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測試端可水平移動的測扭臺,克服了現有扭矩測試臺測試端不能根據需求而移動的不足。所述的一種測扭臺,包括基板,所述的基板上設有與基板滑動連接的滑塊,所述的滑塊上設有測扭裝置,所述的基板一側還設有動力電機、與滑塊的滑動方向平行的絲桿,所述的動力電機的轉軸與絲桿同軸相連,所述的絲桿上設有與絲桿螺紋連接的螺套,所述的螺套通過連板與滑塊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以往測扭臺所適用的場合,具有測試端能水平移動、可精確的控制水平移動的位移、結構穩固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物理測量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測扭設備。
技術介紹
在汽車生產中,經常需要測試扭矩,例如在對點火開關進行耐久性能試驗前,要對點火開關進行鑰匙扭矩的測試,而測扭矩,通常使用測扭臺等設備。在測扭過程中,需要測試設備的測試端適應不同位置的需求,然而現有的測扭設備的測試端位置均不能水平移動,往往需要移動整個測扭設備來調整測試端的位置。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2162780A,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專利技術的名稱為扭力軸數控強力扭轉測試試驗臺,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扭力軸數控強力扭轉測試試驗臺,其采用伺服電機作為動力源,連接磁粉制動機構,通過大傳動比行星齒輪的傳動機構,帶動十字滑塊組合機構、前后裝夾機構實現對被測扭力軸施加扭轉力矩。同時采用工控機作為人機界面,可對不同車型的扭力軸工藝參數進行設置。包括扭轉方向、扭轉角度、扭轉次數、最大予扭角時保持時間等,并具有測試參數顯示和記錄功能??蓪崟r顯示角度與扭轉力矩變化曲線。實現對扭力軸的預扭強化,以揮扭力軸芯部材料的承載潛能,提高扭力軸在實際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及使用壽命。其不足之處仍是測試端位置不能根據需求水平移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扭矩測試臺測試端不能根據需求而移動的不足,提供了測試端可水平移動的測扭臺。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測扭臺,包括基板,所述的基板上設有與基板滑動連接的滑塊,所述的滑塊上設有測扭裝置,所述的基板一側還設有動力電機、與滑塊的滑動方向平行的絲桿,所述的動力電機的轉軸與絲桿同軸相連,所述的絲桿上設有與絲桿螺紋連接的螺套,所述的螺套通過連板與滑塊相連。當使用本技術測試扭矩時,若需水平移動測試端,可啟動動力電機,動力電機的轉軸帶動絲桿轉動,絲桿上設有與絲桿螺紋連接的螺套,絲桿將旋轉運動轉化為螺套的水平運動,螺套帶動測扭裝置水平運動,也即帶動了扭矩的測試端的水平移動,而通過控制動力電機的正轉、反轉,可控制螺套向兩個相反方向的水平移動,也即可控制扭矩的測試端在水平方向上來回移動。作為優選,所述的測扭裝置包括兩塊平行的豎板,所述的兩塊豎板之間設有與兩塊豎板均轉動連接的轉桿,所述的轉桿一端設有測扭電機,所述的測扭電機的轉軸與轉桿同軸相連,所述的轉桿另一端設有扭矩測試頭,所述的轉桿上設有扭矩傳感器,所述的扭矩傳感器通過數據線與信號輸出設備相連。扭矩測試頭用于與被測物連接,測扭電機提供測扭矩時的旋轉動力來源,扭矩傳感器測量扭矩并通過數據線將測量結果輸出至信號輸出設備。作為優選,所述的信號輸出設備是單片機二次儀表。單片機二次儀表接收扭矩傳感器傳來的信號,將其轉化為數據輸出,操作者可直接讀取數據來確定被測物的扭矩。作為優選,所述的兩塊豎板通過一塊橫板相連,所述的橫板與滑塊固定連接??杀WC兩塊豎板、滑塊之間穩固連接,保證了整體結構的穩定。作為優選,所述的絲桿的兩個端部設有光滑的桿頭,所述的基板上設有兩塊與基板垂直的絲桿架板,所述的絲桿架板上設有與桿頭直徑對應的桿頭孔,所述的絲桿穿過桿頭孔,所述的桿頭與桿頭孔位置對應,所述的絲桿與絲桿架板轉動連接。使絲桿有了一個限位,可防止因震動引起絲桿脫離原有軸線而造成損壞。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板與橫板、連板與滑塊均固定連接??杀WC連板與整個測扭裝置的穩固連接。作為優選,所述的動力電機是旋轉伺服電機。旋轉伺服電機可精確的為絲桿提供旋轉動力,也即精確的控制水平方向的位移。