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頭翁20份、牡蠣20份、川芎12份、連翹12份、夏枯草15份、川貝母10份、鬼箭羽10份、當歸8份、香附8份、柴胡8份、茯苓8份、陳皮8份、蒲公英8份、皂刺8份、天南星8份。實驗證明,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安全有效治療淋巴結結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
技術介紹
淋巴結結核淋巴結核,中醫稱之為瘰疬,是體現于肌表的毒塊組織,是由肝肺兩方面的痰毒熱毒凝聚所成,是淋巴系統,遭遇來自體內外無法清除殺滅的毒菌,凝聚和集結于肌表組織形成的毒瘤。多在頸部一側或雙側長出疙瘩,逐漸長大,不痛不癢,推入滑動,無明顯壓痛,如身體抵抗力低則逐漸增大,皮膚發變紫,最終破潰流水樣膿液并排出黃濁樣干酪樣膿液。反復潰爛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癥狀。對于淋巴結結核目前尚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本專利技術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白頭翁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 Regel的干燥根。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于熱毒血痢,陰癢帶下,阿米巴痢。牡販來源本品為牡販科動物長牡販Ostrea gigas Thunberg、大連灣牡販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販 Ostrea rivularis Gould 的貝殼。功能主治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用于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疬痰核,癥瘕痞塊。煅牡蠣收斂固澀。用于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川彎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川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莖。功能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連翅來源本品為木犀科植物連翅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 Vahl的干燥果實。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夏枯草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高血壓。川貝母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的干燥鱗莖。功能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鬼箭羽來源為衛矛科植物衛矛的具翅狀物的枝條或翅狀附屬物。全年可采,割取枝條后,除去嫩枝及葉,曬干。或收集其翅狀物,曬干。功能主治破血,通經,殺蟲。治經閉,癥瘕,產后瘀滯腹痛,蟲積腹痛。當歸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的干燥根。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香附來源本品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莖。功能主治行氣解郁,調經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柴胡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茯苓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 Wolf的干燥菌核。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陳皮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蒲公英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堿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全草。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于疔瘡腫阜刺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阜莢Gleditsia 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功能主治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于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天南星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異葉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或東北天南星 Arisaema amurenseMaxim.的干燥塊莖。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淋巴結結核的目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頭翁20份、牡蠣20份、川彎12份、連翹12份、夏枯草15份、川貝母10份、鬼箭羽10份、當歸8份、香附8份、柴胡8份、獲茶8份、陳皮8份、蒲公英8份、阜刺8份、天南星8份。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專利技術人2009年6月-2010年9月間共收集73例淋巴結結核的門診患者,年齡17-68歲,病程1-7月。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空白組23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試驗方法 2.I治療組口服本專利技術按照具體實施例I制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2. 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I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減輕,病情得到控制,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3. 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I。表I兩組療效比較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頭翁20份、牡蠣20份、川彎12份、連翹12份、夏枯草15份、川貝母10份、鬼箭羽10份、當歸8份、香附8份、柴胡8份、獲茶8份、陳皮8份、蒲公英8份、阜刺8份、天南星8份。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頭翁20份、牡蠣20份、川芎12份、連翹12份、夏枯草15份、川貝母10份、鬼箭羽10份、當歸8份、香附8份、柴胡8份、茯苓8份、陳皮8份、蒲公英8份、皂刺8份、天南星8份。實驗證明,本專利技術能夠安全有效治療淋巴結結核。文檔編號A61K35/56GK102895495SQ20121044766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專利技術者陳楨皓 申請人:陳楨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頭翁20份、牡蠣20份、川芎12份、連翹12份、夏枯草15份、川貝母10份、鬼箭羽10份、當歸8份、香附8份、柴胡8份、茯苓8份、陳皮8份、蒲公英8份、皂刺8份、天南星8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楨皓,
申請(專利權)人:陳楨皓,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