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剝離卵子周圍結構的針。
技術介紹
目前,剝卵針為尖端較細,直徑漸變的管狀結構。在用剝卵針反復抽吸及吹出卵子的過程中,利用末端較細的孔口,將卵子周圍的顆粒細胞等結構剝離,以便觀察卵子受精情況或對卵子進行精子顯微注射等操作。為了適應不同大小卵子剝離顆粒細胞的需要,剝卵針末端孔徑有130 μ m、135 μ m和150 μ m等規格。但是當用小孔徑剝卵針剝離相對較大卵子時,有可能使卵子受到損傷。當用大孔徑剝卵針剝離相對較小的卵子時,則不能有效剝離卵子周圍的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剝卵針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可適用于不同大小卵子的剝卵針。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剝卵針,所述的剝卵針為末端孔徑大于前端的L形管狀結構。剝卵針末端孔徑略大于直徑最大的卵子,其后的管腔漸次變細。這樣,同一規格的剝卵針可以適用于所有大小的卵子。為了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卵子在剝卵針中進退情況,將剝卵針制成L狀。管腔內徑由末端開始漸次變細。當卵子被吸入到剝卵針內時,由于剝卵針直徑漸次變細,周圍顆粒細胞逐漸被剝脫。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該剝卵針末端口徑最大,適用于對各種大小卵子周圍顆粒細胞的剝離,此外,由于該剝卵針管腔由粗漸次變細,卵子周圍顆粒細胞在剝卵針內進退的過程中可以逐漸被剝離。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剝卵針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是剝卵針末端,2是剝卵針前端。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所述的剝卵針做具體說明。本技術所述的I、一種剝卵針,所述的剝卵針為末端I孔徑大于前端2的L形管狀結構,管腔內徑由末端I開始漸次變細,末端I內徑為200微米,前端2內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剝卵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剝卵針為末端(1)孔徑大于前端(2)的L形管狀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