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其包含端子片(1)與該端子片連接的引線(4),其中上述端子片(1)包含主體部(2)和連接部(3),上述端子片通過上述連接部與上述引線的一端連接,上述連接部具有對上述端子片和上述引線兩者的連接進行定位的結構體。上述結構體可以是凹槽,引線的一端位于上述凹槽內且通過在上述凹槽內填充焊錫而與上述端子片連接。上述結構體還可以是咬合孔(9),上述引線的一端穿入上述咬合孔中,以咬合壓接的方式與上述端子片連接,引線的前端與臺階(8)抵接。還提供一種電路裝置,其具有電池或電池組和一個或多個上述端子連接結構。該端子連接結構定位準確、控制方便,并且加工成本低、對連接部件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端子連接結構和具有該端子連接結構的電路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移動、掌上電子產品的普及,電池如鎳鎘、鎳氫、鋰離子二次電池等因為其能進行重復充放電,使用方便,容量高,小巧便于攜帶等優點而得到迅猛發展。人們在使用過程中也對這些電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容量,高功率,高安全性等等。對電池的安全性等性能以及電池的連接結構一直在進行各種研究。專利文獻CN1901252A中公開了一種電池連接片,該電池連接片為片狀金屬板,該電池連接片的同一側具有縱向的凹槽與凸槽,上述凸槽位于電池連接片的中部且上述凹槽·位于電池連接片的一端,或者上述凹槽位于電池連接片的中部且上述凸槽位于電池連接片的一端。當使用兩個上述電池連接片來連接兩個電池而裝配成電池組時,由于兩個電池連接片一直處于良好的壓緊接觸狀態,因此被裝配成的電池組不易松動,而且裝卸方便。也就是通過上述電池連接片的表面上所具有凹槽和凸槽來固定電池,提高電池組之間的牢固性并且裝卸方便。專利文獻CN201349038Y公開了一種用于電池之間進行串聯、并聯或者混聯連接的電池連接片,該電池連接片的一端穿過蓋板并且與電芯組件連接,該電池連接片的表面上設有凹槽,當受到機械外力后,上述凹槽斷裂起安全作用,減少了電池內部短路的隱患,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但是,上述文獻中所公開的均是電池之間進行連接而裝配成電池組時所采用的電池連接片,而沒有公開在電路裝置中將電池與外部部件(如連接器、安全保護用電氣部件、外部引線等)連接時的情況。目前,在構成電路裝置時,為了方便電池與外部部件(如連接器、安全保護用電氣部件、外部引線等)連接,通常的做法是將外部部件與端子通過焊錫進行焊接,然后再將焊接組裝后的端子與電池正極(或負極)點焊焊接,從而實現了電池與外部部件的有效連接,共同構建完整的電路裝置或電池組。圖I為現有技術的端子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1(a)為端子片Γ的示意圖,圖1(b)為端子片I'與引線4'連接的示意圖。在電路裝置或電池組中使用這種端子連接結構時,通常端子片的一端與電池電極焊接,端子片的另一端與引線進行焊接,在目前技術中,在焊接過程中完全靠人為控制焊接位置和焊錫球6,的高度,按此種方式進行焊接時容易發生焊錫位置偏移、所連接的部件也容易發生偏位,同時對于焊錫高度控制較為困難,容易發生焊錫球過高而影響電池的外形尺寸。另外,在將端子連接結構與溫度保護部件(溫度保險絲、PTC、熱敏開關等)連接時,因為焊接操作的溫度高達300°C左右,所以通常操作時需要安裝散熱裝置才能進行,操作麻煩,且有可能對部件造成損傷,即有可能發生由于焊錫溫度過高而導致部件失效的不安全事故。圖2為上述現有技術的端子連接結構焊接在電池電極上的狀態的示意圖。本專利技術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而完成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端子連接結構,該端子連接結構具有定位準確、連接高度控制方便、連接強度高、導電性良好以及加工成本低、操作性好的特點,并且對連接部件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專利技術者經過精心的研究,得到了下述的技術方案。(I) 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端子片和與該端子片連接的引線,其中上述端子片包含主體部和連接部,上述端子片通過上述連接部與上述引線的一端連接,上述連接部具有對上述端子片和上述引線兩者的連接進行定位的結構體。(2)根據上述(I)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結構體配置在上述端子片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3)根據上述(I)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結構體是凹槽,上述引線的·一端位于上述凹槽內且通過在上述凹槽內填充焊錫而使上述引線的一端與上述端子片連接。(4)根據上述(I)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結構體是咬合孔,上述引線的一端穿入上述咬合孔中,上述引線以咬合壓接的方式與上述端子片連接。(5)根據上述(4)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主體部和上述連接部的分界處設置有臺階,該臺階位于上述咬合孔的前端。(6)根據上述(4)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咬合孔為一個、兩個或更多個。(7)根據上述(5)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穿入上述咬合孔中的上述引線的前端與上述臺階抵接。(8)根據上述(I)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主體部、上述連接部和上述結構體是一體成型的。(9)根據上述(I)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片的材質為鎳、鐵鍍鎳或不銹鋼。