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注射成型機,能夠抑制在整流部中流動的循環電流。上述注射成型機包括:馬達;驅動電路,驅動上述馬達;整流器(102),向上述驅動電路供給電力;電容器(301),設置于上述驅動電路與整流器之間;橋式電路(104),將上述驅動電路與整流器之間的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63),連接于橋式電路的交流部一側;以及再生路徑(82),與整流器并聯連接,在再生路徑上設置有橋式電路和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上述注射成型機的特征在于,構成橋式電路的多個開關元件在電容器(301)的電壓為預定值以上時,以再生上述馬達的電力的方式導通或截止,在電容器的電壓小于上述預定值時,全部截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注射成型機,包括馬達;驅動部,驅動上述馬達;整流部,向上述驅動部供給電力;以及橋式電路,將上述驅動部與上述整流部之間的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后進行輸出。
技術介紹
作為現有技術,公知有如下電力控制裝置,其包括將電源的交流電力轉換為直流電力的整流部、與整流部的輸出側連接的電容器、將電容器的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的逆變器、以及具有與整流部并聯連接的PWM開關電路的總控制部,該總控制部具有高次諧波去除和電力再生的功能(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該總控制部在電容器的電壓低于預定值的情況下,作為有源濾波器發揮功能,從而去除電源的交流電力中的高次諧波,在電容器的 電壓高于預定值的情況下,作為電力再生轉換器發揮作用,從而向電源供給電容器的電力。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5-223999號公報然而,如上述現有技術那樣若將PWM開關電路簡單地與整流部并聯連接,則在PWM開關電路上形成經由整流部流動的電流的回路。該電流被稱為循環電流,該循環電流是電力損失的原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在整流部中流動的循環電流的注射成型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注射成型機,包括馬達;驅動電路,驅動上述馬達;整流部,向上述驅動電路供給電力;電容器,設置于上述驅動電路與上述整流部之間;橋式電路,將上述驅動電路與上述整流部之間的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連接于上述橋式電路的交流部一側;以及再生路徑,與上述整流部并聯連接,在上述再生路徑上設置有上述橋式電路和上述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上述注射成型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電容器的電壓為預定值以上時,構成上述橋式電路的多個開關元件以再生上述馬達的電力的方式導通或截止,在上述電容器的電壓小于上述預定值時,上述多個開關元件全部截止。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能夠抑制在整流部中流動的循環電流。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I的結構圖。圖2是概略地表示包含注射成型機I的轉換裝置100的馬達驅動用電源電路的一例的圖。圖3是表示轉換裝置100的電路結構的一例的圖。圖4是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63的第I結構例。圖5是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63的第2結構例。圖6是控制器26的功能框圖。圖7是表示本 實施例的轉換裝置100的控制方法的圖。符號說明I注射成型機11伺服馬達12滾珠絲杠13 螺母14 壓盤15、16 導向桿17 軸承18測壓元件19注射軸20 螺桿21加熱缸21-1 噴嘴22 料斗23連結部件24伺服馬達25測壓元件放大器26控制器27位置檢測器28放大器31、32 編碼器35用戶界面42伺服馬達44伺服馬達43、45 編碼器51、52、53、54馬達驅動電路61電流檢測部62電壓檢測部63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64a 64f電抗器65a 65f電容器(電容)71 PWM 生成器72相位檢測電路81運行路徑82再生路徑100轉換裝置102整流器(整流部)104橋式電路(轉換部)190電壓檢測部200 電源261轉換裝置控制部263再生判定部300 DC 鏈路301電容器(電容)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說明用于實施本專利技術的方式。