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板加工設備,包括工件夾持裝置、帶動所述工件夾持裝置運行的傳動裝置、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的切削裝置;所述切削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傳動裝置至少一側的圓鋸機與槽型銑刀;所述工件夾持裝置包括支架、底板、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加壓組件、所述底板上可拆卸的設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模具;所述模具至少為1個,所述模具邊沿處設置有至少一個工件槽,所述工件槽為三角形結構,所述三角形的頂角小于等于90°,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的地板加工設備,滿足了地板不同形狀的需求,擴大地板使用范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木地板的加工設備及使用該加工設備加工地板的方法。
技術介紹
一般房間的設計為矩形結構或存在多個直角邊的多邊形結構,為適應房間形狀結構的需求,對其進行鋪裝時均采用矩形地板進行拼裝。當房間結構為非矩形時,采用一般的矩形地板對其進行拼裝,難免需將尺寸不配比的地板進行截斷,經常會出現地板尺寸變小,難于彌補的問題,較容易產生次品,造成原材料的浪費,地板的使用成本增加。而且,傳統的地板加工設備僅能加工矩形地板,對于形狀為三角形或其它形狀結構的地板則無法加工,限制了地板結構形狀及使用范圍。因此,一種可加工三角形地板的設備亟待出現。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的地板加工設備僅局限于矩形地板的加工,無法加工三角形結構的地板,限制了地板的結構形狀及使用范圍,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地板加工設備,用于加工三角形地板,以達到擴大地板的使用范圍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地板加工設備,包括工件夾持裝置、帶動所述工件夾持裝置運行的傳動裝置、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的切削裝置; 所述切削裝置至少為一組,所述每組切削裝置包括I個圓鋸機與I個槽型銑刀;所述工件夾持裝置包括支架、底板、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加壓組件、所述底板上可拆卸的設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模具; 所述模具至少為I個,所述模具邊沿處設置有至少一個工件槽,所述工件槽為三角形結構,所述三角形頂角大于O度小于180度。優選的,所述頂角大小為30° -90°。優選的,所述切削裝置為對稱設置的兩組,所述工件槽為設置于所述模具兩側邊沿處的2個。優選的,所述切削裝置為對稱設置的兩組,所述模具為對稱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的2個。優選的,所述加壓組件包括壓盤、以及將所述壓盤與所述支架連接固定的加壓油缸與提升油缸,所述壓盤位于所述模具正上方,所述壓盤的投影落入所述模具投影的內側。優選的,所述壓盤的下方還設置有緩沖壓緊板,所述緩沖壓緊板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壓盤尺寸。優選的,所述傳動裝置包括電動機與傳送帶或傳動鏈條。優選的,所述傳動裝置的終端下方還設置有推出機構。優選的,還包括控制設備運行的控制裝置。一種采用地板加工設備加工地板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根據不同組合方式的三角形地板,在傳統的銑型機上加工出相應規格尺寸和企口方式的矩形地板; 第二步根據 地板的形狀、厚度和榫槽的形狀對圓鋸機與槽型銑刀進行調試,同時將模具精確的安裝于底板上; 第三步根據三角形地板的組合方式及組合數量,對組合所需的各矩形地板按一定的方式進行排列,同時在地板的背面粘附膠帶將各地板粘結形成一塊整板; 第四步根據所需三角形地板的形狀對整板進行鋸切,形成相互對稱的兩塊基板;第五步將基板放入工件槽內,保證基板的頂角與工件槽的頂角一致,啟動壓緊裝置,將基板壓緊固定于工件槽內; 第六步啟動傳動裝置,帶動壓緊裝置移動,并依次通過圓鋸機與槽型銑刀,分別將基板上的多余地板鋸切掉并加工出榫槽,完成一次成型加工,形成三角形地板; 第七步將三角形地板背面的膠帶去除,并將各地板連接固定。本專利技術公開的地板加工設備,在底板上設置至少I個存在三角形工件槽的模具,并將預先粘結并裁切形成的與該工件槽相吻合的三角形基板置于工件槽內,將伸出工件槽外側的部分,根據所需尺寸鋸切平齊,形成三角形地板;并且由于模具可拆卸,可根據所需三角形地板頂角的大小更換模具,滿足了地板不同形狀的需求,擴大地板使用范圍。