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觸控顯示單元具有第一區域,當該第一區域被觸發后,在該第一區域之外,隨機地于該觸控區域內產生第二區域,若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解除該鎖定狀態;若該偵測單元未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維持該鎖定狀態;如此使用者可通過前后兩次操作逐步操作實現準確而快速的解鎖,一次性解鎖成功率比較高,提高了解鎖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具體而言,本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具有觸控屏幕的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利用觸控屏幕解除使用者接口于鎖定狀態。
技術介紹
傳統觸控式電子裝置以連續滑動方式解除使用者接口鎖定狀態,但可能因手滑動誤觸,導致解除使用者接口鎖定狀態時失敗,使用者可能需要多次才能解除鎖定,因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電子裝置與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快速準確的實現電子裝置的解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包括觸控顯示單元,具有觸控區域,該觸控區域具有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控制單元,耦接該觸控顯示單元;以及偵測單元,耦接該控制單元,該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觸控顯示單元被觸碰的位置;其中,當該電子裝置于鎖定狀態時,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一區域被觸發后,該控制單元于該觸控區域內隨機地產生該第二區域,若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解除該鎖定狀態;若該偵測單元未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維持該鎖定狀態。進一步的,該電子裝置更包含按鍵,當該電子裝置于該鎖定狀態時,該按鍵被觸發后,該控制單元于該觸控區域內產生該第一區域,其中該第一區域位置固定或隨機。進一步的,該觸控顯示單元包含顯示器與觸控面板,該控制單元控制該顯示器顯示第二影像對應該第二區域。其中,該控制單元控制該顯示器顯示第一影像對應該第一區域。進一步的,若該偵測單元于預定時間內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解除該鎖定狀態;若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二區域于預定時間未被觸發,該控制單元維持該鎖定狀態。其中,若該偵測單元于預定時間內偵測到該第一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隨機地產生該第二區域;若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一區域于預定時間未被觸發,控制單元維持該鎖定狀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具有觸控區域,該觸控區域具有第一區域,該方法包括(a)當該電子裝置于鎖定狀態時,偵測該第一區域是否被觸發,若否,維持該鎖定狀態;若是,執行步驟(b) ;(b)在該第一區域之夕卜,隨機地于觸控區域內產生第二區域;以及(C)偵測到該第二區域是否被觸發,若否,維持該鎖定狀態;若是,解除該鎖定狀態。進一步的,當該電子裝置收到解除鎖定訊號時,產生該第一區域,其中該第一區域位置固定或隨機。進一步的,該步驟(b)更包含顯示影像,該影像對應該第二區域。進一步的,該步驟(C)更包含偵測于預定時間內該第二區域是否被觸發,若否,維持該鎖定狀態;若是,解除該鎖定狀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觸控顯示單元具有第一區域,當該第一區域被觸發后,在該第一區域之外,隨機地于該觸控區域內產生第二區域,若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解除該鎖定狀態;若該偵測單元未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維持該鎖定狀態;如此使用者可通過前后兩次操作逐步操作實現準確而快速的解鎖,一次性解鎖成功率比較高,提高了解鎖效率。附圖說明 圖I本專利技術一種電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A為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的第一狀態示意圖。圖2B為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的第二狀態示意圖。圖3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步驟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本專利技術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是利用觸控屏幕解除使用者接口于鎖定狀態,當電子裝置的使用者接口于鎖定狀態時,第一區域被觸發后,電子裝置使觸控區域內隨機地產生第二區域,若第二區域被觸發,解除該鎖定狀態。以下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僅用以作為范例說明,并非用以限縮本專利技術欲保護的范圍。首先,請參閱圖1,為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100包含有觸控顯示單元120、控制單元140與偵測單元160。電子裝置100可為具觸控功能接口的電子裝置,例如智能型手機、衛星導航裝置或平板計算機,觸控功能可為電阻或電容式,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觸控顯示單元120具有顯示器122與觸控面板124,偵測單元160耦接控制單元140與觸控面板124,顯示器122與觸控面板124分別耦接控制單元140,用以偵測使用者于觸控區域(圖I虛線部分)觸發的位置,電子裝置對應被觸發的位置執行對應功能。