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包括底座以及依次設于底座上的車頭箱、左擺架、右擺架以及兩個結構相同的中間擺架,車頭箱通過萬向節與左擺架的主軸相連,四個擺架上均設有傳感器,將左、右擺架的傳感器垂直設置,中間擺架的傳感器水平設置,并通過各自的測振絲、剛度片以及減震彈簧,構成具有上下自由度的緩沖支承機構,從而在凸焊機上、下電極中心與工件軸心不重合時,能夠避免工件受到徑向力的沖擊,防止工件、主軸及其軸承受損。另外,通過減小中間擺架的寬度尺寸,從而還能夠使工件的裝夾及焊接頭不受中間擺架的限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傳動軸專用平衡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
技術介紹
在汽車行業中,一般采用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來檢測及修正三節傳動軸的平衡。請參閱圖I 圖7所示,現有的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靠其設于底座100上的車頭箱110提供動力,并通過萬向節120與左擺架130主軸相連,左擺架130、右擺架140以及兩個中間擺架150上安裝有夾具,從而帶動工件I旋轉,每個擺架下部還安裝有傳感器160,當工件I (三節傳動軸)在旋轉過程中,如若質心和旋轉中心不在一個軸線上時,必然會產生離心力,該離心力可引起傳感器中線圈往復運動切割磁力線從而引起輸出電流的變化。通過將此電流信號送入電測系統中經特定解算方式運算,從而顯示出該工件不平衡量的大小及角度,并根據設置可移動凸焊機2在凸焊支架3上行走到指定位置,進而選擇不同規格平衡塊 進行焊接校正。請結合圖2、圖3所示,上述左擺架130由絕緣盤131等多個主要功能零件組成。車頭箱110上的萬向節120通過絕緣盤131與主軸132上的連接盤133相連,整個主軸系統支承在成對安裝的配對角接觸軸承上,而軸承座134通過絕緣板135與上座136相聯。傳感器160通過支架161水平安裝在擺架的下座137上。上座136與下座137之間通過兩側剛度板138相連。當工件I具有不平衡量時,必然引起剛度板138的橫向振動,而帶動傳感器160的內部線圈軸向竄動,必然產生一定量值和頻率與工件平衡轉速一致的電流,此電流通過電測系統的解算,能顯示工件的不平衡量和角度。請結合圖4、圖5所示,中間擺架150的下部結構與左擺架130完全相同,而在其絕緣板上安裝有專業夾具170 (見圖I)用于固定工件的兩個中間軸承座。請結合圖6、圖7所示,右擺架140結構與左擺架130基本相同并呈對稱設置,與左擺架130相比只不過省略了主軸后端的絕緣盤和連接盤。通過以上結構可以看出四個擺架的傳感器160均采用水平安裝形式,而且中間擺架150下部的外形尺寸與左、右擺架130、140完全相同。四個擺架均沒有上、下方向自由度,經以上結構分析,該結構在實際使用中主要有以下缺點A、由于中間擺架150體積較大,其寬度達到500mm,必然限制了兩擺架間的最小距離,這樣在生產中主要帶來如下兩個缺陷I、當工件I中間一節傳動軸較短時,受中間擺架150干涉,工件I無法裝夾,最終無法對其進行檢測;2、當平衡修正時,凸焊機2的焊接頭無法伸入到兩擺架中間,導致中間一節傳動軸的焊接平衡塊只能用手工電焊操作,嚴重影響了平衡校正的質量和效率。B、由于擺架沒有上、下自由度,當平衡修正時還會產生以下問題因為凸焊機2是通過下、上兩個焊極通過夾緊工件I的軸管和平衡塊,通過瞬間通入大強度電流將平衡塊焊接在軸管上,上、下兩電極同時相對工件軸線移動,從而實現焊接目的。而上、下兩焊極的中心位置控制中心誤差非常大,當焊極中心與工件I中心有差異時,則工件I將承受較大的徑向載荷,此載荷可通過工件I傳遞到平衡機主軸系統,所以會產生以下兩種現象I、導致工件I軸管壓彎,影響平衡修正質量,甚至反復修正仍無法達到平衡技術指標。2、導致左、右擺架130、140主軸彎曲變形和主軸軸承損壞,使平衡機故障率大大提高,無法正常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四擺架傳動軸平衡 機,能夠使擺架具有上、下方向的自由度,避免工件受徑向力的沖擊,并滿足中間一節傳動軸較短時的平衡檢測及焊接的要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包括底座以及依次設于底座上的車頭箱、左擺架、右擺架以及兩個結構相同的中間擺架,車頭箱通過萬向節與左擺架的主軸相連,四個擺架上均設有傳感器,所述的左擺架和右擺架的傳感器均垂直設置,并分別通過測振絲與各自擺架的軸承座連接,軸承座的上下端分別通過一水平剛度板固定在擺架的上座上,上座通過側部的垂直剛度板固定在擺架的下座上,在軸承座與下座之間還設有用以彈性支承的減震彈簧,減震彈簧上端與軸承座及其下端的水平剛度板相連,減震彈簧下端與下座相連;所述的中間擺架的傳感器均水平安裝在中間擺架的下座上。所述的減震彈簧內還穿設有一用以調整減震彈簧的支承剛性的調整桿。所述的兩個中間擺架的寬度為160mm。