位第一部件,另一驅動機構推動第二部件裝入第一部件內,未裝入第二部件的第一部件沿所在流道流動將觸抵所述報警機構而引發報警機構響應報警。其中,所述導軌包括底板、形成在底板兩側的側壁、以及形成在底板中部與側壁平行的間隔壁,從而將該導軌分成平行的所述的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一流道較第二流道淺,第一流道的底面較第二流道的底面高出一個電池蓋的厚度。其中,所述二側壁上開設有相對的缺口,間隔壁上開設的所述連通口位于二相對的缺口之間。其中,每一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承載板、氣缸、活塞桿、連接體、推塊、以及定位板,所述承載板設置在側壁的缺口處沿側壁的外側延伸,該承載板上固設有所述氣缸與定位板,所述活塞桿連接于氣缸上,連接體固接于活塞桿的末端,所述推塊固接于連接體相對活塞桿的一端,所述定位板用以對推塊的移動距離定位。其中,所述推塊的末端為弧形面,用以配合對應的正極殼或負極盒。其中,所述報警機構包括支架、感應器以及擺動片,所述感應器與擺動片裝配于支架上,通過擺動片擺動形成對感應器的抵壓而觸發感應器發出報警聲。其中,所述支架包括主桿部、掛持部、及頂板部,該主桿部固接在側壁上,所述掛持部從主桿部的一側延伸至導軌上空,該掛持部掛持所述擺動片,頂板部安裝有所述感應器。其中,所述擺動片呈二段式折片結構,包括第一彎折段、第二彎折段、以及形成在第一彎折段與第二彎折段連接處的套設部,該擺動片通過套設部與所述掛持部套設可擺動地安裝于支架上,第一彎折段的末端與感應器的感應端接觸,第二彎折段末端垂直地伸至所述第一流道內,鄰近第一流道的底面。一種電池裝配機構,包括導軌、相對地設置在導軌二側的二驅動機構、以及設置在導軌一側的報警機構,所述導軌包括二流道,且二流道中部形成有連通口,當待裝配的一流道內的負極盒與另一流道內的正極殼流至該連通口處時,其中一驅動機構定位負極盒,另一驅動機構推動電池穿過連通口裝入負極盒內,未裝入負極盒的正極殼將沿流道流動進而觸抵報警機構而引發報警。相較于現有技術,本裝配機構結構簡單、通過機構自動化裝配效率高且準確、并且對過流未裝配的工件通過設置報警機構檢測,使操作人員可及時檢查與調節,確保裝配順暢。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裝配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的裝配機構的報警機構觸發時的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請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公開一種裝配機構100,包括導軌10、相對地設置在導軌10 二側的二驅動機構20、以及設置在其中一驅動機構20 —側的報警機構30。所述導軌10包括底板11、形成在底板11兩側的側壁12、以及形成在底板11中部與側壁12平行的間隔壁13,從而將該導軌10分成平行的第一流道14與第二流道15。每一側壁12上開設有缺口 122,該缺口 122大致位于側壁12的中段,用于配合所述驅動機構20。間隔壁13上開設有連通口 132。該連通口 132位于二相對的缺口 122之間,連通口 132的寬度較第一部件42的寬度相當或略大,可供第一部件42穿過。所述第一流道14較第二流道15淺,第一流道14的底面與第二流道15的底面的高度差與第二部件的厚度大致相當。該第一流道14內一端容置有向連通口 132 (圖不A方向)流動的多個第一部件42。第一部件42的移動可通過將第一流道14設為傳動帶,或第一流道14固定而在第一流道14底部設置傳送帶,或通過一外力機構推動第一部件42依次移動。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流道14底部設置傳送帶。第二流道15內相對第一流道14容置有第一部件42的一端容置有向連通口 132 (圖示B方向),即第一部件42流動相向的多個第二部件44,同理,第二部件44的傳動與第一流道14內第一部件42的傳動方式相同。所述二驅動機構20分別為氣缸驅動機構,該二驅動機構20相對地設置在導軌10的開設有連通口 122處的二側。每一驅動機構20包括承載板21、氣缸22、活塞桿23、連接體24、推塊25、以及定位板26。載板21上固設有所述氣缸22與定位板26,所述活塞桿23、連接體24、推塊25與氣缸22 —體連接且通過活塞桿23驅動。所述承載板21設置在側壁12的缺口 122處沿側壁12的外側延伸。所述活塞桿23連接于氣缸22上,通過氣壓控制伸縮。