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金屬箍的搬送方法,在熔接以使內置光纖的一端面與連接端面一致并且使該內置光纖的另一端從該連接端面的相反側端部突出的方式配置的金屬箍的所述內置光纖的另一端和連接光纖的一端之后,將所述金屬箍的筒狀部插入并把持在金屬箍把持件所具有的把持部中,并把持在所述金屬箍把持件上延設的柄部和所述連接光纖,同時將所述金屬箍搬送到熔接部加強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將帶有與光纖熔接的內置光纖的金屬箍搬送到熔接部加強裝置中的金屬箍的搬送方法以及用于把持金屬箍的金屬箍把持件。
技術介紹
近年來,由于FTTH (Fiber To The Home)等的普及,光通信網在一般家庭等中較多地得到使用,與之相伴,采用了各種在連接現場不進行研磨工序而組裝光連接器來連接光纖的連接方法。 作為這樣的光連接器,公知有下述機械光連接器,其使內置光纖的一端面與金屬箍的連接端面一致,并使內置光纖的另一端從金屬箍的另一端部突出,在金屬箍的另一端部上具有機械保持部(例如參照特開平10-206688號公報、特開平11-142686號公報、特開平11-142687號公報、特開平11-160563號公報、特開2000-347068號公報)。該機械光連接器使內置光纖的另一端與其他的光纖的一端機械地保持為軸芯一致而連接,由此,可在其他的光纖的一端上設置光連接器。此外,近年來,提出有將內置光纖和其他的光纖的連接進行熔接而提高了長期可靠性的光連接器(例如參照特開2002-82257號公報)。圖19是示意地表示特開2002-82257號公報中公開的以往的光連接器10的局部剖視圖。該光連接器10具有金屬箍11、內置光纖12、殼體15、和螺旋彈簧20,與光纖心線14熔接,熔接部通過加強體13而加強。殼體15包括栓形殼體16、止動環17以及罩體18。栓形殼體16和止動環17通過卡合孔16a和卡合突起17a的卡接而結合,罩體18安裝在形成殼體15后部的止動環17上。罩體18包括安裝部18a和撓曲部18b。螺旋彈簧20收納在金屬箍11和止動環17之間,使金屬箍11在軸方向上可移動地保持金屬箍11。內置光纖12預先在制造工廠等將適當的光纖心線切斷為規定長度,并插接固定在金屬箍11內。該內置光纖12的一端面與金屬箍11的連接端面一起預先進行端面研磨的處理,并進行加工以便在與進行連接的對方的光連接器之間不會產生連接損失。另一方面,內置光纖12的突出到金屬箍11的后方的另一端,為了熔接而需要被覆的除去和端面處理,但對于這些一般也在制造工廠等進行預處理/加工。與光連接器10連接的光纖心線14,為了熔接而當然要進行被覆的除去和端面處理并在現場進行。在連接現場,搬入用于進行該處理的工具類。圖20 圖22是說明熔接插接在金屬箍11內的內置光纖12和光纖心線14的作業的說明圖。另外,該熔接作業在連接現場進行。在熔接之前,內置光纖12的用來熔接的端部,如上所述預先在工廠中如圖20所示,露出除去了被覆12a的裸光纖部12b,此外,光纖心線14在其一端被除去被覆14a,露出裸光纖部14b。接著,裸光纖部12b和14b通過把持它們的夾具而被載置在熔接機上,在夾具上的V形槽上進行調心以及夾緊后,如圖21所示,通過基于來自放電電極22a的放電電弧A的放電加熱來進行熔接,形成熔接部19。接著,由于熔接部19的被覆被除去從而機械強度下降,所以將熔接部19搬送到后述的熔接部加強裝置中,并在此如圖22所示,在熔接部19上被覆加強體13。該加強體13是內包有例如金屬等加強部件以及熱塑性樹脂的熱收縮性管,將加強體13覆蓋在熔接部19上,并搬送到熔接部加強裝置中,加熱加強體13使其收縮而被覆熔接部19。另外,作為保護熔接部的方法,除了使用加強體13外,也使用在熔接部的周圍被覆連接UV固化樹脂并使其固化而形成被覆層的再涂(U — f >々'' )法。圖23是表示熔接光纖彼此的以往的熔接機21的主要部的一例的圖,表示了在其中央部分上配置熔接作業部22,在上部配置熔接部加強裝置23的情況。在熔接作業部22上,左右地配置有光纖夾具H,其使光纖F彼此以其端面相互對置的方式配置固定,此外,在 中央部配置有用于發生放電電弧的放電電極22a。此外,熔接部加強裝置23配置有左右一直線狀延伸的長尺寸的加熱室23a,在其兩端配置有對熔接后的光纖施加張力而保持光纖F的夾具23b。另外,附圖標記22b是覆蓋熔接作業部22的蓋,附圖標記23c是覆蓋熔接部加強裝置23的蓋。在使用該熔接機21而熔接安裝在金屬箍11內的內置光纖12和光纖心線14時,將一光纖夾具H置換為金屬箍夾具而進行。如上所述,為了在熔接了光纖和內置光纖后的金屬箍的熔接部上被覆加強體而進行機械保護,需要將金屬箍從熔接機的熔接作業部搬送到熔接部加強裝置中。但是,由于在金屬箍的連接端面側沒有安裝光纖,所以如以往的熔接光纖彼此的情況那樣,不能分別把持光纖而進行搬送。因此,作為其搬送方法,如圖24所示,考慮如下的方法等用具有分別有晾衣夾那樣的形狀的夾持部25a、25a的夾持件25夾持金屬箍11和光纖心線14,并從熔接作業部22搬送到熔接部加強裝置23的加熱室23a。另外,該夾持件25為如下的結構通過具有規定長度的棒狀的連接部件25b而連結,且夾持部25a、25a配置為規定間隔,在搬送時不會對熔接部施加拉力。但是,在所述的通過夾持件25夾持金屬箍11等的搬送方法中,由于加熱室23a的插入口窄,所以為了將熔接部19以及加強體13收容在加熱室23a中,必須減小夾持件25的大小,在夾持金屬箍11等的狀態下收容在加熱室23a中,或在加熱室23a上解除金屬箍11的夾持而使加強體13以及金屬箍11 一起落下到加熱室23a內等。