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遙控器,包括設置在遙控器殼體上的顯示屏(10)和設置在顯示屏(10)朝向遙控器殼體內部的一側的發光部,發光部為冷光片(20)。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遙控器的背光結構復雜、體積大、耗電量大、燈光刺眼、成本高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遙控器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遙控器。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液晶屏遙控器均采用LED燈和導光板形成背光,但這種液晶屏遙控器也有明顯的缺點結構復雜(需增加一排LED燈和一層厚度至少O. 8的亞克力導光板)、體積大、耗電量大、燈光刺眼、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遙控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遙控器的背光結構復雜、體積大、耗電量大、燈光刺眼、成本高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遙控器,包括設置在遙控器殼體上的顯示屏和設置在顯示屏朝向遙控器殼體內部的一側的發光部,發光部為冷光片。進一步地,遙控器還包括控制主板,控制主板設置在遙控器殼體的內部并與冷光片電連接。進一步地,冷光片具有引腳,冷光片通過引腳與控制主板電連接。進一步地,冷光片設置在顯示屏和控制主板之間,冷光片與控制主板之間設置有導電膠片。進一步地,遙控器還設置有用于控制冷光片發亮時間的控制部,控制部與控制主板電連接。進一步地,遙控器還包括用于控制冷光片通電開啟或者關閉的第一操作按鍵。進一步地,遙控器殼體上還設置有第二操作按鍵,第一操作按鍵凸出于遙控器殼體的表面的距離小于第二操作按鍵凸出于遙控器殼體的表面的距離。進一步地,控制主板為印刷電路板。進一步地,顯示屏為液晶屏。應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遙控器包括設置在遙控器殼體上的顯示屏和設置在顯示屏朝向遙控器殼體內部的一側的發光部,發光部為冷光片。通過使用冷光片進行發光以用作遙控器的背光,替換現有技術中的LED燈和導風板,由于冷光片自身厚度很小并且只使用一層即可完成發光,相比LED燈和導風板的組合來說,冷光片結構更加簡單、占用體積小,冷光片較LED燈的光線更柔和,而且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LED燈和導風板的組合,冷光片耗電量更低、成本更低。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本技術的遙控器的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示出了本技術的遙控器的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遙控器,包括設置在遙控器殼體上的顯示屏10和設置在顯不屏10朝向遙控器殼體內部的一側的發光部,發光部為冷光片20。通過使用冷光片進行發光用于遙控器的背光,替換現有技術中的LED燈和導風板,由于冷光片自身厚度很小并且只使用一層即可完成發光,相比LED燈和導風板的組合來說,冷光片結構更加簡單、占用體積小,冷光片較LED燈的光線更柔和,而且相對于現有 技術中的LED燈和導風板的組合,冷光片耗電量更低、成本更低。本實施例的遙控器具體的結構為遙控器還包括控制主板30,控制主板30設置在遙控器殼體的內部并與冷光片20電連接。冷光片20具有引腳21,冷光片20通過引腳21與控制主板30電連接。冷光片20設置在顯示屏10和控制主板30之間,冷光片20與控制主板30之間設置有導電膠片40。其中,冷光片20也可以選擇其他的電連接方式與控制主板30電連接,并不只限于本實施例中使用的引腳21。導電膠片的作用是保證液晶屏區域不會進灰塵、水氣等雜物,同時,防止外部磁場對液晶屏顯示區域的干擾。 優選地,遙控器還設置有用于控制冷光片20發亮的控制部50,控制部50與控制主板30電連接。本實施例的遙控器中的控制部50為包括控制芯片的控制組件,其中控制芯片可以控制冷光片的發光時間,由于冷觀片本身的使用壽命有限,并且存在衰減現象,所以通過控制芯片結合程序控制冷光片發光3至10秒后便自動關閉,減少冷光片的通電、發亮次數,延長冷光片的壽命。本實施例的遙控器的控制部50包括用于控制冷光片通電開啟或者關閉的第一操作按鍵61以及用于實現其他功能的第二操作按鍵62,第一操作按鍵61凸出于遙控器殼體的表面的距離小于第二操作按鍵62凸出于遙控器殼體的表面的距離。其中,控制主板30為印刷電路板。顯示屏10為液晶屏。上述的第一操作按鍵61的作用即為按下第一操作按鍵61時,冷光片才會通電并發亮,并且把第一操作按鍵61設計的比其他的按鍵即第二操作按鍵62相對較低,這樣避免了失誤操作,從而延長冷光片的壽命。本實施例中,控制主板采用印刷電路板,即PCB板。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遙控器,包括設置在所述遙控器殼體上的顯示屏(10)和設置在所述顯示屏(10)朝向所述遙控器殼體內部的一側的發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部為冷光片(20)。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遙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控器還包括控制主板(30),所述控制主板(30)設置在所述遙控器殼體的內部并與所述冷光片(20)電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遙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片(20)具有引腳(21),所述冷光片(20)通過所述引腳(21)與所述控制主板(30)電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遙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片(20)設置在所述顯示屏(10)和所述控制主板(30)之間,所述冷光片(20)與所述控制主板(30)之間設置有導電膠片(40)。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遙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控器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冷光片(20)發亮時間的控制部(50),所述控制部(50)與所述控制主板(30)電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遙控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冷光片通電開啟或者關閉的第一操作按鍵(61)。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遙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控器殼體上還設置有第二操作按鍵(62),所述第一操作按鍵(61)凸出于所述遙控器殼體的表面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操作按鍵(62)凸出于所述遙控器殼體的表面的距離。8.根據權利要求2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遙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30)為印刷電路板。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遙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屏(10)為液晶屏。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遙控器,包括設置在遙控器殼體上的顯示屏(10)和設置在顯示屏(10)朝向遙控器殼體內部的一側的發光部,發光部為冷光片(20)。本技術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遙控器的背光結構復雜、體積大、耗電量大、燈光刺眼、成本高的問題。文檔編號F21V19/00GK202697086SQ201220389300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專利技術者陳國強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遙控器,包括設置在所述遙控器殼體上的顯示屏(10)和設置在所述顯示屏(10)朝向所述遙控器殼體內部的一側的發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部為冷光片(2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國強,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