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全自動印刷制袋機,它包括有放卷機構、制袋機構,它還包括有絲印機構和烘干機構,其中,所述的放卷機構、絲印機構、烘干機構、制袋機構是順著待加工薄膜的放卷方向依次緊密排列,并且它們之間依次配合同步工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自動化程度高,通過增設的絲印機構和烘干機構,能很好地完成浮凸圖案的印刷,使得制袋材料經印刷烘干后可馬上制袋,而且重要的是整個過程沒有對印刷圖案造成任何損害,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非常適合生產印刷圖案浮凸的塑料袋。(*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制袋設備的
,尤其是指一種全自動印刷制袋機。
技術介紹
目前,應一些客戶的要求,需生產一種表面圖案浮凸的塑料袋,但是現在市場上的印刷制袋一體機只能印平面圖案,對印制浮凸的圖案顯得無能為力,若用普通印刷機印刷 半成品后再制袋的話,在印刷過程中,里面的圖案就會壓傷或變形,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現在如何制造出一種能生產表面圖案浮凸的塑料袋的設備,成為研究者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可靠、效率高,能生產表面圖案浮凸的塑料袋的全自動印刷制袋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全自動印刷制袋機,它包括有放卷機構、制袋機構,它還包括有絲印機構和烘干機構,其中,所述的放卷機構、絲印機構、烘干機構、制袋機構是順著待加工薄膜的放卷方向依次緊密排列,并且它們之間依次配合同步工作。所述絲印機構包括有機箱、承印平臺、印版組件、平移導向組件、刮墨組件,其中,所述承印平臺對應安裝在機箱的頂部,同時,印版組件、平移導向組件、刮墨組件分別安裝在該機箱的頂部升降架上,所述刮墨組件對應設在承印平臺的上方,并且,所述印版組件對應設在該刮墨組件和承印平臺之間,且分別與它們相配合;所述印版組件包括有絲網架、對應安裝在該絲網架內的絲網以及用于帶動該絲網架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氣缸;所述平移導向組件包括有直線軸承以及用于驅動該直線軸承平移的電機,所述直線軸承的平移方向與待加工薄膜的放卷方向平行;所述刮墨組件包括有氣缸安裝座、第二升降氣缸、第三升降氣缸,所述氣缸安裝座滑動安裝在上述直線軸承上,由該直線軸承帶動平移,同時,第二升降氣缸和第三升降氣缸的缸體豎直安裝在該氣缸安裝座上,并且,該第二升降氣缸的活塞桿往下伸出連接有一作用于絲網的刮刀,該第三升降氣缸的活塞桿往下伸出連接有另一作用于絲網的刮刀。所述升降架的頂部兩端分別設置有一限位電眼,用于限制直線軸承的行程。所述絲網架上安裝有可對其上下微調的調節螺桿。所述絲印機構和制袋機構的輸出端處分別安裝有一可調的且相互對應的檢測電眼。所述烘干機構為UV烘干機。本技術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優點在于本技術的自動化程度高,通過增設的絲印機構和烘干機構,能很好地完成浮凸圖案的印刷,使得制袋材料經印刷烘干后可馬上制袋,而且重要的是整個過程沒有對印刷圖案造成任何損害,因此,本技術非常適合生產印刷圖案浮凸的塑料袋。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原理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絲 印機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I和附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全自動印刷制袋機,它包括有放卷機構I、制袋機構2、絲印機構3和烘干機構4,其中,本實施例所述的放卷機構I、絲印機構3、烘干機構4、制袋機構2是順著待加工薄膜的放卷方向依次緊密排列,并且它們之間依次配合同步工作。