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包括外殼(3)、磁鐵(1)、葉輪(5)、感應線圈(2)、進水口和出水口(7),所述外殼(3)側壁四周設置出水口,外殼(3)底部設置進水下蓋(6),進水下蓋(6)的下側邊設置進水口,所述葉輪(5)直接穿套在軸(4)上,葉輪(5)頂部設置磁鐵(1),所述軸(4)一端設置在外殼(3)上蓋上,其另一端設置在進水下蓋(6)上,所述感應線圈(2)與磁鐵(1)相對并隔離設置,所述外殼(3)上設置環形封閉槽,所述感應線圈(2)設置在環形封閉槽中。該產品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噪音小,可有效利用水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力發電機,具體涉及一種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
技術介紹
目前,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
所采用的技術都是將感應線圈用膠封閉后環繞在主動葉輪外,葉輪腔的水道和感應線圈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隔離,感應線圈不能有效的防水,降低了使用壽命。葉輪和轉軸之間用軸套連接,既容易磨損又易有噪音。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該產品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噪音小,可有效利用水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包括外殼、磁鐵、葉輪、感應線圈、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殼側壁四周設置出水口,外殼底部設置進水下蓋,進水下蓋的下側邊設置進水口,所述主動葉輪直接穿套在軸上,葉輪頂部設置磁鐵,所述軸一端設置在外殼上蓋上,其另一端設置在進水下蓋上,所述感應線圈與磁鐵相對并隔離設置,所述外殼上設置環形封閉槽,所述感應線圈設置在環形封閉槽中。所述外殼與進水下蓋插接連接。所述葉輪頂端設有卡槽,磁鐵通過卡槽卡接在葉輪上。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感應線圈設置在一個封閉空間內,與有水流通過的葉輪所在腔室相隔離,因而不會被水浸泡,可靠性大大提高,延長使用壽命。第二,軸和葉輪之間去除了軸套,直接大面積接觸,提高了使用壽命并降低了產品工作中的噪音。第三,采用獨特的進水下蓋下側邊進水和外殼側壁出水的結構設計,有效地利用了水力,使發電機在很小的水壓都能正常發電。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磁鐵、2感應線圈、3外殼、4軸、5葉輪、6進水下蓋、7出水口。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包括外殼3、磁鐵I、葉輪5、感應線圈2、進水口和出水口 7,所述外殼3側壁四周設置出水口,外殼3底部設置進水下蓋6,進水下蓋6的下側邊設置進水口 7,所述葉輪5直接穿套在軸4上,葉輪5頂部周圍設置磁鐵1,所述軸4 一端設置在外殼3上蓋上,其另一端設置在進水下蓋6上,所述感應線圈2與磁鐵I相對并隔離設置,所述外殼3上設置環形封閉槽,所述感應線圈2設置在環形封閉槽中。所述外殼3與進水下蓋6插接連接。所述葉輪5頂端設有卡槽,磁鐵I通過卡槽卡接在葉輪5上。感應線圈2設置在一個封閉空間內,與有水流通過的葉輪5所在腔室相隔離,因而不會被水浸泡,可靠性大大提高,延長使用壽命。軸4和葉輪5之間去除了軸套,軸4和葉輪5之間直接大面積接觸,提高了使用壽命并降低了產品工作中的噪音。采用獨特的進水下蓋6下側邊進水和外殼側壁出水的結構設計,有效地利用了水力,使發電機在很小的水壓都能正常發電。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的安裝步驟磁鐵固定于葉輪一端的卡槽上,感應線圈安放在環形封閉槽里并用灌封膠灌封固定,將軸插入外殼上蓋的相應凹槽里,在軸外套上葉輪,將進水下蓋中心有凹槽的一面朝內壓進外殼的對應位置。下面通過使用方法,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的動態結構關 系在使用中,水流通過進水下蓋的導流槽推動葉輪旋轉,從而引起固定于葉輪頂端的磁鐵的磁場旋轉,磁鐵的磁場切割感應線圈產生感應電流,通過感應線圈的輸出端輸出交流電壓,實現水力發電的目的。權利要求1.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包括外殼(3)、磁鐵(I)、葉輪(5)、感應線圈(2)、進水口和出水口(7),其特征是,所述外殼(3)側壁四周設置出水口(7),外殼(3)底部設置進水下蓋(6),進水下蓋(6)的下側邊設置進水口,所述葉輪(5)直接穿套在軸(4)上,葉輪(5)頂部設置磁鐵(1),所述軸(4) 一端設置在外殼(3)上蓋上,其另一端設置在進水下蓋(6)上,所述感應線圈(2)與磁鐵(I)相對并隔離設置,所述外殼(3)上設置環形封閉槽,所述感應線圈(2)設置在環形封閉槽中。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其特征是,所述外殼(3)與進水下蓋(6)插接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其特征是,所述葉輪(5)頂端設有卡槽,磁鐵(I)通過卡槽卡接在葉輪(5)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包括外殼(3)、磁鐵(1)、葉輪(5)、感應線圈(2)、進水口和出水口(7),所述外殼(3)側壁四周設置出水口,外殼(3)底部設置進水下蓋(6),進水下蓋(6)的下側邊設置進水口,所述葉輪(5)直接穿套在軸(4)上,葉輪(5)頂部設置磁鐵(1),所述軸(4)一端設置在外殼(3)上蓋上,其另一端設置在進水下蓋(6)上,所述感應線圈(2)與磁鐵(1)相對并隔離設置,所述外殼(3)上設置環形封閉槽,所述感應線圈(2)設置在環形封閉槽中。該產品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噪音小,可有效利用水力。文檔編號H02K7/18GK202690305SQ20122032333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5日專利技術者徐群強 申請人:徐群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微型交流水力發電機,包括外殼(3)、磁鐵(1)、葉輪(5)、感應線圈(2)、進水口和出水口(7),其特征是,所述外殼(3)側壁四周設置出水口(7),外殼(3)底部設置進水下蓋(6),進水下蓋(6)的下側邊設置進水口,所述葉輪(5)直接穿套在軸(4)上,葉輪(5)頂部設置磁鐵(1),所述軸(4)一端設置在外殼(3)上蓋上,其另一端設置在進水下蓋(6)上,所述感應線圈(2)與磁鐵(1)相對并隔離設置,所述外殼(3)上設置環形封閉槽,所述感應線圈(2)設置在環形封閉槽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群強,
申請(專利權)人:徐群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