連接體24固接于活塞桿23的末端,所述推塊25固接于連接體24相對活塞桿23的一端,如此,活塞桿23伸縮將帶動連接體24及推塊25滑動。所述推塊25的末端為弧形面,用以配合對應的第一部件42或第二部件44。所述定位板26固設于承載板21上,用以對推塊25的移動距離定位,當連接體24在活塞桿23帶動下移動一定距離后,連接體24將抵持該定位板26而不能進一步移動。從而限定推塊25的移動距離。當第一部件42或第二部件44流動至連通口 132位置時,與第一部件42對應的所述推塊25推動第一部件42移動且穿過所述連通口 132,此時,與第二部件44對應的推塊25推動第二部件44貼鄰間隔壁13的一側,如此,第一部件42將落入至第二部件44內完成裝配形成一產品40,產品40將沿第二部件44原流動的方向流動。所述報警機構30包括支架32、感應器34以及擺動片36,所述感應器34與擺動片36裝配于支架32上,通過擺動片36擺動形成對感應器34的抵壓而觸發感應器34發出報警聲。所述支架32設置于用于推動第一部件42移動的驅動機構20的一側,且位于相對第 一部件42的一側。該支架32包括主桿部321、掛持部322、及頂板部323。該主桿部321固接在側壁12上;所述掛持部322從主桿部321的一側延伸至導軌10上空,該掛持部322掛持所述擺動片36。本實施例中,掛持部322呈柱狀。所述頂板部323呈板狀,于主桿部321的頂端側向地延伸,該頂板部323安裝有所述感應器34。所述感應器34為壓力感應器,當感應器34的感應端感受到壓力時,感應器34會發出警報聲。本實施例中,該感應器34呈柱狀體,該感應器34通過頂板部323上開設的一安裝孔(未標示)垂直地安裝在頂板部323上,且感應器34的感應端位于底端。所述擺動片36大致呈二段式折片結構,包括一第一彎折段362、第二彎折段364、以及形成在第一彎折段362與第二彎折段364連接處的套設部(未標示)。該擺動片36通過套設部與所述掛持部322套設可擺動地安裝于支架32上,且第一彎折段362的末端與感應器34的感應端接觸,第二彎折段364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裝配機構包括導軌、相對地設置在導軌二側的二驅動機構、以及設置在導軌一側的報警機構,所述導軌包括平行設置的二流道,且二流道中部形成有連通口,當待裝配的一流道內的第一部件與另一流道內的第二部件分別流至該連通口處時,其中一驅動機構定位第一部件,另一驅動機構推動第二部件裝入第一部件內,未裝入第二部件的第一部件沿所在流道流動將觸抵所述報警機構而引發報警機構響應報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裝配機構包括導軌、相對地設置在導軌二側的二驅動機構、以及設置在導軌一側的報警機構,所述導軌包括平行設置的二流道,且二流道中部形成有連通口,當待裝配的一流道內的第一部件與另一流道內的第二部件分別流至該連通口處時,其中一驅動機構定位第一部件,另一驅動機構推動第二部件裝入第一部件內,未裝入第二部件的第一部件沿所在流道流動將觸抵所述報警機構而引發報警機構響應報警。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包括底板、形成在底板兩側的側壁、以及形成在底板中部與側壁平行的間隔壁,從而將該導軌分成平行的所述的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存在高度差。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側壁上開設有相對的缺口,間隔壁上開設的所述連通口位于二相對的缺口之間。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承載板、氣缸、活塞桿、連接體、推塊、以及定位板,所述承載板設置在側壁的缺口處沿側壁的外側延伸,該承載板上固設有所述氣缸與定位板,所述活塞桿連接于氣缸上,連接體固接于活塞桿的末端,所述推塊固接于連接體相對活塞桿的一端,所述定位板用以對推塊的移動距離定位。6.如權利要求5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海黃天候吳志剛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天球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一夲道dvd高清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