但是,在使用小夾持件25并與金屬箍11 一起收容在加熱室23a中的情況下,由于熔接部加強裝置23的蓋23c無法關閉,所以無法使熱收縮管這樣的加強體13在加熱室23a內穩定地收縮。此外,考慮有在夾持件25的周圍配置相當于蓋的部件,并將其覆蓋在加熱室23a上的方法,但產生作業性變差,或由于部件個數增多所以變得高價等問題。此外,從熔接部加強裝置23上落下的方法,由于熔接部19在落下的沖擊作用下有可能斷線,或無法使熔接后的光纖彼此保持筆直,所以存在無法以良好的形狀使熱收縮管收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所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金屬箍的搬送方法,其將以使內置光纖的一端面與連接端面一致并且使該內置光纖的另一端從該連接端面的相反側的端部突出的方式配置的金屬箍、和與所述內置光纖連接的連接光纖的一端載置在熔接機的熔接作業部上,在熔接所述內置光纖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連接光纖的所述一端之后,將所述金屬箍搬送到熔接部加強裝置中,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金屬箍的筒狀部從所述連接端面側插入并把持在金屬箍把持件所具有的把持部中,并把持所述金屬箍把持件的在所述把持部的相反側延設的柄部和所述連接光纖,同時搬送所述金屬箍。此外,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金屬箍把 持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把持部,其將金屬箍的筒狀部從該金屬箍的連接端面側插入并把持;柄部,其在所述把持部的相反側延設。以上所述的情況和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的目的、特征、優點、以及技術上及產業上的意義,若參照附圖并閱讀以下的本專利技術的詳細的說明,可更進一步理解。附圖說明圖I是示意地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I的金屬箍把持件的分解圖。圖2是示意地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I的金屬箍把持件的主視圖。圖3是示意地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I的金屬箍把持件的局部剖視側視圖。圖4是說明熔接金屬箍和連接光纖的工序的說明圖。圖5是說明熔接金屬箍和連接光纖的工序的說明圖。圖6是說明熔接金屬箍和連接光纖的工序的說明圖。圖7是說明熔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屬箍把持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把持部,其將金屬箍的筒狀部從該金屬箍的連接端面側插入并把持,所述金屬箍中內置有需要與光纖心線連接的光纖;柄部,其在所述把持部的與把持所述筒狀部的一側相反的一側延設,呈繩狀。
【技術特征摘要】
2007.01.31 JP 2007-0212981.一種金屬箍把持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把持部,其將金屬箍的筒狀部從該金屬箍的連接端面側插入并把持,所述金屬箍中內置有需要與光纖心線連接的光纖;柄部,其在所述把持部的與把持所述筒狀部的一側相反的一側延設,呈繩狀。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金屬箍把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呈直線狀。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金屬箍把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為一根柄。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金屬箍把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的斷面呈圓形。5.一種金屬箍夾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夾具基座,其載置被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金屬箍把持件把持的狀態的金屬箍。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金屬箍夾具,其特征在于,將金屬箍載置到所述夾具基座時,所述金屬箍把持件的柄部從所述金屬箍夾具的端部向外側延伸。7.一種熔接機,其特征在于,在熔接作業部具有夾具配置部,其中,將被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秋山知廣,
申請(專利權)人:古河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