(10)根據上述⑴或(3)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連接結構為電池的電極端子連接結構,上述端子片為與電極相連接的電極端子片,上述引線與另外的電極或外部元件相連接。(11)根據上述⑴或(4)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連接結構為溫度保護部件用端子連接結構,上述引線與上述溫度保護部件相連接。(12)根據上述(11)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溫度保護部件是溫度保險絲。(13) 一種電路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電池或電池組和一個或多個上述(I) (12)任一項中上述的端子連接結構。(14)根據上述(13)的電路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連接結構為電極端子連接結構和/或溫度保護部件用端子連接結構。根據上述端子連接結構,采用上述端子片進行焊接連接時,具有定位準確、焊錫高度控制方便、焊錫強度、導電性良好的特點;并且,當其與溫度保護部件連接時,其可免去采用焊錫、采用普通咬合壓接即可連接,加工成本低、操作性好、對連接部件有良好的保護作用。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的端子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I (a)為端子片示意圖,圖1(b)為端子片與引線連接的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的端子連接結構焊接在電池電極上的狀態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端子連接結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3(a)為帶有凹槽的端子片的結構示意圖,圖3(b)為圖3(a)所示的端子片與引線連接而形成的端子連接結構的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端子連接結構的另一個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4(a)為帶有咬合孔的端子片的結構示意圖,圖4(b)為圖4(a)所示的端子片與引線連接而形成的端子 連接結構與溫度保護部件相連接的示意圖。圖5為圖3所示的端子連接結構焊接在電池正極端上時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圖4所示的端子連接結構與電池正極端相連接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同時使用了電極端子連接結構和溫度保護部件用端子連接結構兩者的一個電路裝置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端子連接結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3(a)為端子片的結構示意圖,該端子片I包含主體部2和連接部3,該連接部3帶有凹槽5作為對上述端子片I與引線4兩者的連接進行定位的結構體。圖3(b)為圖3(a)所示的端子片與引線連接而形成的端子連接結構的示意圖,其中上述端子片I通過上述連接部3與上述引線4的一端連接,也就是上述引線4的一端位于上述凹槽5內且通過在上述凹槽5內填充焊錫而使上述引線4的一端與上述端子片I連接。上述凹槽是通過沖壓成型而成的,上述凹槽用于放置和定位引線。上述凹槽優選配置在端子片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該凹槽能夠防止上述引線焊接在端子上的位置發生偏移。在凹槽內填充焊錫就使得端子片與引線間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端子片和與該端子片連接的引線,其中所述端子片包含主體部和連接部,所述端子片通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引線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部具有對所述端子片和所述引線兩者的連接進行定位的結構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端子片和與該端子片連接的引線,其中所述端子片包含主體部和連接部,所述端子片通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引線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部具有對所述端子片和所述引線兩者的連接進行定位的結構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體配置在所述端子片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體是凹槽,所述引線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內且通過在所述凹槽內填充焊錫而使所述引線的一端與所述端子片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體是咬合孔,所述引線的一端穿入所述咬合孔中,所述引線以咬合壓接的方式與所述端子片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和所述連接部的分界處設置有臺階,該臺階位于所述咬合孔的前端。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孔為一個、兩個或更多個。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亮亮,張健,鞏桎茹,
申請(專利權)人:松下能源無錫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