下面詳細敘述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如圖2A至圖2B所示。于本實施例中,如圖2A所示,為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的第一狀態示意圖,描述了解鎖過程中的原理。當電子裝置100的使用者接口于鎖定狀態(待機)時,此時,若使用者欲解除鎖定狀態,使用者只要按壓按鍵180,按鍵180被觸發后,控制單元140于觸控區域內產生第一區域210,其中第一區域210位置可以為固定或隨機;偵測單元160偵測到第一區域210被觸發后,控制單元140于觸控區域內任意位置隨機地產生第二區域220 (如圖2B所示),若偵測單元160偵測到第二區域220被觸發,控制單元140解除鎖定狀態;若偵測單元160未偵測到第二區域220被觸發,控制單元140維持鎖定狀態。補充說明,按鍵180被觸發后,控制單元140于觸控區域內產生第一區域210,若偵測單元160于預定時間(例如5秒鐘內)內偵測到第一區域210被觸發,控制單元140隨后產生第二區域220 ;若偵測單元160偵測到第一區域210于預定時間未被觸發,控制單元140維持該鎖定狀態。同樣地,若偵測單元160于預定時間內偵測到第二區域220被觸發,控制單元140解除鎖定狀態;若偵測單元160偵測到第二區域220于預定時間未被觸發,控制單元140維持鎖定狀態。另外,按鍵180同時也為電子裝置100的電源開關鍵,但非限制條件,其目的在產生一訊號喚醒電子裝置,用以進入解除鎖定狀態接口。補充說明,請繼續參考圖2A至圖2B,按鍵180被觸發后,控制單元140于觸控區域內產生第一區域210,此時,控制單元140同時控制顯示器122產生第一像212對應第一區域210,用以提示使用者觸發第一區域210的位置;同樣地,控制單元140亦可控制顯示器122產生第二影像222對應第二區域220,用以提示使用者觸發第二區域220的位置。需注意,第一影像212、第二影像222可以相同或不同,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如圖3所示,為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驟圖。本專利技術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將結合電子裝置的圖I、圖2A、圖2B進行具體的說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31 電子裝置100處于待機鎖定狀態;S32 電子裝置100是否收到解除鎖定訊·號,若收到,進入S33,若否,回到鎖定狀態S31,其中解除鎖定訊號可以透過按壓按鍵180,按鍵180被觸發后產生解除鎖定訊號;S33 :控制單元140于觸控區域內產生第一區域210 ;S34 :偵測單元160偵測第一區域210是否被觸發,若是,進入S35,若否,回到鎖定狀態S31,其中第一區域210位置可以為固定或隨機;S35 :控制單元140于觸控區域內任意位置隨機地產生第二區域220 ;S36 :偵測單元160偵測第二區域220是否被觸發,若是,進入S37,若否,回到鎖定狀態S31 ;S37 :解除使用者接口于鎖定狀態。另外,在步驟S35中,產生第二區域的時候,控制單元140同時控制顯示器122產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觸控顯示單元,具有觸控區域,該觸控區域具有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控制單元,耦接該觸控顯示單元;以及偵測單元,耦接該控制單元,該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觸控顯示單元被觸碰的位置;其中,當該電子裝置于鎖定狀態時,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一區域被觸發后,該控制單元于該觸控區域內隨機地產生該第二區域,若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解除該鎖定狀態;若該偵測單元未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維持該鎖定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觸控顯示單元,具有觸控區域,該觸控區域具有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 控制單元,稱接該觸控顯示單元;以及 偵測單元,耦接該控制單元,該偵測單元用以偵測該觸控顯示單元被觸碰的位置; 其中,當該電子裝置于鎖定狀態時,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一區域被觸發后,該控制單元于該觸控區域內隨機地產生該第二區域,若該偵測單元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解除該鎖定狀態;若該偵測單元未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維持該鎖定狀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電子裝置更包含按鍵,當該電子裝置于該鎖定狀態時,該按鍵被觸發后,該控制單元于該觸控區域內產生該第一區域,其中該第一區域位置固定或隨機。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觸控顯示單元包含顯示器與觸控面板,該控制單元控制該顯示器顯示第二影像對應該第二區域。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控制單元控制該顯示器顯示第一影像對應該第一區域。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若該偵測單元于預定時間內偵測到該第二區域被觸發,該控制單元解除該鎖定狀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妤菁,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佳世達電通有限公司,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