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子設備。提供電子設備,其包括:殼體,其具有暴露于外部的顯示表面;電池,其設置在殼體中的與顯示表面相反的一側的底面上,電池的至少一部分從底面向外側突出;和高起部分,其形成在殼體的邊緣處,以從底面突出到外側來覆蓋電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子設備,并且具體地,涉及可以由用戶容易地抓握的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對于電子設備,例如,通常使用移動信息終端(例如PDA)和信息裝置(例如便攜式 PC)。近年來,具有便攜性的上述電子設備變得尺寸更小。因此,當用戶攜帶這樣的電子設備時,假定用一只手來抓握該電子設備(參見日本專利申請早期公開No. 2010-157441)
技術實現思路
上述電子設備的形狀通常是薄平面形狀。如果電子設備的形狀是平面的,則該電子設備的表面可能較滑,或者很難抓握該電子設備。因此,用戶很難在用一只手抓握電子設備的同時攜帶該電子設備。本技術提出可以由用戶利用一只手容易地抓握的創新改進電子設備。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電子設備,其包括殼體,其具有暴露于外部的顯不表面;電池,其設置在殼體中的與顯不表面相反的一側的底面上,電池的至少一部分從底面向外側突出;和高起部分,其形成在殼體的邊緣處,以從底面突出到外側來覆蓋電池。根據上述本技術,用戶可以用一只手容易地抓握電子設備。附圖說明圖I是示出電子設備100的默認狀態的示意性立體圖;圖2是示出電子設備100的滑動狀態的示意性立體圖;圖3是示出電子設備100的滑動完成狀態的示意性立體圖;圖4是示出電子設備100的傾斜狀態的示意性立體圖;圖5是示出在默認狀態下放置在載置表面S上的電子設備100的側視圖;圖6是示出在傾斜狀態下放置在載置表面S上的電子設備100的側視圖;圖7是示出處于傾斜狀態的電子設備100的后側的立體圖;圖8是對圖7中的部分A進行放大的放大視圖;圖9是示出主體殼體120的底面側的立體圖;圖10是主體殼體120的分解立體圖;圖11是示出處于默認狀態的電子設備100的平面圖;圖12是圖11的A-A截面圖;圖13是示出用戶如何抓握高起部分140的立體圖;圖14是示出用戶如何抓握高起部分140的側視圖;圖15是示出揚聲器單元200、300的立體圖;圖16是揚聲器單元200的平面圖;圖17是揚聲器單元200的側視圖;圖18是圖16的B-B截面圖;圖19是圖17的C-C截面圖;圖20是示出揚聲器單元200的內部的立體圖;圖21是不出從揚聲器210發出的聲音的傳輸路徑的不圖;圖22是當從頂面側觀察在默認狀態下安裝有保護蓋400的電子設備100時的立體圖;圖23是當從底面側觀察在默認狀態下安裝有保護蓋400的電子設備100時的立體圖;圖24是示出保護蓋400的立體圖;圖25是在默認狀態下安裝有保護蓋400的電子設備100的仰視圖;圖26是圖25的D-D截面圖;圖27是對圖26中的部分B進行放大的放大視圖;圖28是當從頂面側觀察在傾斜狀態下安裝有保護蓋400的電子設備100時的立體圖;以及圖29是當從底面側觀察在傾斜狀態下安裝有保護蓋400的電子設備100時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應注意,在本說明書和附圖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結構的結構元件,并省略對這些結構元件的重復說明。將以下列順序進行描述。I.電子設備的構造2.主體殼體的詳細構造3.揚聲器單元的詳細構造4.保護蓋5.結論〈I.電子設備的構造〉(電子設備的總體構造)將參照圖I至4描述根據本實施例的電子設備100的總體構造。圖I是示出電子設備100的默認狀態的示意性立體圖。圖2是示出電子設備100的滑動狀態的示意性立體圖。圖3是不出電子設備100的滑動完成狀態的不意性立體圖。圖4是不出電子設備100的傾斜狀態的示意性立體圖。如圖I至4所示,電子設備100具有包括顯示單元112的顯示殼體110、以及包括鍵盤122的主體殼體120,鍵盤122包括可移動地連接的多個按鍵。