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過濾式防真空吸油霧罩,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在下填料密封蓋和上填料密封蓋之間形成的合理環形腔中,通過多個L型支承架、上下兩層分瓣壓環帶、固定螺栓和支承架螺栓裝有分瓣過濾體。在分瓣過濾體內側對稱的兩個回油螺孔中裝有U型回油管,在下填料密封蓋兩側的吸油霧孔上裝有吸油霧管。把上端帶有分瓣柔性密封體、里側安裝多層分瓣擋環的分瓣導流罩固定在上填料密封蓋上,并且使分瓣導流罩與主軸同心。本技術方案必將廣泛應用于水力發電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主要用于水輪發電機組導軸承部套透平油槽動靜密封處外溢油霧的收集。
技術介紹
當前,水輪發電機組導軸承部套用于潤滑的透平油在油槽中被旋轉部件進行膨化后形成大量的油霧,這些油霧從填料密封蓋與主軸動靜間隙處向外溢出,溢出的油霧嚴重影響了機組絕緣并給機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尤其是處于轉子下面的透平油槽中被膨化的油霧向外溢出的現象就更為嚴重,因為在轉子下面與油槽填料密封蓋之間,風扇所形成的巨大冷卻風產生環形真空區,這個環形真空區將固定油槽中的油霧通過上、下填料密封蓋向外吸出,加劇了油霧外溢。同時,填料密封設計的環腔不合理,也是造成油霧外溢的原因之一。溢出的油霧形成的液態油不僅給機組檢修帶來具大的工作量,而且造成下游流域水質的污染,為此,水輪發電機組急需一種能克服轉子上風扇所形成環形真空區對固定油槽內的油霧外吸、環形腔合理及具有過濾油霧的吸油霧罩,通過這樣的吸油霧罩將外溢的油霧由吸油霧管吸入凈化裝置進行再次凈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既能克服環形真空區對固定油槽內被膨化的油霧外吸作用、環形腔合理,又具有油霧過濾功能的技術方案,其特征是,把下填料密封蓋以主軸為中心固定在固定油槽上端,在下填料密封蓋上面對稱處加工兩個M16 M25的回油螺孔,在兩個回油螺孔中分別裝上U型回油管,在兩個回油螺孔外側,通過支架螺栓固定多個支承架,在支承架里側裝有分瓣過濾體,通過上、下兩層分瓣壓環帶和固定螺栓把分瓣過濾體固定在對應的支承架上,把上填料密封蓋固定在下蓋上法蘭上,并且使上填料密封蓋內表面與分瓣過濾體上端緊密接觸,把上端固定有分瓣柔性密封體和內側固定裝有多層分瓣擋環的分瓣導流罩,通過導流罩下法蘭和下固定螺栓固定在上填料密封蓋靠主軸一側,使多層分瓣擋環形成的圓環內徑與主軸外徑距離都為I. 5 5mm,分瓣柔性密封體所構成的環內徑與主軸外徑輕微接觸,在下填料密封蓋側面對稱裝有兩個吸油霧管并與內部連通。過濾式防真空吸油霧罩包括下填料密封蓋、上填料密封蓋、吸油霧管。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所實現的技術效果是這樣的在水輪發電機組工作時,轉子帶動風扇形成了巨大的冷卻風,該冷卻風在風扇進風口處形成了環形真空區。導軸承的旋轉部件在固定油槽內部不斷使透平油膨化,使透平油形成了油霧膨化區,膨化區的油霧通過下填料密封蓋與主軸形成的動態間隙量外溢到油霧外溢區,溢到油霧外溢區的油霧在環形真空區的作用下被吸出污染機組定、轉子等關鍵部套;在本技術方案中為解決油霧污染的問題,改進了下填料密封蓋與上填料密封蓋安裝結構,合理的加大了下填料密封蓋與上填料密封蓋之間的環形腔。在環形腔中把分瓣過濾體通過上、下兩層分瓣壓環帶和固定螺栓對應固定在多個L型支承架上,多個L型支承架又通過支架螺栓固定在下填料密封蓋上面,把外溢區的油霧在通過吸油霧管吸出至凈化裝置之前,將通過分瓣過濾體把油霧進行凈化,以減輕凈化裝置的負擔。分瓣過濾體凈化的油霧形成液態油,這些液態油又通過對稱安裝在分瓣過濾體內側兩個對稱M16 M25回油螺孔中的U型回油管,排回到固定油槽內。U型回油管具有一定密封性,其高度根據吸油霧管的負壓確定。分瓣過濾體上、下兩端應與上、下填料密封蓋表面緊密接觸。為了解決環形真空區對油霧外溢區中的油霧外吸的技術問題,在上填料密封蓋靠主軸一側裝有分瓣導流罩,分瓣導流罩上端有用上環形分瓣壓環和導流罩上固定螺栓固定的分瓣柔性密封體,分瓣柔性密封體內徑與主軸外徑輕微接觸,在分瓣導流罩內側固定有多層分瓣擋環,因此分瓣導流罩完全克服了環形真空區對油霧外溢區中的油霧向外吸出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技術方案結構簡單合理,不僅徹底解決了水輪發電機組油霧外溢的技術難題,還減輕了凈化裝置的凈化負擔。