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連續測量的光譜檢測棒。
技術介紹
在化工生產、環境監測、排放監測等許多領域都需要對氣體、液體等濃度成分進行監測和分析。光譜法是進行氣體濃度連續監側的一種重要方法。在光譜法成分濃度分析中,待測物在樣品池中,測量光則從樣品池的一端入射,通過被測氣體后,從樣品池的另一端透射出去,進入光譜分析儀器或通過光纖進入光纖光譜儀。在這種測量儀器中,如何布置光路,使儀器的結構盡可能簡單可靠,減小尺寸和體積對于用于現場環境、實地監測的儀器是很重要的。現有技術存在以下技術問題(1)現有測量裝置,一般都是將系統做成桌面臺式,檢測的介質放在固定光程的器皿中,然后將器皿放入光路中間檢測,需要取樣,不利于 移動和隨時隨地檢測,難以真正實現連續測量和實際的準確檢測,(2)現有測量裝置,雖然有參比光的檢測但沒有針對光源光強和波長做自動在線校驗的手段和方法,(3)由于測量光源在工作一段時間后,發光的強度會由于器件的老化而衰減,所以存在測量不精確,尤其對于濃度檢測會帶來很大的偏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連續測量的光譜檢測棒,此光譜檢測棒可直接投入待測環境的待測點,實時測試現場環境;且增加光譜衰減器的補償作用,提高了測量精度。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連續測量的光譜檢測棒,包括管體、位于管體中部的玻璃器皿池、測量光源和MMS光感應器,所述玻璃器皿池具有供測量光譜通過的第一光路通道和供參比光譜通過的第二光路通道,玻璃器皿池在第一光路通道具有一可盛待測物的凹槽,此管體前部由第一后蓋和玻璃器皿池一端形成第一密封腔,管體后部由第二后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連續測量的光譜檢測棒,特征在于:包括管體(1)、位于管體(1)中部的玻璃器皿池(2)、測量光源(3)和MMS光感應器(4),所述玻璃器皿池(2)具有供測量光譜通過的第一光路通道(21)和供參比光譜通過的第二光路通道(22),玻璃器皿池(2)在第一光路通道(21)上具有一可盛待測物的凹槽(23),此管體(1)前部由第一后蓋和玻璃器皿池(2)一端形成第一密封腔(11),管體后部由第二后蓋和玻璃器皿池另一端形成第二密封腔(12),所述測量光源(3)位于第一密封腔(11)內,第一凸透鏡(5)位于測量光源(3)和玻璃器皿池(2)之間,所述MMS光感應器(4)位于第二密封腔(12)內,第二凸透鏡(6)位于MMS光感應器(4)和玻璃器皿池(2)之間,一光譜衰減器(7)位于第一密封腔(11)內,此光譜衰減器(7)經第一傳動機構(8)驅動可在測量光源(3)和玻璃器皿池(2)之間的光路和非光路兩個位置上切換,一擋光片(9)位于第二密封腔(12)內,此擋光片(9)經第二傳動機構(10)驅動可在所述MMS光感應器(4)和玻璃器皿池(2)之間的第一光路通道(21)光路和第二光路通道(22)光路兩個位置上切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連續測量的光譜檢測棒,特征在于包括管體(I)、位于管體(I)中部的玻璃器皿池(2 )、測量光源(3 )和MMS光感應器(4 ),所述玻璃器皿池(2 )具有供測量光譜通過的第一光路通道(21)和供參比光譜通過的第二光路通道(22),玻璃器皿池(2)在第一光路通道(21)上具有一可盛待測物的凹槽(23),此管體(I)前部由第一后蓋和玻璃器皿池(2) —端形成第一密封腔(11),管體后部由第二后蓋和玻璃器皿池另一端形成第二密封腔(12),所述測量光源(3)位于第一密封腔(11)內,第一凸透鏡(5)位于測量光源(3)和玻璃器皿池(2)之間,所述麗S光感應器(4)位于第二密封腔(12)內,第二凸透鏡(6)位于麗S光感應器(4 )和玻璃器皿池(2 )之間,一光譜衰減器(7 )位于第一密封腔(11)內,此光譜衰減器(7)經第一傳動機構(8)驅動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旭東,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天和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鐘旭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