顯示殼體110和主體殼體120各自具有例如平面形狀,并且形成為同樣的尺寸。在本實施例中,主體殼體120對應于第一殼體,顯不殼體110對應于第二殼體。鍵盤122對應于輸入部分。在電子設備100的閉合狀態(對應于初始狀態)下,如圖I所示,顯示殼體110和主體殼體120設置成使得顯示殼體110位于主體殼體120上。即,顯示殼體110和主體殼體120處于在ζ方向上堆疊的狀態。這時,以設置在顯示殼體110中的顯示單元112位于設備的外側(即,在與面對主體殼體120的一側相反的一側上)的方式,來相對于主體殼體設置顯示殼體110。因此,即使在電子設備100閉合的默認狀態下,用戶也可以視覺辨認信息,例如顯示在顯示單元112中的內容。顯示殼體110和主體殼體120由在預定滑動方向上可移動的滑動機構(未示出)來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顯示殼體110能夠通過滑動機構實現在y方向上滑動,I方向是相對于主體殼體120的滑動方向。如果顯不殼體110在正的y方向上滑動,暴露主體殼體120的部分。如圖2和3所示,鍵盤122設置在主體殼體120的通過滑動顯示殼體110而暴露出的區域中。如果顯示殼體110滑動到最大可移動位置,如圖3所示,顯現出設置在主體殼體120中的整個鍵盤122,使得鍵盤122可供使用。此外,電子設備100包括鉸鏈機構,鉸鏈機構使得顯示殼體110和主體殼體120可旋轉。當達到圖3所示的滑動完成狀態時,如圖4所示,鉸鏈機構可以使得顯示殼體110相對于主體殼體120旋轉。用戶旋轉顯示殼體110來進行調整,以便于使顯示單元112更易·于觀察,以使得用戶可以像筆記本個人計算機一樣來使用電子設備100。如果觸摸傳感器(未示出)通過被疊放而被包括在與顯示殼體110的顯示單元112(顯示表面)相對應的區域中,則在圖I所示的默認狀態下,通過使得操作體(例如手指)觸摸顯示單元112,可以輸入電子設備100中的操作。如果使用鍵盤122比以上所述更易于輸入信息(如文本輸入等),如圖2至4所示,通過使顯示殼體110相對于主體殼體120滑動,可以由鍵盤122完成操作輸入。這時,通過旋轉顯示殼體110可以使得操作輸入更容易。盡管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例的電子設備100可以通過滑動機構和鉸鏈機構來改變電子設備100的形式,這些機構構造成易于改變形式并增強設備的使用感和操作性。(電子設備的使用形式)盡管可以在電子設備100在默認狀態下由用戶握持的狀態下使用根據本實施例的電子設備100,但是可以在電子設備100放置在載置表面(如桌子)上的狀態下使用電子設備100。下面將參照圖5和6描述電子設備100放置在載置表面上的使用形式。圖5是不出在默認狀態下放置在載置表面S上的電子設備100的側視圖。圖6是示出在傾斜狀態下放置在載置表面S上的電子設備100的側視圖。如圖5和6所示,通過使得主體殼體120的底面132與載置表面S接觸,將電子設備100放置在載置表面S上。更具體地,主體殼體120的底面132在橫向上的一端133以及在另一端側上形成的高起部分140與載置表面S接觸。之后將描述在包括高起部分140的主體殼體120的底面132處的詳細構造。如果如圖5所示電子設備100在默認狀態下放置在載置表面S上,則可以通過觸摸面板對顯示單元112中顯示出的顯示屏幕完成操作輸入。因為高起部分140與載置表面S接觸,電子設備100相對于載置表面S放置成處于傾斜狀態。因此,顯示單元112在默認狀態下相對于載置表面S傾斜(面向用戶傾斜),這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設備,其包括:殼體,其具有暴露于外部的顯示表面;電池,其設置在所述殼體中的與所述顯示表面相反的一側的底面上,所述電池的至少一部分從所述底面向外側突出;和高起部分,其形成在所述殼體的邊緣處,以從所述底面突出到外側來覆蓋所述電池。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富田隆廣,戶塚貴大,塚本智幸,木村泰典,片岡立,武井孝德,
申請(專利權)人:索尼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