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機I的結構圖。注射成型機I在本例中為電動式注射成型機,包括注射用的伺服馬達11。注射用的伺服馬達11的旋轉被傳遞到滾珠絲杠12。通過滾珠絲杠12的旋轉而前進后退的螺母13固定于壓盤14。壓盤14能夠沿著固定于基座(未圖不)的導向桿15、16移動。壓盤14的前進后退運動經由軸承17、測壓元件18及注射軸19傳遞到螺桿20。螺桿20在加熱缸21內被配置為能夠旋轉且能夠沿軸向移動。在加熱缸21中的螺桿20的后部,設置有樹脂供給用的料斗22。螺桿旋轉用的伺服馬達24的旋轉運動經由帶及滑輪等連結部件23傳遞到注射軸19。即,通過螺桿旋轉用的伺服馬達24旋轉驅動注射軸19,從而螺桿20旋轉。在增塑/計量工序中,螺桿20在加熱缸21中旋轉并后退,從而在螺桿20的前部即加熱缸21的噴嘴21-1 —側蓄積熔融樹脂。在注射工序中,向模具內填充蓄積于螺桿20前方的熔融樹脂并加壓,從而進行成型。此時,按壓樹脂的力作為反作用力被測壓元件18檢測出來。即,螺桿前部的樹脂壓力被檢測出來。檢測到的壓力被測壓元件放大器25放大,并輸入到作為控制單元發揮功能的控制器26(控制裝置)。此外,在保壓工序中,模具內所填充的樹脂保持為預定的壓力。在壓盤14上安裝有用于檢測螺桿20的移動量的位置檢測器27。位置檢測器27的檢測信號被放大器28放大而輸入到控制器26。該檢測信號還可以用于檢測螺桿20的移動速度。在伺服馬達11、24上分別設置有用于檢測轉速的編碼器31、32。通過編碼器31、32檢測的轉速分別被輸入到控制器26。伺服馬達42是模開閉用的伺服馬達,伺服馬達44是成型品頂出(ejector)用的伺服馬達。伺服馬達42例如驅動肘節連桿(未圖示)而實現模開閉。此外,伺服馬達44例如經由滾珠絲杠機構使頂出桿(未圖示)移動來實現成型品頂出。在伺服馬達42、44上分別設置有用于檢測轉速的編碼器43、45。通過編碼器43、45檢測的轉速分別被輸入到控制器26。控制器26以微型計算機為中心構成,例如包括CPU、存儲控制程序等的ROM、存儲運算結果等的可讀寫的RAM、定時器、計數器、輸入接口及輸出接口等。在注射成型工序中,控制器26向馬達驅動電路發送多個與各工序對應的電流(轉矩)指令。馬達驅動電路根據該指令驅動在各工序中使用的伺服馬達11、24、42、44。例如,控制器26通過馬達驅動電路52控制伺服馬達24的轉速來實現增塑/計量工序。此外,控制器26通過馬達驅動電路51控制伺服馬達11的轉速來實現注射工序及保壓工序。同樣,控制器26通過馬達驅動電路53控制伺服馬達42的轉速來實現開模工序及閉模工序。控制器26通過馬達驅動電路54控制伺服馬達44的轉速來實現成型品頂出工序。用戶界面35包括能夠對模開閉工序、注射工序等各成型工序分別設定成型條件的輸入設定部。此外,用戶界面35包括輸入來自用戶的各種指示的輸入部,并且包括對用戶輸出各種信息的輸出部(例如顯示部)。注射成型機I的注射成型工序的一個循環在典型的情況下包括閉模工序,關閉模具;合模工序,緊固模具;噴嘴接觸工序,向模具的澆口(未圖示)按壓噴嘴21-1 ;注射工序,使加熱缸21內的螺桿20前進,向模具型腔(未圖示)內射出螺桿20前方所蓄積的熔融材料;保壓工序,之后為了抑制產生氣泡、縮孔而暫時施加保持壓力;增塑/計量工序,在模具型腔內所填充的熔融材料冷卻并固化為止期間的時間,為了下一個循環,使螺桿20旋 轉,使樹脂熔融并向加熱缸21的前方蓄積;開模工序,為了從模具取出固化的成型品,打開模具;以及成型品頂出工序,通過模具上所設置的頂出銷(未圖示)推出成型品。圖2是概略地表示包含注射成型機I的轉換裝置100的馬達驅動用電源電路的一例的圖。在圖2中,作為一例,表示注射用的伺服馬達11和驅動伺服馬達11的馬達驅動電路51。其他伺服馬達24、42、44和馬達驅動電路52、53、54也可以是同樣的。在代替實施例中,在轉換裝置100上也可以并聯地連接有多個伺服馬達及驅動該伺服馬達的馬達驅動電路。轉換裝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注射成型機,包括:馬達;驅動電路,驅動上述馬達;整流部,向上述驅動電路供給電力;電容器,設置于上述驅動電路與上述整流部之間;橋式電路,將上述驅動電路與上述整流部之間的直流電力轉換為交流電力;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連接于上述橋式電路的交流部一側;以及再生路徑,與上述整流部并聯連接,在上述再生路徑上設置有上述橋式電路和上述高次諧波成分抑制部,上述注射成型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電容器的電壓為預定值以上時,構成上述橋式電路的多個開關元件以再生上述馬達的電力的方式導通或截止,在上述電容器的電壓小于上述預定值時,上述多個開關元件全部截止。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岡田德高,森田洋,水野博之,加藤敦,
申請(專利權)人: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