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電機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齒輪變擋電機,殼體內設置的隔板與殼體及上、下端蓋將殼體內腔分割成電機室和變速器室,電機室內設置有電機定子及轉子,轉子軸線上設置有轉子軸,在轉子上設置有離合器,變速器室內設置有傳動齒輪組,轉子及離合器驅動傳動齒輪組并帶動輸出軸向外輸出不同的轉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置在輪轂的外面,通過輸出軸與輪轂連接,傳動比大,輸出的扭矩大;具有兩種不同的變速比輸出扭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電動車等場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機
,特指一種齒輪變擋電機。技術背景在中國電動車市場上,目前主要以輪轂電機和電摩電機為主,帶齒輪變速的電機非常少,因為齒輪電機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結構復雜,以及生產難度高等缺點,使得市場上這類電機占有的比例非常低,然而齒輪電機的傳動效率高,變速特性好,能實現大扭矩的輸出,對于普通的電機而言是很難辦到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流小、扭矩大、能變速的齒輪變擋電機。 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種齒輪變擋電機,殼體內設置的隔板與殼體及上、下端蓋將殼體內腔分割成電機室和變速器室,電機室內設置有電機定子及轉子,轉子軸線上設置有轉子軸,在轉子上設置有離合器,變速器室內設置有傳動齒輪組,轉子及離合器驅動傳動齒輪組并帶動輸出軸向外輸出不同的轉速。上述的定子設置在轉子外,定子通過螺釘固定在殼體內的隔板上,轉子軸的一端通過軸承支承在上端蓋上。上述的離合器的具體結構是離合器的外盤固定在轉子上并通過轉子軸帶動變速器室內的低速軸轉動,套在轉子軸上的套軸上固定有離合片,轉子軸與套軸之間通過軸承支承,套軸通過軸承支承在隔板上,離合片上周向間隔鉸接有若干個離合甩塊,離合甩塊在低速時不與外盤接觸、高速時與外盤接觸摩擦傳力。上述的傳動齒輪組為多級齒輪變速器,多級齒輪變速器由轉子驅動。上述的多級齒輪變速器為兩級齒輪變速器,兩級齒輪變速器的具體結構是變速器室內通過軸承支承有低速軸、高速軸及輸出軸,轉子軸上的小齒輪與低速軸上的大齒輪嚙合傳動,輸出軸上的齒輪同時與低速軸上的小齒輪和高速軸上的小齒輪嚙合傳動,高速軸上的大齒輪與套軸上的小齒輪嚙合傳動,低速軸與其上安裝的大齒輪之間安裝有單向軸承,高速軸與其上安裝的大齒輪之間安裝有單向軸承。上述的上、下端蓋上分別設置有端蓋軸及輸出固定軸,端蓋軸的外端伸出上端蓋夕卜、內端固定在上端蓋上,在端蓋固定軸的外端設置有螺紋;所述的輸出固定軸的內端通過軸承與轉子軸的另一端連接、外端伸出下端蓋,輸出固定軸的內端設置有固定支撐用的連接板,在輸出固定軸的外端設置有螺紋。上述的輸出軸為花鍵軸,套設在輸出固定軸外,輸出軸與輸出固定軸之間通過軸承支承,輸出軸的內端通過軸承支承在下端蓋上、外端伸出下端蓋外,在輸出軸的外端設置有螺紋。上述的轉子軸、套軸及輸出軸同軸線設置,低速軸、高速軸與輸出軸的軸線相互平行。上述的轉子內腔設置有散熱用的風扇,在上端蓋或/和殼體上設置有散熱通道。上述的轉子軸與套軸之間的軸承的上方設置有油封;所述的隔板與套軸之間的軸承的上方設置有油封;所述的輸出軸與輸出固定軸之間的軸承的下方設置有油封;所述的輸出軸與下端蓋之間的軸承的下方設置有油封。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突出的優點是I、本技術設置在輪轂的外面,通過輸出軸與輪轂連接,傳動比大,輸出的扭矩大;2、本技術為雙擋雙速電機,具有兩種不同的變速比輸出扭矩;3、本技術的電機定子不需要熱套裝配,通過螺絲固定在機殼內,拆裝方便;·4、本技術的安裝與普通的輪轂電機一樣,不需要改動車架的結構;5、本技術的轉子內設置有降溫風扇,在機殼內設置有散熱通道,散熱效果好;6、本技術適用于電動車等場合。