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專利技術的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包括底座以及依次設于底座上的車頭箱、左擺架、右擺架以及兩個結構相同的中間擺架,車頭箱通過萬向節與左擺架的主軸相連,四個擺架上均設有傳感器,將左、右擺架的傳感器垂直設置,中間擺架的傳感器水平設置,并通過各自的測振絲、剛度片以及減震彈簧,構成具有上下自由度的緩沖支承機構,從而在凸焊機上、下電極中心與工件軸心不重合時,能夠避免工件受到徑向力的沖擊,防止工件、主軸及其軸承受損。另外,通過減小中間擺架的寬度尺寸,從而還能夠使工件的裝夾及焊接頭不受中間擺架的限制。附圖說明圖I是現有技術的平衡機的結構圖;圖2是圖I的側視圖;圖3是現有技術的左擺架的結構圖;圖4是圖3的側視圖;圖5是現有技術的中間擺架的結構圖;圖6是圖5的側視圖;圖7是現有技術的右擺架的側視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平衡機的結構9是本專利技術的左擺架的結構圖圖10是圖9的側視圖;圖11是本專利技術的中間擺架的結構圖;圖12是圖11的側視圖; 圖13是本專利技術的右擺架的結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請參閱圖8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與現有技術的平衡機基本相同,同樣也包括底座200以及依次設于底座200上的車頭箱210、左擺架230、右擺架240以及兩個結構相同的中間擺架250等主要部件,車頭箱210通過萬向節220與左擺架230的主軸232相連,四個擺架上均設有傳感器260。請結合圖9、圖10、圖1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左擺架230、右擺架240與現有技術的左、右擺架240主要包括的部件及結構基本相同,相同之處在此不再贅述,并且右擺架240與左擺架230呈對稱布置。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專利技術的左擺架230和右擺架240的傳感器260均垂直設置,以左擺架230為例,其傳感器260通過測振絲262與左擺架的軸承座234連接,軸承座234的上下端分別通過一水平剛度板239固定在上座236上,上座236則通過側部的垂直剛度板238固定在左擺架230的下座237上,在軸承座234與下座237之間還設有用以彈性支承的減震彈簧263,減震彈簧263上端與軸承座234及其下端的水平剛度板239相連,減震彈簧263下端與下座237相連,從而構成具有上、下自由度的緩沖支承機構。并且,在減震彈簧263內還穿設有一用以調整減震彈簧的支承剛性的調整桿264,通過擰動調整桿264來調整減震彈簧263的松緊度,從而起到調整其支承剛性。請再結合圖11、圖1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中間擺架250也與現有技術的中間擺架250主要包括的部件及結構也基本相同,其相同之處在此也不再贅述。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專利技術的中間擺架250的傳感器260均水平安裝在中間擺架250的下座257上,并通過測振絲262與上座256連接,整個上座256左側通過上水平剛度板259、連接塊2591及左側的垂直剛度板258與下座257相連固定,右側則通過右側的垂直剛度板258與下座2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包括底座以及依次設于底座上的車頭箱、左擺架、右擺架以及兩個結構相同的中間擺架,車頭箱通過萬向節與左擺架的主軸相連,四個擺架上均設有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擺架和右擺架的傳感器均垂直設置,并分別通過測振絲與各自擺架的軸承座連接,軸承座的上下端分別通過一水平剛度板固定在擺架的上座上,上座通過側部的垂直剛度板固定在擺架的下座上,在軸承座與下座之間還設有用以彈性支承的減震彈簧,減震彈簧上端與軸承座及其下端的水平剛度板相連,減震彈簧下端與下座相連;所述的中間擺架的傳感器均水平安裝在中間擺架的下座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四擺架傳動軸平衡機,包括底座以及依次設于底座上的車頭箱、左擺架、右擺架以及兩個結構相同的中間擺架,車頭箱通過萬向節與左擺架的主軸相連,四個擺架上均設有傳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擺架和右擺架的傳感器均垂直設置,并分別通過測振絲與各自擺架的軸承座連接,軸承座的上下端分別通過一水平剛度板固定在擺架的上座上,上座通過側部的垂直剛度板固定在擺架的下座上,在軸承座與下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甘堂,張昆,謝村夫,李鵬,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申聯試驗機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