本實施例所述的絲印機構3包括有機箱5、承印平臺6、印版組件7、平移導向組件8、刮墨組件9,其中,所述承印平臺6對應安裝在機箱5的頂部,同時,印版組件7、平移導向組件8、刮墨組件9分別安裝在該機箱5的頂部升降架10上,所述刮墨組件9對應設在承印平臺6的上方,并且,所述印版組件7對應設在該刮墨組件9和承印平臺6之間,且分別與它們相配合;所述印版組件7包括有用于盛裝油墨的絲網架11、對應安裝在該絲網架11內的絲網12以及用于帶動該絲網架11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氣缸13,印版組件7通過該第一升降氣缸13使絲網12在印刷的過程中已印的部分能快速離開承印平臺6,以確保印刷質量,此外,為了提高本技術的印刷質量,本實施例所述的絲網架11上安裝有可對其進行上下微調的調節螺桿21 ;所述平移導向組件8包括有直線軸承14以及用于驅動該直線軸承14平移的電機15,所述直線軸承14的平移方向與待加工薄膜的放卷方向平行;所述刮墨組件9包括有氣缸安裝座16、第二升降氣缸17、第三升降氣缸18,所述氣缸安裝座16滑動安裝在上述兩直線軸承14上,由該兩直線軸承14帶動平移,同時,第二升降氣缸17和第三升降氣缸18的缸體豎直安裝在該氣缸安裝座16上,并且,該第二升降氣缸17的活塞桿往下伸出連接有一作用于絲網12的刮刀19,該第三升降氣缸18的活塞桿往下伸出連接有另一作用于絲網12的刮刀23。此外,本實施例所述升降架10的頂部兩端分別設置有一限位電眼20,用于限制直線軸承14的行程;同時,本實施例在所述絲印機構3和制袋機構2的輸出端處分別安裝有一可調的且相互對應的檢測電眼22,用于檢測絲印機構3印刷的浮凸圖案是否達到要求。另外,為了能更好地固化油墨,本實施例所述的烘干機構4是采用UV烘干機。以下為本實施例上述全自動印刷制袋機的具體工作原理工作時,待加工的薄膜24首先由放卷機構I進行放卷,來到絲印機構3的承印平臺6上,此時,第二升降氣缸17驅動其下方刮刀19下降至設定位置(刮刀19與絲網12相抵觸,并將絲網12壓向承印平臺6上的薄膜24),第三升降氣缸18驅動其下方刮刀23上升至設定位置(刮刀23不與絲網12相接觸),之后直線軸承14在電機15的驅動下,帶動氣缸安裝座16沿放卷方向平移,此時刮刀19在氣缸安裝座16的帶動下完成一次刮墨動作,其中,在刮刀19進行刮墨的過程中,印版組件7的第一升降氣缸13隨著刮刀19的平移帶動絲網架11逐漸上升,直至該刮刀19完成一次刮墨動作為止;當刮刀19完成一次刮墨動作后,第二升降氣缸17復位(帶動刮刀19上升與絲網12脫離),第一升降氣缸13復位,之后第三升降氣缸18立刻驅動其下方的刮刀23下降至設定位置,此時,直線軸承14開始復位,刮刀23在直線軸承14復位平移的過程中完成回墨動作,把油墨送回起始端并均勻地敷在絲網12上,以便下次進行印刷,此時,便完成薄膜24的浮凸圖案的一次印刷,印刷后的薄膜24經烘干機構4烘干后,最后來到制袋機構2處進行制袋,完成表面圖案浮凸的塑料袋生產。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術的 實施范圍,故凡依本技術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印刷制袋機,它包括有放卷機構(I)、制袋機構(2),其特征在于它還包 括有絲印機構(3 )和烘干機構(4),其中,所述的放卷機構(I)、絲印機構(3 )、烘干機構(4)、制袋機構(2)是順著待加工薄膜的放卷方向依次緊密排列,并且它們之間依次配合同步工作。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全自動印刷制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絲印機構(3)包括有機箱(5)、承印平臺(6)、印版組件(7)、平移導向組件(8)、刮墨組件(9),其中,所述承印平臺(6)對應安裝在機箱(5)的頂部,同時,印版組件(7)、平移導向組件(8)、刮墨組件(9)分別安裝在該機箱(5)的頂部升降架(10)上,所述刮墨組件(9)對應設在承印平臺(6)的上方,并且,所述印版組件(7)對應設在該刮墨組件(9)和承印平臺(6)之間,且分別與它們相配合;所述印版組件(7)包括有絲網架(11)、對應安裝在該絲網架(11)內的絲網(12)以及用于帶動該絲網架(11)上下升降的第一升降氣缸(13);所述平移導向組件(8)包括有直線軸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印刷制袋機,它包括有放卷機構(1)、制袋機構(2),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有絲印機構(3)和烘干機構(4),其中,所述的放卷機構(1)、絲印機構(3)、烘干機構(4)、制袋機構(2)是順著待加工薄膜的放卷方向依次緊密排列,并且它們之間依次配合同步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健偉,
申請(專利權)人:余健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