在本領域中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為本領域中的發電機組避免油霧污染,節約能源,保證下流水質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技術方案,必將廣泛應用于水輪發電機組上。附圖說明·圖I.過濾式防真空吸油霧罩主視2.過濾式防真空吸油霧罩A-A視3.過濾式防真空吸油霧罩I放大視圖其中I、主軸 2、固定油槽3、透平油4、膨化區 5、U型回油管6、下填料密封蓋7、下蓋固定螺栓 8、下蓋下法蘭9、吸油霧孔10、吸油霧管 11、下蓋上法蘭12、上填料密封蓋13、上法蘭固定螺栓14、環形真空區15、風扇16、下固定螺栓 17、導流罩下法蘭18、分瓣導流罩19、導流罩上固定螺栓20、上環形分瓣壓環21、導流罩上法蘭22、分瓣柔性密封體23、分瓣擋環24、把合螺栓25、分瓣面 26、油霧外溢區27、分瓣壓環帶28、固定螺栓 29、分瓣過濾體30、L型支承架31、支架螺栓32、回油螺孔具體實施例方式用下蓋固定螺栓(7)將下填料密封蓋¢)固定在固定油槽(2)上端,在下填料密封蓋(6)上面對稱開有兩個回油螺孔(32)中分別裝上U型回油管(5),在回油螺孔(32)外側通過支架螺栓(31)在同一圓周上固定多個L型支承架(30),用上、下兩層分瓣壓環帶(27)和固定螺栓(28)把分瓣過濾體(29)對應固定在L型支承架(30)上,在下填料密封蓋(6)外側對稱的吸油霧孔(9)上裝有吸油霧管(10)。用上法蘭固定螺栓(13)把上填料密封蓋(12)固定在下蓋上法蘭(11)上。用上環形分瓣壓環(20)和導流罩上固定螺栓(19)將分瓣柔性密封體(22)固定在分瓣導流罩(18)上端,在分瓣導流罩(18)內固定有多層分瓣擋環(23),分瓣擋環(23)組裝后構成的是環形體,分瓣導流罩(18)通過分瓣面(25)和把合螺栓(24)組成一個筒,然后分瓣導流罩(18)用下固定螺栓(16)固定在上填料密封蓋 (12)內圓上,并與主軸⑴同心。實施完畢。權利要求1 一種過濾式防真空吸油霧罩,包括下填料密封蓋、上填料密封蓋、吸油霧管,其特征是,把下填料密封蓋以主軸為中心固定在固定油槽上端,在下填料密封蓋上面對稱處加工兩個M16 M25的回油螺孔,在兩個回油螺孔中分別裝上U型回油管,在兩個回油螺孔外偵牝通過支架螺栓固定多個支承架,在支承架里側裝有分瓣過濾體,通過上、下兩層分瓣壓環帶和固定螺栓把分瓣過濾體固定在對應的支承架上,把上填料密封蓋固定在下蓋上法蘭上,并且使上填料密封蓋內表面與分瓣過濾體上端緊密接觸,把上端固定有分瓣柔性密封體和內側固定裝有多層分瓣擋環的分瓣導流罩,通過導流罩下法蘭和下固定螺栓固定在上填料密封蓋靠主軸一側,使多層分瓣擋環形成的圓環內徑與主軸外徑距離都為I. 5 5mm,分瓣柔性密封體所構成的環內徑與主軸外徑輕微接觸,在下填料密封蓋側面對稱裝有兩個吸油霧管并與內部連通。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過濾式防真空吸油霧罩,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在下填料密封蓋和上填料密封蓋之間形成的合理環形腔中,通過多個L型支承架、上下兩層分瓣壓環帶、固定螺栓和支承架螺栓裝有分瓣過濾體。在分瓣過濾體內側對稱的兩個回油螺孔中裝有U型回油管,在下填料密封蓋兩側的吸油霧孔上裝有吸油霧管。把上端帶有分瓣柔性密封體、里側安裝多層分瓣擋環的分瓣導流罩固定在上填料密封蓋上,并且使分瓣導流罩與主軸同心。本技術方案必將廣泛應用于水力發電領域。文檔編號B01D46/24GK102900941SQ201110222129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過濾式防真空吸油霧罩,包括下填料密封蓋、上填料密封蓋、吸油霧管,其特征是,把下填料密封蓋以主軸為中心固定在固定油槽上端,在下填料密封蓋上面對稱處加工兩個M16~M25的回油螺孔,在兩個回油螺孔中分別裝上U型回油管,在兩個回油螺孔外側,通過支架螺栓固定多個支承架,在支承架里側裝有分瓣過濾體,通過上、下兩層分瓣壓環帶和固定螺栓把分瓣過濾體固定在對應的支承架上,把上填料密封蓋固定在下蓋上法蘭上,并且使上填料密封蓋內表面與分瓣過濾體上端緊密接觸,把上端固定有分瓣柔性密封體和內側固定裝有多層分瓣擋環的分瓣導流罩,通過導流罩下法蘭和下固定螺栓固定在上填料密封蓋靠主軸一側,使多層分瓣擋環形成的圓環內徑與主軸外徑距離都為1.5~5mm,分瓣柔性密封體所構成的環內徑與主軸外徑輕微接觸,在下填料密封蓋側面對稱裝有兩個吸油霧管并與內部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宏波,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迅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