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地板加工設備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地板加工設備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 圖3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地板加工設備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地板加工設備中工件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數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應部件的名稱 I、工件夾持裝置11、支架12、底板13、壓盤14、提升油缸15、加壓油缸16、緩沖壓緊板; 21、傳動鏈條; 31、圓鋸機32、槽形銑刀; 41、模具42、工件槽。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地板加工設備,用于加工三角形地板,以達到擴大地板的使用范圍的目的。實施例I 如圖1、4所示,一種地板加工設備,包括工件夾持裝置I、帶動工件夾持裝置I運行的傳動裝置以及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的切削裝置;傳動裝置包括電動機(未視出)與傳動鏈條21 ;切削裝置為對稱設置于傳動鏈條兩側的2組,每組切削裝置包括I個圓鋸機31與I個槽型銑刀32 ;工件夾持裝置包括支架11、底板12、固定設置于支架11上的加壓組件,底板12上可拆卸的設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模具41。加壓組件包括壓盤13、以及將壓盤13與支架11連接固定的加壓油缸15與提升油缸14,壓盤13位于模具41的正上方,壓盤13的投影落入模具41投影的內側。傳動裝置除采用電動機帶動傳動鏈條外,還可采用傳送帶或其他傳動方式等,具體不做限制。模具41兩側邊沿處設置有2個工件槽42,工件槽42為三角形結構,三角形的頂角大于O度小于180°。三角形頂角可為銳角、直角或鈍角,頂角還可為30°、45°、60°、90°不等。傳動裝置的終端下方還設置有推出機構(未視出),以便于工件的下料,該設備還包括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控制該設備的運行。一種采用地板加工設備加工地板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根據不同組合方式的三角形地板,在傳統的銑型機上加工出相應規格尺寸和企口方式的矩形地板; 第二步根據地板的形狀、厚度和榫槽的形狀對圓鋸機與槽型銑刀進行調試,同時將模具精確的安裝于底板上; 第三步根據三角形地板的組合方式及組合數量,對組合所需的各矩形地板按一定的方式進行排列,同時在地板的背面粘附膠帶將各地板粘結形成一塊整板; 第四步根據所需三角形地板的形狀對整板進行鋸切,形成相互對稱的兩塊基板;第五步將基板放入工件槽內,保證基板的頂角與工件槽的頂角一致,啟動壓緊裝置,通過加壓油缸作用于壓盤上將基板壓緊固定于工件槽內; 第六步啟動傳動裝置,帶動壓緊裝置移動,并依次通過圓鋸機與槽型銑刀,分別將基板上的多余地板鋸切掉并加工出榫槽,完成一次成型加工,加工完畢后,加壓組件與模具脫開,傳動鏈條21將壓緊裝置輸送至終端,控制裝置控制推出機構將工件推出下料,并控制壓緊裝置回到始端,完成一次加工。第七步將三角形地板背面的膠帶去除,并將各地板連接固定。各地板間的連接固定方式,可為螺釘固定或卡接固定等,具體不做限制。通過在模具的兩側均設置工件槽,提高了一次加工行程所成型工件的數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壓盤13的下方還設置有緩沖壓緊板16,緩沖壓緊板16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壓盤13尺寸。通過設置緩沖壓緊板16將壓盤13的作用力逐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板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夾持裝置、帶動所述工件夾持裝置運行的傳動裝置、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的切削裝置;所述切削裝置至少為一組,所述每組切削裝置包括1個圓鋸機與1個槽型銑刀;所述工件夾持裝置包括支架、底板、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加壓組件、所述底板上可拆卸的設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模具;所述模具至少為1個,所述模具邊沿處設置有至少一個工件槽,所述工件槽為三角形結構,所述三角形頂角大于0度小于180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海良,康松杰,魏志勇,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森茂竹木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