因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絲桿將旋轉運動轉化為水平運動,使得被帶動的測試端能夠水平移動;(2)通過旋轉伺服電機,可精確的控制水平移動的位移;(3)結構穩固。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底面結構示意圖。圖中基板I、滑塊2、動力電機3、絲桿4、螺套5、豎板6、轉桿7、測扭電機8、扭矩傳感器9、扭矩測試頭10、絲桿架板11。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圖2所示的一種測扭臺,包括基板1,所述的基板I上設有與基板I滑動連接的滑塊2,所述的滑塊2上設有測扭裝置,所述的基板I 一側還設有動力電機3、與滑塊2的滑動方向平行的絲桿4,所述的動力電機3的轉軸與絲桿4同軸相連,所述的絲桿4上設有與絲桿4螺紋連接的螺套5,所述的螺套5通過連板與滑塊2相連。所述的測扭裝置包括兩塊平行的豎板6,所述的兩塊豎板6之間設有與兩塊豎板6均轉動連接的轉桿7,所述的轉桿7 —端設有測扭電機8,所述的測扭電機8的轉軸與轉桿7同軸相連,所述的轉桿7另一端設有扭矩測試頭10,所述的轉桿7上設有扭矩傳感器9,所述的扭矩傳感器9通過數據線與信號輸出設備相連。所述的信號輸出設備是單片機二次儀表。所述的兩塊豎板6通過一塊橫板相連,所述的橫板與滑塊2固定連接,可保證兩塊豎板6、滑塊2之間穩固連接,保證了整體結構的穩定。所述的絲桿4的兩個端部設有光滑的桿頭,所述的基板I上設有兩塊與基板I垂直的絲桿架板11,所述的絲桿架板11上設有與桿頭直徑對應的桿頭孔,所述的絲桿4穿過桿頭孔,所述的桿頭與桿頭孔位置對應,所述的絲桿4與絲桿架板11轉動連接,使絲桿4有了一個限位,可防止因震動引起絲桿4脫離原有軸線而造成損壞。所述的連板與橫板、連板與滑塊2均固定連接,可保證連板與整個測扭裝置的穩固連接。所述的動力電機3是旋轉伺服電機,可精確的為絲桿4提供旋轉動力,也即精確的控制水平方向的位移。當使用本技術時,若需水平移動測試端,可啟動動力電機3,動力電機3的轉軸帶動絲桿4轉動,絲桿4上設有與絲桿4螺紋連接的螺套5,絲桿4將旋轉運動轉化為螺套5的水平運動,螺套5帶動測扭裝置水平運動,也即帶動了扭矩測試頭10的水平移動,而通過控制動力電機3的正轉、反轉,可控制螺套5向兩個相反方向的水平移動,也即可控制扭矩的測試端在水平方向上來回移動。按上述過程操作將扭矩測試頭10水平移動至所需位置,再將扭矩測試頭10與被測物連接,然后啟動測扭電機8作為動力輸入,轉桿7上的扭矩傳感器9測量扭矩并通過數據線將測量結果輸出至單片機二次儀表,操作者可通過單片機二次儀表的讀數直接得到被測物的扭矩?!嗬?.一種測扭臺,其特征是,包括基板(I),所述的基板(I)上設有與基板(I)滑動連接的滑塊(2),所述的滑塊(2)上設有測扭裝置,所述的基板(I) 一側還設有動力電機(3)、與滑塊(2)的滑動方向平行的絲桿(4),所述的動力電機(3)的轉軸與絲桿同軸相連,所述的絲桿(4)上設有與絲桿(4)螺紋連接的螺套(5),所述的螺套(5)通過連板與滑塊(2)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測扭臺,其特征是,所述的測扭裝置包括兩塊平行的豎板(6),所述的兩塊豎板(6)之間設有與兩塊豎板(6)均轉動連接的轉桿(7),所述的轉桿(7)一端設有測扭電機(8),所述的測扭電機⑶的轉軸與轉桿(7)同軸相連,所述的轉桿(7)另一端設有扭矩測試頭(10),所述的轉桿(7)上設有扭矩傳感器(9),所述的扭矩傳感器(9)通過數據線與信號輸出設備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測扭臺,其特征是,所述的信號輸出設備是單片機二次儀表。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測扭臺,其特征是,所述的兩塊豎板(6)通過一塊橫板相連,所述的橫板與滑塊(2)固定連接。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測扭臺,其特征是,包括基板(1),所述的基板(1)上設有與基板(1)滑動連接的滑塊(2),所述的滑塊(2)上設有測扭裝置,所述的基板(1)一側還設有動力電機(3)、與滑塊(2)的滑動方向平行的絲桿(4),所述的動力電機(3)的轉軸與絲桿同軸相連,所述的絲桿(4)上設有與絲桿(4)螺紋連接的螺套(5),所述的螺套(5)通過連板與滑塊(2)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跡,李濱辛,何后裔,楊國斌,馬芳武,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