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具有專用裝配結構的單柄雙控恒溫龍頭,包括閥體、手柄、閥芯、固定座、閥體底座及復鎖螺母;固定座具有底盤及底盤上設置的連接部,連接部設置有內螺紋和外螺紋;閥體底座具有閥體連接機構及螺接機構,螺接機構與固定座連接部的內螺紋配合,復鎖螺母設置在固定座連接部的外螺紋,可以與閥體底座復鎖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固定座的底盤用于固定連接墻壁或臺面;當閥體底座的螺接機構與底盤上設置的連接部的內螺紋配合到一定深度,且龍頭方向調整到合適位置時,可以旋動復鎖螺母,使其沿外螺紋與閥體底座緊密抵靠,從而與閥體底座復鎖配合,將整個龍頭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安裝過程更方便,實用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暖器材
,具體涉及一種恒溫龍頭。
技術介紹
恒溫龍頭廣泛地使用在各種場合的洗浴供水系統中,恒溫主要是指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調節出水溫度,溫度設定后,混合出水溫度保持在設定溫度上。恒溫龍頭的好處在于,可以避免普通閥芯因進水壓力變化和進水溫度不穩定造成的出水溫度忽冷忽熱的問題,安全防燙。我們知道,恒溫龍頭的功能主要取決于其閥芯所集成的功能,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用戶對產品功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新的、功能更完善的恒溫閥芯也不斷設計成功并推向市場。例如,中國CN200720049635. 6號技術就公開了一種單柄恒溫閥芯,包括閥體、 閥套、調節器、溫度傳感器、復位彈簧、溫度調節組件、流量調節組件及閥桿,閥體上設有冷進水通路、熱進水通路及水混合腔,調節器、溫度傳感器、復位彈簧裝設在水混合腔內,使出水溫度恒定,閥桿分別與溫度調節組件及流量調節組件互不干涉地配合,從而實現溫度及流量的的雙重控制,閥體上開設有混合出水通路,流量調節組件設置在混合出水通路上。該技術提供的單柄恒溫閥芯具備了恒溫溫度設定以及出水流量調節的功能,適用性更好,且使用方便。除了恒溫閥芯,整個龍頭的結構設計也非常重要,因為實際使用時,龍頭才是直接面向用戶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現有的單柄雙控恒溫龍頭,其冷、熱水進水管在提供冷、熱水引入功能的同時,還起到支撐及固定龍頭本體的功能。這種連接方式需要同時保證水路及機械連接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且要保證水路、機械連接沒問題的同時,龍頭被安裝到恰當位置。由上可知,現有龍頭在安裝時考慮的因素較多,安裝過程比較復雜,且對冷、熱水進水管有特定的要求。技術內容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單柄雙控恒溫龍頭,具有專用的安裝結構,方便安裝并減少對冷、熱水進水管結構及連接方式的限制。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種具有專用裝配結構的單柄雙控恒溫龍頭,包括閥體、手柄及閥芯,閥體左、右及前側分別開設有熱水、冷水進水口及混合出水口 ;所述閥芯為單柄可控流量的恒溫閥芯,具有恒溫混水組件和流量調節組件及用于調節溫度和流量的撥桿,恒溫混水組件的熱水、冷水控制孔分別與閥體的熱水、冷水進水口連通,恒溫混水組件的出水端連接流量調節組件的進水端,流量調節組件的出水端連接閥體的混合出水口 ;所述手柄設置在閥體頂端,并與閥芯的所述撥桿連接配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裝配組件,包括固定座、閥體底座及復鎖螺母;固定座具有底盤及底盤上設置的連接部,連接部設置有內螺紋和外螺紋;閥體底座具有閥體連接機構及螺接機構,螺接機構與固定座連接部的內螺紋配合,復鎖螺母設置在固定座連接部的外螺紋,可以與閥體底座復鎖配合。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閥體的熱水、冷水進水口向內設置一個環形支撐部,該支撐部左右兩側不同高度上分別開設所述熱水、冷水控制孔,底部開設混合水孔,且該支撐部四周避開閥體的所述熱水、冷水進水口的位置開設有縱向的混合水過水孔。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閥芯的恒溫混水組件包括復位彈簧、熱敏元件、調節器、彈簧座、彈簧頂頭、緩沖彈簧、彈簧套、調溫閥桿、調節螺母、閥桿套、閥芯體、卡環、潤滑墊圈、調節盤;熱敏元件與調節器連接配合,調節器可上下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熱水、冷水控制孔之間,復位彈簧下端與閥體的環形支撐部抵頂,上端與熱敏元件抵頂配合,復位彈簧和熱敏元件配合共同控制調節器的上下移動;熱敏元件頂端連接彈簧頂頭,彈簧頂頭可上下活動地裝配在彈簧套內,彈簧座設置在彈簧套下端,限制彈簧頂頭向下移動,彈簧頂頭上端與彈簧套內壁間設置緩沖彈簧;調溫閥桿下部開設有軸向盲孔,彈簧套上部穿設在該盲孔內,調節螺母高度可調地設置在調溫閥桿底端外圍,且調節螺母底部與彈簧套下部的頂肩抵頂配合;調溫閥桿下部外圍套設閥桿套,彼此間設置潤滑墊圈;閥桿套頂端設置用于限制調溫閥桿上下竄動的卡環;閥桿套外部套設閥芯體,且閥桿套和閥芯體下端支撐在環形支撐部上;調溫閥桿頂端與調節盤配合,調節盤與所述撥桿連接配合,受撥桿驅動帶動調·溫閥桿轉動。