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電機與齒輪組的示意圖之一;圖5是本技術的電機與齒輪組的示意圖之二 ;圖6是本技術的離合器蓋打開后的離合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6 —種齒輪變擋電機,殼體10內設置的隔板20與殼體10及上、下端蓋30、40將殼體10內腔分割成電機室和變速器室,電機室內設置有電機定子60及轉子50,轉子50軸線上設置有轉子軸70,在轉子50上設置有離合器,變速器室內設置有傳動齒輪組,轉子50及離合器驅動傳動齒輪組并帶動輸出軸340向外輸出不同的轉速。上、下端蓋30、40與殼體10通過螺釘連接。上述的定子60設置在轉子50外,定子60通過螺釘固定在殼體10內的隔板20上,轉子軸70通過軸承90支撐在上端蓋30上,轉子軸70的一端通過軸套110與轉子50固連。上述的離合器的具體結構是離合器的外盤190固定在轉子50上并通過轉子軸70帶動變速器室內的低速軸262轉動,套在轉子軸70上的套軸80上固定有離合片150,轉子軸70與套軸80之間通過軸承91支承,套軸80通過軸承370支承在隔板20上,離合片150上周向間隔鉸接有若干個離合甩塊160,離合甩塊160在低速時不與外盤190接觸、高速時與外盤190接觸摩擦傳力。上述的傳動齒輪組為多級齒輪變速器,多級齒輪變速器由轉子50驅動。上述的多級齒輪變速器為兩級齒輪變速器,兩級齒輪變速器的具體結構是變速器室內通過軸承270支承有低速軸262、高速軸261及輸出軸340,轉子軸70上的小齒輪100與低速軸262上的大齒輪200嚙合傳動,輸出軸340上的齒輪220同時與低速軸262上的小齒輪210和高速軸261上的小齒輪240嚙合傳動,高速軸261上的大齒輪230與套軸80上的小齒輪130嚙合傳動,低速軸262與其上安裝的大齒輪200之間安裝有單向軸承350,高速軸261與其上安裝的大齒輪230之間安裝有單向軸承350。上述的上、下端蓋30、40上分別設置有端蓋軸280及輸出固定軸140,端蓋軸280的外端伸出上端蓋30外、內端固定在上端蓋30上,在端蓋固定軸280的外端設置有螺紋;所述的輸出固定軸140的內端通過軸承290與轉子軸70的另一端連接、外端伸出下端蓋40,輸出固定軸140的內端設置有固定支撐 用的連接板360,在輸出固定軸140的外端設置有螺紋。上述的輸出軸340為花鍵軸,套設在輸出固定軸140外,輸出軸340與輸出固定軸140之間通過軸承250支承,輸出軸340的內端通過軸承180支承在下端蓋40上、外端設置在下端蓋40外,在輸出軸340的外端設置有螺紋。上述的轉子軸70、套軸80及輸出軸340同軸線設置,低速軸262、高速軸261與輸出軸340的軸線相互平行。上述的轉子50內腔設置有散熱用的風扇,在上端蓋30或/和殼體10上設置有散熱通道。上述的轉子軸70與套軸80之間的軸承310的上方設置有油封320 ;所述的隔板20與套軸80之間的軸承370的上方設置有油封;所述的輸出軸340與輸出固定軸140之間的軸承250的下方設置有油封330 ;所述的輸出軸340與下端蓋40之間的軸承180的下方設置有油封300。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在啟動的時候,電機的轉速慢,這時需要的扭矩很大,轉子軸70轉動帶動轉子軸70上的小齒輪100與低速軸262上的大齒輪200嚙合傳動,輸出軸340上的齒輪220同時與低速軸262上的小齒輪210和高速軸261上的小齒輪240嚙合傳動,高速軸261上的大齒輪230與套軸80上的小齒輪130嚙合傳動,帶動離合器一起轉動,離合甩塊160在低速時不與外盤190接觸,此時輸出形成一個大的減速效果,這組傳動比慢,足已達到所涉及的爬坡的能力;當電機轉速達到了設定的變擋轉速是,離合甩塊160與外盤190接觸摩擦傳力接合套軸80上的小齒輪130工作與高速軸261上的大齒輪230嚙合再通過低速軸262上的大齒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齒輪變擋電機,其特征在于:殼體內設置的隔板與殼體及上、下端蓋將殼體內腔分割成電機室和變速器室,電機室內設置有電機定子及轉子,轉子軸線上設置有轉子軸,在轉子上設置有離合器,變速器室內設置有傳動齒輪組,轉子及離合器驅動傳動齒輪組并帶動輸出軸向外輸出不同的轉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倪錦祥,周雪峰,
申請(專利權)人:倪錦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