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和一種防治土傳病蟲害的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有機肥,包括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按質量比1:1~900混合均勻,其中,第一組份為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第二組份為茶枯干粉。本發明專利技術克服了將茶枯干粉直接或腐熟后用于農田系統時所造成的毒殺效果衰減或肥效釋放緩慢的缺陷,能夠顯著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增加農作物產量,同時,具有顯著的殺蟲滅菌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有機肥,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殺蟲殺菌功能的有機肥。
技術介紹
土傳病蟲害,特別是土傳病害一直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土傳病害的病原菌以真菌為主,還有細菌、病毒類致病菌,土壤是土傳病原菌的良好傳播介質。生產上危害瓜果豆等蔬菜的100多種病原菌常在土壤中或借助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因此,農業生產不能不重視土壤消毒殺菌。但是,農業生產中由于連作、施肥不當等原因,造成土傳病害在溫室、大棚和大田中普遍發生、危害嚴重。連作引起某些病原菌在土壤中連年繁殖、大量積累,形成病土,年年發病。輕則萎焉、枯黃,重則爛根、爛苗,致使作物產量降低和品質下降。同時,大量施用未慪熟的家禽家畜糞便如雞鴨糞和豬牛糞等,將會刺激土傳病菌中的鐮刀 菌、輪枝菌和絲核菌生長,加重土傳病害的發生。土棲害蟲取食作物地下部分(種子、根、莖)和地下部接近地面的嫩莖,具有隱蔽性強、種類多、分布廣、為害重等特點,是經濟、糧食作物和園藝花卉等的重要地下害蟲。土棲害蟲常常引起作物生長不良甚至直接導致作物死亡。三氯異氰尿酸(分子式=C3N3O3Cl3 ;熔點247-251 °C )和氯溴異氰尿酸(分子式C3HO3N3ClBr ;物理性狀白色粉末狀,易溶于水。)是強氧化劑和氯化劑,具有高效、廣譜、較為安全的消毒作用,對細菌、病毒、真菌、芽孢等都有殺滅作用,對球蟲卵囊也有一定殺滅作用,同時具有一定的殺蟲作用。在農業方面可作為農作物種子消毒劑,農作物病害防治劑、農田土壤消毒劑和果類蔬菜保鮮劑,在養蠶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衛生防疫、飲用水、游泳池等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和殺菌消毒作用。茶枯呈紫褐色顆粒,是油茶種子經榨油后剩下的殘渣。油茶通常指山茶屬植物中油脂含量較高且有栽培經濟價值的一類植物的總稱,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并稱世界4大木本油料樹種,主要有普通油茶(Camellia oliefera)、滇山茶(C. retioulata)、浙江紅花油茶(C. ehekangoleosa)、枚縣油茶(C. yuhsiensis)、小果油茶(C. meioearpa)、越南油茶(C. vietnamensis)和日本紅山茶(C. japoniea)等10多個種。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等有少量栽培。茶枯既能當有機肥使用,又能抑菌殺蟲。茶枯含脂肪6. 82%、粗蛋白13. 03%、粗纖維 12. 50%、茶皂素 24. 06%、糖類 33. 90%及 10. 68%其他成分,含N I. 99%,P 0. 54%,K 2. 33%,將茶枯穴施于油茶樹根部能促進油茶新梢增長25%左右。茶枯對地老虎、金龜子等地下害蟲有效,對稻瘟病、紋枯病、油菜菌核病等效果較好。茶枯還能應用于起泡劑、動物飼料等領域。不過,在用茶枯作為殺蟲有機肥時,存在一定問題。若將其發酵腐熟,則可能殺蟲活性成分大部分降解,雖然提高了肥效,但會顯著降低殺蟲活性;若將其直接用于農田系統,殺蟲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釋放緩慢,不能有效毒殺土傳害蟲和提高土壤肥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肥效高、殺蟲效果顯著的有機肥。該有機肥克服了將茶枯干粉直接或腐熟后用于農田系統時所造成的毒殺效果衰減或肥效釋放緩慢的缺陷。本專利技術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有機肥用于防治土傳病蟲害的應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有機肥,包括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的質量比為I: f900,其中,第一組份為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第二組份為茶枯干粉。所述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的質量比為1:50 500,優選為1:100 300。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防治土傳病蟲害的方法,該方法是將上述的有機肥施于帶有 土傳病蟲害的農田系統。上述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制備茶枯干粉,將茶枯陰干或曬干,然后碾碎均勻,得到茶枯干粉;2)按質量比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茶枯干粉=1: f900,將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緩慢并少量多次地拌入步驟I)所得的茶枯干粉中。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專利技術所述有機肥能夠顯著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增加農作物產量。將所述有機肥施于農田系統后,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降解形成的活性氧和次氯酸均是強氧化劑,能夠氧化降解茶枯干粉,使其迅速釋放出營養成分和殺蟲成分,從而起到快速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從試驗數據同樣可以看出,土壤中的全氮、有機質以及茶皂素含量在施肥后迅速增加,施肥后第3天即達到峰值,而單獨施用三氯異氰尿酸或氯溴異氰尿酸,或單獨施用茶枯干粉時,土壤中全氮、有機質以及茶皂素的含量幾乎保持不變,而且含量明顯低于施用有機肥后的含量,見表3。本專利技術能夠顯著促進農作物的增產豐收,如表4所示,最高增產率達21. 40%。2、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有機肥具有顯著的殺蟲滅菌效果。如上所述,施用有機肥后茶枯干粉在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降解形成的活性氧和次氯酸的作用下,迅速釋放出營養成分和殺蟲成分,其中,活性氧和次氯酸均屬于強氧化劑,具有良好的滅菌效果和毒殺土棲害蟲的功能,同時,茶枯干粉所分解形成的茶皂素也具有廣泛的殺蟲、殺菌效果,活性氧和次氯酸與茶皂素聯用,起到了增效殺蟲的作用。3、所述有機肥降解徹底,無殘留毒性。施于農田系統的有機肥能夠在三氯異氰尿酸和氯溴異氰尿酸的作用下能夠徹底降解,無殘留毒性。具體實施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I按質量比I: I制備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1:1。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制備茶枯干粉將油茶種子經榨油后剩下的殘渣曬干或陰干,再在50°C條件下烘干,然后粉碎,得到茶枯干粉。(2)按質量比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1:1,將三氯異氰尿酸分別緩慢并少量多次地拌入步驟(I)所得的茶枯干粉中,最終制得有機肥。(3)包裝儲存制備完成的有機肥用塑料袋密封包裝貯存,封裝時應緩慢減壓抽除袋中空氣。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其制備方法與上述步驟相同。·實施例2按質量比1: 5制備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1:5。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實施例3按質量比I: 2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1:2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實施例4按質量比1: 5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1:5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施例中的三氯異氰尿酸替換成氯溴異氰尿酸即制得氯溴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實施例5按質量比1:100制備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有機肥,該有機肥各組份比例為三氯異氰尿酸茶枯干粉=1:100。其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相同,只是改變各組份比例,在此不再重復說明。將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機肥,包括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第一組份和第二組份按質量比1:1~900混合均勻,其中,第一組份為三氯異氰尿酸和/或氯溴異氰尿酸,第二組份為茶枯干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祥,徐漢虹,周游,張寧,
申請(專利權)人:華南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