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閥芯的流量調節組件包括流量調節進水密封墊、流量調節出水密封墊、定瓷片、動瓷片、閥套、撥盤、銷軸及壓緊螺母及所述閥芯體和調節盤;閥芯體上縱向開設有混合水過渡通路及混合水出水通路,混合水過渡通路連接支撐部的混合水過水孔和定瓷片的進水孔,混合水出水通路連接定瓷片的出水孔和閥體的混合出水口 ;閥芯體頂端設置定瓷片,定瓷片的進水孔和出水孔處分別設置流量調節進水密封墊和流量調節出水密封墊;定瓷片上方設置動瓷片,撥盤位于動瓷片上方,并與動瓷片連接配合;所述調節盤設置在撥盤的上方,調節盤上開設有撥桿槽,撥桿下部穿過所述撥桿槽,并由橫向設置的銷軸鉸接在撥桿槽內;撥桿下端均與撥盤可驅動地配合;閥套設置在閥體上部、定瓷片、動瓷片、撥盤及調節盤的外圍,壓緊螺母將閥套壓緊在閥體內壁。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冷水進水口處設置有阻流片。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熱水進水口設置有第一止逆閥,所述冷水進水口設置有第二止逆閥。本技術提供的單柄雙控恒溫龍頭,具有專用裝配組件,其固定座的底盤用于固定連接墻壁或臺面;底盤上設置的連接部的內螺紋與閥體底座的螺接機構連接配合;復鎖螺母配合在固定座連接部的外螺紋上,當閥體底座的螺接機構與底盤上設置的連接部的內螺紋配合到一定深度,且龍頭方向調整到合適位置時,可以旋動復鎖螺母,使其沿外螺紋與閥體底座緊密抵靠,從而與閥體底座復鎖配合,將整個龍頭固定。由上可知,本技術的裝配中,水路的連接和龍頭的安裝固定是分離的,彼此間不受限制,安裝過程更方便,實用可靠。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龍頭的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龍頭的另一角度(與圖I正交方向)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龍頭中閥芯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單柄雙控恒溫龍頭,包括閥體8、手柄18及閥芯(參見圖3,該閥芯為單柄可控流量的恒溫閥芯,下文將詳細描述)、閥體底座3、固定座I、復鎖螺母2、阻流片31、第一止逆閥51、第二止逆閥52。閥體8內部設置裝配腔,頂端設置手柄18,底端裝配閥體底座3。所述閥芯設置于閥體8的裝配腔內,閥芯上部的撥桿17與手柄18連接配合,使得手柄18按照撥桿17的既定驅動方式、可活動地設置在閥體8頂端開口處。閥體8左、右及前側(以圖I為參照)分別開設有熱水進水口 81、冷水進水口 82及混合出水口 83 (見圖2)。其中,熱水進水口 81、冷水進水口 82向外延伸分別形成接頭,向內設置一個環形支撐部84。支撐部84左右兩側不同高度上分別開設熱水控制孔811及冷水控制孔821,底部開設混合水孔851。支撐部84 四周避開熱水進水口 81、冷水進水口 82的位置開設有縱向的混合水過水孔861,結合參閱圖2。閥體底座3的上部為閥體連接機構301、下部為固定座連接機構302,閥體連接機構301通過螺紋與閥體8下端開口固定連接,經閥芯的恒溫混水組件混合后的混合水經混合水孔851排至閥體底部,再經過水孔861向上準備流入閥芯的流量調節組件。固定座I具有底盤101及底盤上設置的連接部102,底盤101用于和墻壁或臺面固定連接;連接部102設置有內螺紋和外螺紋。閥體底座3的固定座連接機構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專用裝配結構的單柄雙控恒溫龍頭,包括閥體、手柄及閥芯,閥體左、右及前側分別開設有熱水、冷水進水口及混合出水口;所述閥芯為單柄可控流量的恒溫閥芯,具有恒溫混水組件和流量調節組件及用于調節溫度和流量的撥桿,恒溫混水組件的熱水、冷水控制孔分別與閥體的熱水、冷水進水口連通,恒溫混水組件的出水端連接流量調節組件的進水端,流量調節組件的出水端連接閥體的混合出水口;所述手柄設置在閥體頂端,并與閥芯的所述撥桿連接配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裝配組件,包括固定座、閥體底座及復鎖螺母;固定座具有底盤及底盤上設置的連接部,連接部設置有內螺紋和外螺紋;閥體底座具有閥體連接機構及螺接機構,螺接機構與固定座連接部的內螺紋配合,復鎖螺母設置在固定座連接部的外螺紋,可以與閥體底座復鎖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慶俊,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市舒麗瑪溫控衛浴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