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該加熱器一端為進口、另一端為出口的加熱桶,加熱桶包括加熱外桶、設在加熱外桶中的加熱內桶,在加熱內桶與加熱外桶之間形成密封空間,密封空間內填充有金屬填充料,在加熱外桶上設有與密封空間相連通的蒸汽進管,加熱內桶的進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增壓通道,加熱內桶的出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加熱通道,增壓通道與加熱通道直徑小的一端位于加熱內桶的中部,加熱內桶內壁位于加熱通道的那段開設有若干個噴射通孔,噴射通孔將密封空間以及加熱通道連通,噴射通孔是截面為錐形的通孔,其直徑大的一端靠近密封空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振動小,保證加熱器的正常使用,延長加熱器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加熱器,具體涉及一種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
技術介紹
混合式管道生 水加熱器是一種裝設于管道上直接式加熱設備,其具有安裝方便、不占空間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水處理預熱處理系統,現有加熱器的蒸汽與被加熱液體之間接觸不充分,加熱效率低,同時在加熱過程中還會產生噪音和振動,影響加熱器的使用,縮短加熱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加熱效率高的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其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振動小,保證加熱器的正常使用,延長加熱器的使用壽命。實現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該加熱器一端為進口、另一端為出口的加熱桶,所述加熱桶包括加熱外桶、設置在加熱外桶中的加熱內桶,在加熱內桶與加熱外桶之間形成密封空間,密封空間內填充有金屬填充料,在加熱外桶上設置有與密封空間相連通的蒸汽進管,力口熱內桶的進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增壓通道,加熱內桶的出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加熱通道,增壓通道與加熱通道直徑小的一端位于加熱內桶的中部,所述加熱內桶內壁位于加熱通道的那段開設有若干個噴射通孔,噴射通孔將密封空間以及加熱通道連通,所述噴射通孔是截面為錐形的通孔,其直徑大的一端靠近密封空間。所述噴射通孔直徑小的一端小于等于3mm。所述密封空間內的金屬填充料為金屬刨絲。所述若干個噴射通孔均勻的布置在加熱內桶內壁。采用了上述方案,使用時直接將其聯接于管道系統中,被加熱液體從加熱內桶的進口端進入,并經過增壓通道的增壓而高速流動,蒸汽從蒸汽進管進入密封空間中,經過金屬填充料的降噪減振再從噴射通孔高速噴向被加熱液體,形成向中心軸向集結的網狀連續性、高速細小射流,使兩者在加熱內桶內高速瞬間良好的混合,使蒸汽與被加熱液體充分混合及全熱交換,提高其加熱效率,而被加熱后的液體從加熱桶出口端排出;本技術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振動小,保證加熱器的正常使用,延長加熱器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半剖視圖;圖中,I為進口,2為出口,3為加熱外桶,4為加熱內桶,5為密封空間,6為金屬填充料,7為蒸汽進管,8為增壓通道,9為加熱通道,10為噴射通孔,11為連接法蘭。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2,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該加熱器一端為進口 I、另一端為出口 2的加熱桶,加熱桶包括加熱外桶3、設置在加熱外桶中的加熱內桶4,在加熱內桶4與加熱外桶3之間形成密封空間5,密封空間5內填充有金屬填充料6,在加熱外桶3上設置有與密封空間5相連通的蒸汽進管7,加熱內桶4的進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增壓通道8,加熱內桶4的出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加熱通道9,增壓通道8與加熱通道9直徑小的一端位于加熱內桶的中部,加熱內桶4內壁位于加熱通道的那段開設有若干個噴射通孔10,若干個噴射通孔均勻的布置在加熱內桶內壁,噴射通孔10將密封空間5以及加熱通道9連通,噴射通孔10是截面為錐形的通孔,其直徑大的一端靠近密封空間,這樣蒸汽能夠形成噴射狀,同時加熱通道內的液體不會倒流到密封空間中。·其中,噴射通孔10直徑小的一端小于等于3mm。密封空間5內的金屬填充料為金屬刨絲。為了便于聯接到管道系統中,加熱桶兩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法蘭11,以及與連接法蘭11配套的密封墊片。權利要求1.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該加熱器一端為進口、另一端為出口的加熱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桶包括加熱外桶、設置在加熱外桶中的加熱內桶,在加熱內桶與加熱外桶之間形成密封空間,密封空間內填充有金屬填充料,在加熱外桶上設置有與密封空間相連通的蒸汽進管,加熱內桶的進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增壓通道,加熱內桶的出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加熱通道,增壓通道與加熱通道直徑小的一端位 于加熱內桶的中部,所述加熱內桶內壁位于加熱通道的那段開設有若干個噴射通孔,噴射通孔將密封空間以及加熱通道連通,所述噴射通孔是截面為錐形的通孔,其直徑大的一端靠近密封空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射通孔直徑小的一端小于等于3mm。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間內的金屬填充料為金屬刨絲。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個噴射通孔均勻的布置在加熱內桶內壁。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該加熱器一端為進口、另一端為出口的加熱桶,加熱桶包括加熱外桶、設在加熱外桶中的加熱內桶,在加熱內桶與加熱外桶之間形成密封空間,密封空間內填充有金屬填充料,在加熱外桶上設有與密封空間相連通的蒸汽進管,加熱內桶的進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增壓通道,加熱內桶的出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加熱通道,增壓通道與加熱通道直徑小的一端位于加熱內桶的中部,加熱內桶內壁位于加熱通道的那段開設有若干個噴射通孔,噴射通孔將密封空間以及加熱通道連通,噴射通孔是截面為錐形的通孔,其直徑大的一端靠近密封空間。本技術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振動小,保證加熱器的正常使用,延長加熱器的使用壽命。文檔編號F28C3/08GK202691425SQ20122022318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專利技術者韓培, 梁慧 申請人:常州江南電力設備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熱器,該加熱器一端為進口、另一端為出口的加熱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桶包括加熱外桶、設置在加熱外桶中的加熱內桶,在加熱內桶與加熱外桶之間形成密封空間,密封空間內填充有金屬填充料,在加熱外桶上設置有與密封空間相連通的蒸汽進管,加熱內桶的進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增壓通道,加熱內桶的出口端是截面為錐形的加熱通道,增壓通道與加熱通道直徑小的一端位于加熱內桶的中部,所述加熱內桶內壁位于加熱通道的那段開設有若干個噴射通孔,噴射通孔將密封空間以及加熱通道連通,所述噴射通孔是截面為錐形的通孔,其直徑大的一端靠近密封空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培,梁慧,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江南電力設備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