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生產薄金屬產品的鑄造裝置,尤其指一種用來生產鋼帶的輥套。
技術介紹
在連續澆注薄金屬產品如鋼帶時,其所采用的鑄錠模為兩平行設置且保持有一定間隙而反向旋轉的鑄輥,各鑄輥上套有銅制的水冷式輥套,鋼水在兩輥套側面及兩端的側封板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內凝固并壓縮成為鋼帶。而現有的輥套側緣常常設計成平面狀,其在工作過程中,由于輥套側緣與側封板之間為面接觸磨擦,因而使用不久,便會在輥套邊緣出現磨損的跡象,從而使生產出來的鋼帶邊沿產生毛刺或出現漏鋼水和斷帶等現象,嚴重時,甚至還出現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且又能確保鋼帶質量的帶有新型側緣的輥套。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輥套的端面邊緣設有一外端面徑向向外逐漸增厚的凸圈。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圈與所述輥套外側面相連的表面呈圓弧狀,使生產出來的鋼帶便于熱軋加工。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改進,所述凸圈的外端面與所述的輥套端面間呈0~5°的銳角。所述的銳角以2°為佳。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技術與側封板之間始終保持著正確角度的線接觸,因而大大地降低了二者之間的磨擦損壞,同時由于凸圈采用圓弧狀的表面,既保證了制得的鋼帶無毛刺,又可在鋼帶的邊沿形成小圓角,以方便熱軋加工,因而采用這樣結構的輥套,可提高鋼帶的質量及成材率,所以值得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半剖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I部分放大圖;圖3為圖1的右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3所示,該輥套1的端面邊緣設有一外端面徑向向外逐漸增厚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新型側緣的輥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輥套(1)的端面邊緣設有一外端面徑向向外逐漸增厚的凸圈(2)。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